古代的射箭禮儀怎麼會和日本弓道相同?清華的復原究竟有什麼問題

古代的射箭禮儀怎麼會和日本弓道相同?清華的復原究竟有什麼問題

清華大學歷史系彭林教授主持過一項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叫作《復原與當代日常禮儀重建研究》(項目批准號14ZDB009),該項目的內容中,包括復原《鄉射禮》。《鄉射禮》是州長官於春、秋二季在州學會民習射之禮,是士階級的禮儀要求中的一項。

古代的射箭禮儀怎麼會和日本弓道相同?清華的復原究竟有什麼問題

彭林教授復原了它,並據此寫成了《禮射初階》一書。但翻開一看,驚奇地發現,原來先秦的射禮和日本的弓道如出一轍。

舉幾個例子。弓道中有“射法八節”,是完成一次“射箭”的八個標準步驟:踏足、構身、上箭、舉起、拉開、集中、分離、殘心。《禮射初階》中有“禮射八法”:“執弦、挾矢、正筈、審固、舉弓、引彀、發矢、斂弓。”

古代的射箭禮儀怎麼會和日本弓道相同?清華的復原究竟有什麼問題

看似兩者毫無相似之處,至少名稱看來如此。實則從開始的踏步、鞠躬禮,到執弓、開弓的位置、姿勢,再到服裝,兩者都有不少雷同。《禮射初階》中記載的坐姿射箭,走到席位後,是先後退小半步,再並膝跪坐,然後進行射箭準備。練過日本劍道的都知道,這是標準的日式端坐。

古代的射箭禮儀怎麼會和日本弓道相同?清華的復原究竟有什麼問題

《儀禮》中《鄉射禮》並沒有坐姿射箭的記載。《鄉射禮》中,射箭的姿勢只有站姿一種,到射位前,左腳踏在射位的十字標誌上,兩腳不併攏,由面朝北轉向面朝南。目視箭靶正中,然後俯視其足,端正站立的姿勢。

坐姿的,在唐朝《射經》中可以找到:“凡射必中席而坐,一膝正當垛,一膝橫順席。”不用明白意思也可以知道,這描述的是一條腿膝蓋朝向靶子,一條腿橫過來平行於席子的半跪半坐,抬起的腿在前,跪坐的腿在後,絕非日式端坐。

古代的射箭禮儀怎麼會和日本弓道相同?清華的復原究竟有什麼問題

兵馬俑跪姿操弩

至於衣服,不需要任何舉例,都可以看出這絕非先秦中原服飾,特別是其“半臂、窄袖”,絕不是先秦服飾的特點,窄袖不是沒有,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秦國甲兵吸收義渠、西戎的服飾特點,都是窄袖,看兵馬俑就可以知道,但絕沒有半臂。

古代的射箭禮儀怎麼會和日本弓道相同?清華的復原究竟有什麼問題

而且對照一下原文,就可以知道,半臂又窄袖的衣服,射箭時的確很方便,但《鄉射禮》中並不需要,因為《鄉射禮》時,是要袒露左臂,在左臂上戴皮製臂衣的。若衣服本來就是窄袖而半臂,並不影響射箭,何必多此一舉呢?可見《禮射初階》中的服裝,並非當時的服飾。既然是禮儀現場,絕沒有穿胡服的道理,有人在教堂婚禮上穿大褂、留辮子的嗎?

古代的射箭禮儀怎麼會和日本弓道相同?清華的復原究竟有什麼問題

若說“射法八節”和“禮射八法”只是略有相似,那“射學五法”和弓道“七道八節”中的“五法”,從形式到內容,可以說一模一樣了,“審、彀、勻、輕、注”,跟《鄉射禮》的原文沒有任何關係,原文中既沒有出現“彀”字,也沒有出現“勻”字,這五法的出處,就存疑了。

