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千萬科研玉米被偷光?科研落地才能造福人類,他們值得被尊敬

近日,一則村民偷價值千萬科研玉米事件鬧得沸沸揚揚。老師和學生10年的心血功虧一簣,他們甚至沒來得及看看堅持了10年的結果,更沒有將這10年的努力寫在論文上,這對於當地村民乃至全中國人民來說,都是一筆巨大的損失。

價值千萬科研玉米被偷光?科研落地才能造福人類,他們值得被尊敬

農業科研就像是百姓的衣食父母,只有把農業科研的研究成果寫在論文上,科研產品才能落地。同樣,也只有落地,百姓才能感受到科研的魅力,或許正是因為百姓深知科研的重要性才釀成了大錯,他們迫不及待想把科研成果搬回家,卻因為沒有處理妥當而損失慘重。

一直以來,農業科研都是我國農村經濟建設的“主力軍”,只有不斷地敲定農業科研的研究成果,才能更快的推進農業現代化建設的進一步發展。

據十九大報告也提出“要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強化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重大突破”。為深入貫徹十九大思想,我國各大農業研究所研究工作者堅持不懈地培育小麥、水(旱)稻、大豆、玉米等農作物的新品種,同時深入開展新型環保肥料、配方施肥的研究,進一步豐富農業綠色增產模式的內涵。

價值千萬科研玉米被偷光?科研落地才能造福人類,他們值得被尊敬

短短几年時間裡,科學家研發出來的新產品佔據了種子市場的半壁江山,為農業科技取得了重大成就。這就要歸功於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所衍生“智慧農業”這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所謂的智慧農業,就是將互聯網和農業科技聯合起來,最終實現科學研發成果的數據化和智能化,從而降低農民的工作壓力、提高產能和效率。

如此一來,百信只需要有一部手機或一臺電腦,在家裡動動手指就可以查詢到農作物的生長情況;如果需要施肥,只需要簡單操作一下植保無人機就可以實現大面積施肥;當然,這些數據都會被儲存在數據庫中,便於隨時查詢。

價值千萬科研玉米被偷光?科研落地才能造福人類,他們值得被尊敬

值得一提的是,所有的科研成果都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靠無數次經驗的結合、記錄和創新,才慢慢地一小步一小步累積起來。所以,每個人的努力都值得被尊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