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中孔子說「君子不器」,是儒家反對科學技術的證據嗎?

君子不器,出自《論語•為政》:“子曰:君子不器”,曾經這句話一直被認為是孔子輕視實踐,四體不勤,反對科學技術的證據。

那麼,事實真是如此嗎?

且不說作為倫理政治家,孔子一生都在一個生不逢時的社會不懈努力實踐,就尋常粗活而言也是個好手。所以才有《論語•太宰》篇中太宰對子貢的感嘆:“夫子聖者與?何其多能也。”孔子的“吾少也賤,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可見這些對孔子輕視實踐的指控是莫須有的。

《論語》中孔子說“君子不器”,是儒家反對科學技術的證據嗎?

孔子“知行合一”。後儒迷道,直到王陽明才回歸正統,對君子不器的誤解,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而現在很多教科書,試圖從正面解釋說:“君子不象器具那樣,作用僅僅限於某一方面,而應該多才多藝。”如此說來,專門人才都要被擯除在“君子”之外了?其繆甚顯。

《論語》中孔子說“君子不器”,是儒家反對科學技術的證據嗎?

那麼君子不器到底什麼意思?

華夏抽象的文化中,易經為其首。易經四聖道:察言觀變制器卜佔,首聖道即是察言。要明曉“君子不器”這句話,先需要知道什麼是“器”。

孔子在《易傳•繫辭》裡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字面上意思,簡單點說就是:無形的是道,有形的是器。拓展開來說,器即實物,實有,表面,有形的物質,能夠看得見的現象等等,都是器,不是僅僅指今天我們說的器皿。所有“器”物存在的內在意義以及其運動變化、相互轉化的規律等等無形的更深層的道理,統稱為道。

老子說:“有無同出而異名”,用在這裡就是說:道器相依,無形的自然法則的道,就存在於有形的器物之中。(可見華夏相對論,孔老認識上是一樣的,做法不同而已。孔子四受教老子,繼承道統,“

知其不可而為之”,起而踐行,將天道融入仁道,期望民眾通過踐行禮來達到仁,繼而達到天道,從而實現大同。)

這樣說可能很多人懂不了,需要打幾個比方。比如力學上來說,牛頓定律這個自然法則,就是通過物體“器”的運動來表現出來的。又比如社會學上來說,一個社會的表現就是“器”;而這個“器”是由這個社會文化,人員素質,宗教信仰,政治和法律制度,等等這些看不見的“道”所統轄的。器與道相互作用,互相轉換。人對於社會就是器,社會對於人就是道。人受制於社會,也影響社會;社會制約人,也受人的影響。今人只怪社會,不察自己。

《論語》中孔子說“君子不器”,是儒家反對科學技術的證據嗎?

易理通,思無礙。

據此我們知道,孔子說:“君子不器”,意思是作為君子,不能囿於事物的表象,要從紛亂的表面現象,去領悟其中深層的,更根本的道理。如果滿足於表面,不去追根求源,就會被假象所騙,所知自然是“下”;只有深挖求源,才能一以貫之,舉一反三,見一知十,直到最後“不佔而知”。

《論語•太宰》篇子曰:“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 “叩何 其兩端”?“器”(有)“道”(無)而已!為何“而竭焉”?不以偏蓋全是也!

再讓我們在回到《論語•為政》篇原文,觀察其邏輯關聯:

子曰: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叟哉!人焉叟哉!(看到一件事,要看的由來根源,再審察它的所往。如此一來還有什麼能夠隱藏呢?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反覆這個思維方法,就可以指導他人了。

子曰:君子不器。(君子不可以只看到表面。)

子貢問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後從之。(子貢問怎麼才算是君子不器?孔子說:做在前,說在後,實踐後才跟從。

我們通過上下文內容,觀察其中的邏輯關聯會發現,僅僅從“君子不器”認為孔子輕視實踐,四體不勤,反對科技,這明顯是對原文的斷章取義,更是對孔子原意的肆意歪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