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加速了,明年是春天嗎?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在這個秋雨瑟瑟的時節,引用春天的詩句甚是不妥,但用在當下的電動汽車產業方面卻是非常恰當。小鵬汽車下線、北京電咖產品12月份上市、沃爾沃發佈高性能電動汽車、長安公佈千億新能源計劃,在短短一週多的時間內,就有多家企業在電動汽車方面有所動作,這也是今年以來電動汽車行業密集行動的縮影,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車企都在發力電動汽車領域,可以預見2018年將有一大批電動汽車上市。

電動汽車加速了,明年是春天嗎?

電動汽車加速了,明年是春天嗎?

其實,當下電動汽車行業的狀態和當年眾多自主品牌起步階段很相似,而此次電動汽車熱潮又加入了互聯網基因,迭代速度會快很多,而且也會更容易找到市場的切入點。從當前的資料來看,互聯網造車主要切入點還是小型電動汽車,在成本、技術、接受程度等方面都相對容易一些,說白了就是一個成本不太高的試錯過程。技術層面的嘗試,營銷層面的鋪墊,當然也有企業運轉的完善等。回過頭來看,自主品牌也曾經經歷過這一混沌初開的局面,而現如今,吉利、長城、長安、傳祺等自主品牌企業已經威脅到了二線合資品牌的生存空間,特別是在三四線市場尤其明顯。按目前發展前景看,電動汽車也將要經歷群雄逐鹿的階段,並終將演化成為幾足鼎立的局面,互聯網企業的參與會加速這一過程。當然,或許在不久的未來會有更新的另外一種能源形勢出現,或許今天我們談論的這一切都將成為泡影,但“你只有探索才知道答案”。

電動汽車加速了,明年是春天嗎?

電動汽車加速了,明年是春天嗎?

無論是互聯網企業,還是傳統車企發力電動車領域,最直接的體現就是電動汽車的選擇範圍更寬了,一改當下或價格高、或品質低的局面。當然,作為混沌初期的產品,雖然有人才、資金和傳統能源造車技術的支撐,但畢竟是全新的動力系統,產品在親和度與成熟度等方面還有很多不足,而且新產品使用也會有很多誤區。此前一個朋友購買了一輛北汽的EV200,夏季的一天車輛行駛中突然斷電,後續檢查發現沒什麼問題,就是電池過熱後的自我保護。相信無論是現在還是將來很長一段時間,電動汽車用戶都會面臨一定程度上的不便。最突出的就是充電問題,充電速度慢、電網點不足、冬季電池衰減過多等,同時還有駕駛操控感差等問題。

電動汽車加速了,明年是春天嗎?

這些問題對於個體消費者來說有些不公平,特別是因限購而只能買電動汽車的用戶。如果從長遠看、從使用端環保角度看,選擇電動汽車也有充足的理由,最直接的就是使用成本低,特別是有條件在家安裝充電樁的,比汽油車要省很多。對於汽車工業來講,如此之多的企業投身到電動汽車領域是非常有益的,可以加速電動汽車的技術進步,甚至可能帶來質的突破,從而也能惠及到大家。與此同時,雖然很多人認可電動汽車,但價格是一道坎,更多的企業進入意味著拼價格只能是搏殺後的最終結果,比幾家獨大的市場壟斷局面會好很多。

電動汽車加速了,明年是春天嗎?

眾多的企業參與到電動汽車行業,不但會促進技術進步,在基礎設施方面也會帶動更多的資本進入,從而完善使用體系。這兩年充電樁建設明顯加速,充電網點日漸密集,方便性有了一定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越來越多的使用需求,加速快充技術的發展,充電速度快了,可以有效的降低續航里程的短板。諸如上述使用環節的完善,是行業帶動下發展的,同時對電動汽車產業發展也是促進。

電動汽車加速了,明年是春天嗎?

相信用不了多長時間,在大街上看到越來越多的新能源汽車品牌,熟悉的陌生的,它們靜悄悄的來,好像不管被冰封多久總會如期而至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