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乌兹别克人是什么人的后代?

张僮珀


答:主要是以粟特人(等东伊朗民族)、波斯人为核心,外加一部分突厥语民族混合而成,简而言之,便是伊朗-突厥混合。

以下我们来具体说明:

首先,我们在地图上找到乌兹别克斯坦这个国家,我们可以发现,此国处于中亚地区,为连接东西的交通要道,这就决定了此地的基本民族文化特征:在某一种主流强势文化、强势民族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文化、其他民族。


乌兹别克先民的早期历史

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南部(中亚南部的农耕区与中亚北部的游牧区尚有区别),属于大陆性的绿洲农耕地区,有可靠文字档案记载以来,该地的土著居民便是:东伊朗人,确切的说,是包括粟特人(河中地区)、大夏人(巴尔赫地区)、花拉子模人(阿姆河下游花拉子模地区)在内的各种东伊朗族群。


早期的东伊朗族群,远不如自己的伊朗亲戚(波斯人)强盛。他们没有发展出成熟稳定的大帝国,故而,除了斯基泰王国、贵霜帝国、厌哒等少数本民族的强权外,他们经常为其他强权所控制,如亚历山大帝国、亚历山大的继业者(巴克特里亚王国)、阿拉伯帝国、西突厥汗国等,而时间最长、影响最深的,当属各个波斯帝国: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阿什康尼王朝(帕提亚)、波斯萨珊王朝、波斯塔希尔王朝、波斯萨法尔王朝、波斯萨曼王朝,等等。

波斯萨珊王朝军队


当今乌兹别克斯坦,就是昔日波斯帝国在东方的重心之一。具体而言,当今乌兹别克斯坦的河中地区(布哈拉、撒马尔罕),是昔日波斯帝国在东方的战略重心,与前哨基地。波斯人概念中,河中地区与伊朗东北的呼罗珊往往被统称,名曰“大呼罗珊”。

波斯人统治时间长,统治稳定性较强,同时他们与中亚本地的伊朗土著存在“同为伊朗人”的亲善关系,故而,波斯文化开始大肆输入今天乌兹别克斯坦地区。当然,波斯文化的输入也存在阶段性,在早一些的时候,波斯的影响力还没有那么强大:

1.在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前550~前330年),波斯自身的文化程度尚不甚高,对周边地区的文化辐射力度自然有限。

2.在阿什康尼王朝时期(前247~224年),国家实行松散的分封制,中央对地方持放任态度,国内的部落、部族、城邦都可以保留自己的宗教文化,甚至还有阿狄亚贝尼这样的犹太教邦国。

3.在萨珊王朝时期(224~651年),此时的波斯,以伊朗雅利安认同为核心,吸收埃兰、希腊、巴比伦、叙利亚等古典文明的精髓,提高了波斯文化的成熟度,波斯文化也逐步东渐,中亚东伊朗农耕区开始和波斯趋于接近。


不过,波斯文化真正走向完善,要到皈依伊斯兰教以后;而乌兹别克斯坦真正成为波斯文化圈的一员,也是在皈依伊斯兰教以后。


乌兹别克人形成的第一阶段——波斯人与中亚东伊朗人的融合

公元651年,波斯萨珊王朝被阿拉伯灭亡。但是,其国虽亡,其天下却没有覆灭。在被阿拉伯征服之后,波斯文明仍然顽强存续下来,并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将阿拉伯人的伊斯兰教给“同化了”:

在被阿拉伯占领前,波斯和中亚伊朗人的宗教是拜火教,这种宗教较为落后,已难以适应时局。被阿拉伯占领后,伊斯兰教开始传入波斯,波斯人虽然厌恶阿拉伯人,却也发现伊斯兰教可以成为其复国的“工具”。于是波斯开始信仰被包装后的伊斯兰教(夹杂着波斯色彩的伊斯兰教)。

此后,波斯长期积累的底蕴和实力,实现了复国:公元820年,波斯塔希尔王朝建立,宣告波斯开始复兴;公元874年,波斯萨曼王朝建立,宣告波斯完全复兴。

在公元651年萨珊王朝灭亡,到公元874年萨曼王朝复兴的这段时间里,来自西部的波斯人移民大批迁往中亚地区,他们带来了波斯人的语言、波斯人的文化,与当地的粟特人等东伊朗土著大规模混合

