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哭鬧不是罪,積極應對孩子的情緒宣洩!

在和兒子的互動過程中,我發現:當孩子有消極情緒時靈活運用一些方法進行疏導,能培養孩子良好的個性,增近進親子關係,營造愉快的家庭氛圍, 以下是我試驗過的幾個方法或許你會從中得到啟發。

方法一,暗示法

有時孩子的錯誤行為是無意識的,不是故意的,而當它受到成人的批評時,其實心裡是很害怕,也很後悔,這種情況下,我們不妨巧妙的暗示他,給他一個反省的機會,別傷他的心,讓他自己做選擇,慢慢擺脫消極的情緒和心理。

孩子哭鬧不是罪,積極應對孩子的情緒宣洩!

有一次兒子從幼兒園回家,從口袋裡掏出一個“飛機小玩具”我感到奇怪,便問兒子“這小飛機是從哪來的?”兒子吞吞吐吐地說:“是小朋友的,小朋友讓我玩的。”“兒子小朋友讓你玩這很好,但你不能把小朋友的玩具拿回家來,你就變成一個壞孩子了,就會變成一個隨隨便便要別人東西的人了”兒子聽了半晌沒說話。看著兒子木訥的表情,全家人都沒有再說什麼便早早的睡了。

第二天一早我為兒子:“你願意做好孩子呢,還是壞孩子?”兒子說:“我把小飛機還給小朋友,還是好孩子嗎?”“是的,做錯事能改正就是一個勇敢的好孩子”我笑著拍了拍兒子的肩膀。

孩子哭鬧不是罪,積極應對孩子的情緒宣洩!

方法二,從容漸進法

當孩子想要買玩具零食衣服等遭到拒絕時或者孩子要出去玩,卻不能如願時,他們會哭鬧不止以發洩自己的情緒,這時採取從容漸進法師是比較管用的,你可以按一下的步驟一步一步來:

第1步:首先調整擺正好自己的心態,以一種平和的心情去面對孩子,切記,不要急躁,不要生氣,更不要妥協。

第2步:不要去理會孩子的不合理行為和要求,給孩子一些時間和屬於他一個人的空間,讓他盡情宣洩心中的消極情緒。

孩子哭鬧不是罪,積極應對孩子的情緒宣洩!

第3步:等到孩子什麼時候情緒緩和時,再給予其他東西來代替補償,以淡化孩子的消極情緒。

我兒子一到商場,尤其是路過賣玩具的櫃檯前就走不動路了,因為他當時比較喜歡恐龍,當看到恐龍的時候就一定要我給他買,可是家裡已經有好幾只恐龍玩具了,實在是不能再給他買了,否則全市不同的玩具商店、不同形狀的恐龍玩具那麼多,他每看到一個都要買嗎!

孩子哭鬧不是罪,積極應對孩子的情緒宣洩!

這下他可耍起脾氣來了,我就若無其事的在旁邊看著他耍,過了一段時間,等他哭鬧稍微平息後,我就對他說:“我們到'荷香園'玩吧!”我能看出他有一點點不情願,但看我態度堅決,就點頭答應了。

我忙說:“要不這樣吧,我們買一本恐龍故事書,帶到“荷香園”去講好不好?”兒子一聽高興了, 一路上我就慢慢的向他解釋,不給他買恐龍玩具的原因,這時候因為已經有恐龍故事書在手了,他的心理得到了平行,所以我的解釋他也比較容易接受。

孩子哭鬧不是罪,積極應對孩子的情緒宣洩!

方法三:榜樣鼓勵法

孩子在學習生活、日常生活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自己生理、心理能力等發展不完善,出現暫時受挫的現象,從而生成了消極情緒,這時候作為爸爸媽媽,最好能淡化成功失敗的意識,別老盯著成績和結果,要降低要求,慢慢來,以好的榜樣來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以輕鬆樂觀的態度去影響孩子,淡化孩子的挫折情緒。

兒子愛做手工、摺紙,有的時候做不好了,就會發小脾氣,摔紙、扔剪刀,每當這種情況出現時,我便會撿起他扔掉的剪刀和紙,耐心的對他說:“你剪不好難到要怪剪刀嗎?它又沒有手,也沒耳朵,又沒有嘴,你剪不好就要多多練習啊,剪多了自然就會剪好的,失敗是成功之母啊!”

孩子哭鬧不是罪,積極應對孩子的情緒宣洩!

方法四:精神支持法

有時孩子和孩子在一起,發生衝突是難免的,這時我們應該瞭解事情的前因後果,客觀看待這個問題,給孩子適當的精神安慰和支持,當孩子發現父母是理解並支持他時,他的情緒自然就會得到平復。

有一次兒子哭哭啼啼從外面回來告狀說:有一個小妹妹用沙子往他頭上撒,要我去打這個小朋友有,我當然不會照著做,但也不能讓他太失望,於是我就安慰他說:“明天我一定會去嚴厲批評他”兒子一聽更覺得委屈了,哭得更厲害了,我說:“好,我明天去打他,為你出氣,可是萬一他被我打傷了,公安局就會把爸爸抓走了,怎麼辦呢?這樣你就再也見不到爸爸了,你說還打不打?”兒子一聽,半晌不語,最後哽咽著說:“還是別打了吧,你明天批評他一頓就行了。”

於是我就趁機引導他說:“要不你晚上變成小超人去懲罰他怎麼樣?”兒子一聽興奮起來了,說他要變成大超人,到小朋友家狠狠教訓一下那個壞孩子,越說越多……。

孩子最後又跑一邊玩去了。 當孩子情緒不好、哭鬧時,我們爸爸媽媽一定要採取積極的辦法,來幫他緩解、消除不良情緒,不要大吵大嚷,甚至連打帶罵!不要讓我們最愛的孩子在我們這裡受到心靈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