古代的射箭禮儀怎麼會和日本弓道相同?清華的復原究竟有什麼問題

從這兩個簡單的例子,略略看一看《禮射初階》從日本弓道的“借鑑”吧。最大的問題在於,日本武術界的指導團體,大日本武德會,是明治二十八年,一八九五年成立的,弓術也是在此後,作為傳統武術的一部分,進入了學校課程。大正八年,一九一九年,“弓術”改名為 “弓道”,昭和八年,一九三三年,武德會會長鈴木莊六召集各流派弓道家,組成“弓道形調查委員會”,討論“射形統一”問題,但直到一九四九年,才宣告完成,日本弓道才有了“射法八節”的標準動作。

古代的射箭禮儀怎麼會和日本弓道相同?清華的復原究竟有什麼問題

弓道的標準動作、禮儀規範是現代產物,弓道的禮儀規範很晚才得到統一,之前的小笠原流、日置流、本多流、大和流等流派,各有各的不同,還有所謂“禮射系”和“武射系”的分野。服飾也不同於傳統的田獵服和狩衣,和作戰時的裝扮也毫無關係。那麼問題就來了,如果《禮射初階》和這樣的日本弓道相似,那想必離兩千多年前的《鄉射禮》距離很遠了。

另一個問題接踵而至——《儀禮》中《鄉射禮》記載的射術究竟什麼樣?和《禮射初階》的這一套所謂“禮射”究竟有多大差別?

古代的射箭禮儀怎麼會和日本弓道相同?清華的復原究竟有什麼問題

首先是少了酒和肉。禮儀場合沒有酒和肉,就好比面試時忘了穿褲子。在正式開始射箭之前,互相行過禮之後,主人和客人,就都要開始和酒、肉打交道了。主人要取爵在手,斟滿酒,到賓席前朝西北獻賓。肉熟後,有司將脯醢進置席前,客人要左手持爵,以右手祭脯醢,取肺以祭肺,然後嘗酒。然後客人行一套禮儀,將爵還給主人,有司將脯醢進置席前,主人也要依照順序將這套禮儀完成一遍,不同之處在於客人要稱讚酒美,主人卻不可以這樣做。

古代的射箭禮儀怎麼會和日本弓道相同?清華的復原究竟有什麼問題

這才只是禮的其中一個步驟,其後還有洗觶、拜眾賓、眾賓中年長者三人上堂拜受爵、上堂、舉觶授賓……等若干步驟,每一步都有嚴格規範,馬虎不得。射禮的“禮”字,正體現在這些繁文縟節上,尤其是對待祭品的態度上。《禮射初階》中當然沒有這些內容。

古代的射箭禮儀怎麼會和日本弓道相同?清華的復原究竟有什麼問題

其次是對服裝完全沒有了講究。《禮射初階》中的弓道服,和《鄉射禮》中的服飾沒有任何關係。射箭前的那一套禮儀中,《鄉射禮》規定賓主都必須著朝服。朝服是禮服,禮儀場合穿的正式服裝,歷史上可曾見過禮服是半臂而窄袖的?朝服寬大,所以射箭時要袒露左臂,在大拇指上套上鉤弦的扳指,左臂著上皮製的臂衣,左手執弓。射禮完成還有宴會,賓主告別是在第二天,辭別時也要著朝服,這是規矩。

古代的射箭禮儀怎麼會和日本弓道相同?清華的復原究竟有什麼問題

再次,是少了音樂。正式射箭開始前,樂工要演奏正歌,《周南·關雎》《葛覃》《卷耳》《召南·鵲巢》《採繁》《採蘋》諸詩篇,連樂工各自的站位都有詳細規定;射箭中途,要演奏《騶虞》,五節之間的節奏長短疏密都要相同,以節制射箭的動作;整套藝術結束後,要演奏《陔夏》,歡送賓客。《禮射初階》中當然也沒有這些內容,因為沒有人知道這些樂曲究竟是什麼樣的了。

古代的射箭禮儀怎麼會和日本弓道相同?清華的復原究竟有什麼問題

無祭禮、無禮服、無禮樂,“借鑑”日本弓道,還有不少想當然,這樣的東西居然叫“禮射”,不奇怪嗎?對急著建立禮射基地,向全國中小學生推廣“禮射”的清華禮學中心,和急於成為“禮”文化代言人的彭林教授來說,或許不僅不奇怪,還正常得很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