公元874年建立的波斯萨曼王朝

波斯人携带着波斯语、波斯文化与波斯化的伊斯兰教而来,对粟特人、大夏人等各个东伊朗土著民族实施了“大改造”:在波斯人的影响下,许多中亚东伊朗人的邦国、族际界限消失了,波斯语,波斯文化、伊斯兰教,成为了维系他们之间统一的纽带,他们不再是原本的粟特人、大夏人、塞种人等,他们现在与迁居中亚的波斯人融为了一体,并有了新名字——塔吉克人(平原)。

(当然,还有许多东伊朗族群没有参与这一过程,例如塔吉克斯坦巴达赫尚的雅阁诺比人、什克南人等,他们保留了较为原始的东伊朗风俗,尽管他们也被称为“高山塔吉克”,但与真正的平原塔吉克人有着明显的区别。)

这便是乌兹别克人的主体形成时期。

乌兹别克人形成的第二阶段——突厥语民族的迁入,与“突厥化”现象

萨曼王朝(874~999年)时期,中亚北方草原生活着许多突厥语民族,正如波斯史诗《列王纪》(Shahnameh)中提到的那样,波斯人通常称呼他们为“突厥人”、“土兰人”。

萨曼王朝实行了一种名为“古拉姆”(ghulam)的奴隶兵制度,其奴隶兵源,便是北方草原的这些突厥语民族。为了获取充足的奴隶来源,萨曼王朝军队经常大举北进,向北方发动数次大规模军事远征,俘获了数量可观的突厥奴隶。

与此同时,为了抵御其他敌对突厥语部落的进攻,萨曼王朝经常强制性将一些较为和平的突厥语部落迁入国内。这些突厥语部落通常皈依了伊斯兰教,波斯化程度较高,他们被称为“休战的突厥人”。后世塞尔柱人等,都属于此。

然而,随着突厥语族人数量的不断增多,形势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1.不少突厥奴隶兵凭借战功高升,逐渐掌握了兵马大权,从而凭借手中兵权,频频干涉政务,甚至废立统治者,自立政权。

2.在一夫多妻制情况下,一名伊朗男子通常有多名突厥妻妾。新生儿在多数时候,都是由母亲抚养。这样以来,越来越多的儿童只会突厥语,而淡忘了母语。

一名盛装的古拉姆奴隶兵

于是在公元999年,由萨曼王朝奴隶兵建立的加兹尼王朝,曾为波斯萨曼王朝附属的黑汗国(鉴于这句话容易产生歧义,所以换一个说法:曾深受萨曼王朝影响的黑汗王朝),这两个突厥语政权一道,瓜分了萨曼王朝的疆域。中亚的突厥化进程由此开始。

其实,所谓“突厥化”,仅仅体现在语言上。而在文化、习惯等方面,突厥语族人仍然深受波斯人、塔吉克人等伊朗人的影响。

乌兹别克人形成的第三阶段——“乌兹别克”这一名字的传入

公元15世纪,历经蒙古入侵,又从蒙古统治下解放出来的中亚-南俄罗斯草原地区,出现了一个名为“乌兹别克”(月即别)的部落。

“乌兹别克”这一名字是怎么来的?众说纷纭:

1.有的人认为,来源于金帐汗国的大汗——乌兹别克汗;

2.有的人认为,是来自于11世纪的一支中亚游牧民族——乌兹人;

3.有的人认为,是来自于“乌古斯”和“别克”这两个词的组合;

……

但不管怎么说,乌兹别克这一词肯定与蒙古语无关。因为就拿“别克”(beg)这一词讲,这个词语早在塞种人时期、贵霜帝国时期就出现了,后来的突厥语也是借用了这个词,更遑论严重受外来影响的蒙古语。

而“乌兹别克”这一族群的来源,就更加复杂,其中,有:

钦察人、保加尔人、阿兰人、马扎尔人、葛洛禄人、阿拉伯人、蒙古乞颜人,等等,已经无法将其归类于哪个族,除了他们的统治者和蒙古有着语焉不详的联系。

公元1500年,这些被称为“乌兹别克”的族群,在其领袖昔班尼的率领下,南下河中地区,推翻了当地的帖木儿后王统治。“乌兹别克”人与早已来此的伊朗人、突厥语族进一步混合,他们带来了“乌兹别克”这一概念。

