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条山下黄河浪滔滔,时光洪流淘不尽英豪

中条山下黄河浪滔滔,时光洪流淘不尽英豪

今天看了王建房先生创作的《杀寇谣》。

我辈赤子心如日昭昭

挺身迎弹雨刀丛吟诗笑

早已将头颅栓在裤腰

先喝三碗酒再唱杀寇谣

大丈夫忠义在肩有仇必报

孤军鏖战从不眨眼

死后只当还乡走一遭

看到“死后只当还乡走一遭”,泪就下来了。
中条山下黄河浪滔滔,时光洪流淘不尽英豪

中条山下黄河浪滔滔,时光洪流淘不尽英豪


“六六”战役,战况惨烈

坐标:山西省 黄河边 中条山西部

继“三二九”大扫荡之后,1939年6月上旬,日军发动了更大规模的“六六战役”。

日军出动了3万士兵,在山口集成飞行队30多架战斗机的支援下,兵分9路,由芮城县的陌南镇到平陆县的张店四州山等地,构成一个半孤形包围圈,向第四集团军阵地实施了全线进攻。

中条山下黄河浪滔滔,时光洪流淘不尽英豪

“六六”战役持续了半个月,第四集团军有8800余人伤亡或失踪,极其惨烈。


八百冷娃跃黄河,来生再来杀日寇

《杀寇谣》中,王建房先生用激越的秦腔唱出一句句似乎还带着温热鲜血的歌词,是为了缅怀在中条山壮烈牺牲的800余名陕西冷娃。

中条山下黄河浪滔滔,时光洪流淘不尽英豪

中条山800冷娃跳黄河的故事,可以追溯到2004年9月4号,陈忠实先生为《立马中条》作的序。

以下为关于这件事的描述:

177师有1000多名士兵被鬼子包围,拼杀后有200余人牺牲,剩下的800余人被逼到黄河岸边的悬崖。

一面是黄河,三面是绝壁。

这群十六七岁的孩子,在短暂的停留后,纵身跳入母亲河的怀抱。

山里的村民看到了这些娃娃集体跳河的情景:

悬崖上最后只剩一名旗手,他紧握军旗,跳河前高声吼了几句秦腔。

这位村民还记得其中的两句戏词,是《金沙滩》杨继业的两句:

“两狼山——战胡儿啊……天摇地动——好男儿——为国家——何惧——死——生啊……”


关于事件真假的争论

十几年来对于此事的争论有很多。

有人认为800冷娃跃黄河是民间的艺术创作,也有人坚信事情真实发生在抗日战争年间。

小编翻阅了一些各执己见的文章,但在这里实在是不想拿出来讨论。

8年抗战,中国人民付出了血的代价,也用血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

一位位先烈永远激励着我们不屈服、不放弃。

中条山下黄河浪滔滔,时光洪流淘不尽英豪

还需要证明什么呢?

我们现在住着空调房,喝着纯净水,有着和睦幸福的家庭,这都是无数的他用生命为我们创造的。

写到这里又忍不住流下泪。


大家可以看一下王建房先生的《杀寇谣》,找不到的私信我,晚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