乌兹别克人形成的第四阶段——苏联的缔造与识别

“乌兹别克”人虽然带来了“乌兹别克”这个称呼,但是此时这个称呼尚不是民族的名字。

在近代以前的乌兹别克斯坦地区,河中地区的定居居民被称为“萨尔塔人”、“布哈拉人”、“塔吉克人”,而“塔吉克人”则是主要称呼。游牧居民则各自有自己的部族称呼。当时中亚南部存在着三大封建王朝——布哈拉埃米尔国、希瓦汗国、浩罕汗国。

布哈拉的塔吉克人

1920年,布哈拉埃米尔国等被推翻,布哈拉苏维埃政权等建立,它们随后便加入了苏联。当时,苏联为了进一步识别中亚各族,同时为了在中亚缔造一个“苏联式的样板民族”,便在套用“乌兹别克”这一词汇的基础上,

将大部分塔吉克人(主要是布哈拉和撒马尔罕的)、部分哈萨克人、部分土库曼人等相互整合,由此,最终形成了现代的乌兹别克族人。

所以总的来说:

乌兹别克人与塔吉克人有着共性,两者的核心,都是波斯化的中亚东伊朗人。

而乌兹别克人与塔吉克人又有着不同,乌兹别克人是在波斯人、东伊朗人的基础上,又吸收了部分突厥语族人而形成。


“乌兹别克人”虽带来了名称,但其重要性却并不高。

正如加富罗夫在《中亚塔吉克史》中所言:“‘乌兹别克’人只是这一庞大民族的最后到来部分,而且论其贡献,论其影响力,也并不是最重要的部分”。


同时,当今各地的乌兹别克人,也存在着一些差异,我们以地图来看:

黑色:费尔干纳地区,这里居于东方,突厥语族人成分较多。

红色:河中地区,这里位于中南部,以塔吉克人成分为主,受波斯影响程度深。

绿色:花拉子模地区,这里位于西北,也保留着自身的特色。


刘纪尧


现如今乌兹别克人大多都分布在中亚地区,乌兹别克斯坦占有1600万人、阿富汗160万人、塔吉克斯坦150万人、吉尔吉斯斯坦60万人。那么这些乌兹别克人的祖先究竟是哪个民族?他们的祖先真的是蒙古人吗?

(乌兹别克人)

中亚地区作为“文明的十字路口”,自然是有着不同种族进入,并且在不同时期迎来不同的族群,其中主要包括

6世纪入侵的突厥人,突厥汗国横跨了整个欧亚大陆,在整个境内推行突厥语;

7世纪进入的阿拉伯人,他们的进入,使得整个中亚地区伊斯兰化;’

13世纪入侵的蒙古人,而蒙古人的后裔则成为了如今乌兹别克人的主要族群之源;

(乌兹别克斯坦(红色区域))

要知道如今的乌兹别克斯坦国家,乌兹别克种族人群占了80%,为什么说乌兹别克人的族源大多是蒙古人?

主要是因为13世纪时,蒙古帝国的创立,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他的封地就是在如今的哈萨克斯坦和西西伯利亚地区,术赤的儿子昔班分封到了乌拉尔至额尔齐斯等广阔的土地。

(孛儿只斤·术赤)

14世纪初,昔班的后人开始南侵帖木儿帝国,攻占了锡尔河流域以及花剌子模,再后来术赤的后裔从汗国分离出来,与乌兹别克人进行了一场大战。

1500年,乌兹别克人在昔班尼的带领下占领了河中地区、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从此建立了强大的乌兹别克汗国。

所以很多书上写的乌兹别克人的祖先大多是蒙古人。

其实乌兹别克人的族源比较复杂,并不是只有蒙古人,其中还有伊朗语民族、突厥语民族。

而伊朗语民族更接近塔吉克人;突厥游牧部落大多包含了钦察人、葛逻禄人、撒马尔罕的突厥人。

【每天更新,更多有趣的历史新知识,期待您的关注】


羽评郡主


个人看法:我认为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丝绸之路上难免会有很多的民族通婚,比如费尔干纳地区的乌兹别克人和撒马尔罕的就有区别,哈喇子木和塔什干的区别,我说的区别是语言上有一些,类似于方言,还有就是生活习俗也有一点。乌兹别克斯坦人长的有欧洲脸的也有亚洲脸的和中东脸的。大家都在推测或猜测这个民族的来源,我个人认为不会有太准确的答案,所以让历史学家们去研究和下结论吧!



旅行解药


乌兹别克的祖源多样,不过个人认为是以大月氏人的血统为主。

我之所以会这样看的原因是,大月氏西迁后,留下了一部分人称为小月氏。秦始皇伐匈奴时,小月氏一分为二,一部分人后来跟随秦军,被迁到今天的福建武夷山地区,另一部分人归降匈奴,被迁到今天的外蒙的科布多地区,后来这一支小月氏发展成了回鹘,也就是今天的维吾尔人的主要祖先。

据说今天的维吾尔语和乌兹别克语,实际上为同一种语言,而维吾尔人和乌兹别克人的众多祖源中,只有一个相同的共祖,也就是月氏人!尽管今天乌兹别克人奉蒙古可汗为祖先,但是我个人认为语言是不会骗人的,两个自古互不隶属的民族,不可能说同一种语言,如果有人认为是他们都被蒙古人统治过而造成的,那也应该都说蒙古语才是。


鬼影147951010


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国土面积大体上包括了整个河中地区。这里也是历史上多次对规模民族迁徙的必经之路。乌兹别克人的祖先按照数量来说,大体上就是当年东伊朗土著、斯基泰人、突厥人、蒙古人的后裔。当然,当中也有少量的波斯、希腊、月氏,甚至匈奴人存在。

起初,乌兹别克所在的河中地区,属于伊朗语系的东伊朗分支。这一支的其他分支就包括大夏、伊朗东部、北印度部分人群,以及后来从西面重返的游牧始祖斯基泰人。在斯基泰人占据当地主要地方后,河中地区按照生产模式分为绿洲农业定居点--游牧草场的混合样式。


当波斯帝国征服河中后,乌兹别克人的早期祖先也一分为二。

城市居民臣服于波斯人,草原部落则是波斯人的同盟。后来的希腊人进入该地,尤其是占据了撒马尔罕后,也没有改变这个模式。

随着帕提亚部落的南迁,与帕提亚帝国的建立,河中开始处于一个相对独立的混乱时期。这里有时候从属帕提亚帝国,有时候从属巴克特里亚希腊人,后来还臣服于北印度的贵霜帝国。


丝绸之路的逐步兴盛,让当地的城市经济迅速发展。一些从中国境内西逃的月氏人,也开始迁徙到当地。但总体上人口还是斯基泰伊朗。这些人的混合与当地经济发展,最终在古典时代后期,催生了一个被称为白匈奴的中亚霸权。

白匈奴与西面的萨珊波斯王朝,多有征战。最后在波斯人与新崛起的突厥人夹攻下败亡。突厥人则利用自己的冶铁技术和贸易位置,开始进入河中地区。这个阶段内,被中国古人称为粟特人的团体开始崭露头角。

所谓的昭武九姓,大部分就来自当地。他们垄断丝绸之路贸易,一直到阿拉伯征服者到来。

但最终,从阿拉伯征服中受益的还是更为接近的突厥人。尤其是阿拉伯帝国的阿巴斯王朝,本身就是偏向中亚-伊朗势力的一个王朝。大量突厥人开始进入近卫军与宫廷机构,逐步取代了原本波斯人的位置。阿巴斯王朝虽然还存在了很久,但已经失去了对河中地区的控制。当地成为了波斯-突厥系王朝或突厥人自己建立的地方军事强权的主要争夺目标。

这个至关重要的阶段,成为了中亚与西亚突厥化的原因所在。大量的突厥人占据了军事职位并渗入了商业团队,从而促成了当地人的突厥化。典型的就是喀喇汗国、塞尔柱帝国、花剌子模这样的中亚突厥王朝。他们的时代在13世纪的蒙古第一次西征后,戛然而止。

在蒙古西征后,乌兹比克人祖先所居住的地方,大体上被金帐汗国和察合台汗国瓜分完毕。蒙古人除了少量在边缘草场活动的部落外,其余的基本上在100年时间里被城市及周边地区的波斯-突厥文化同化。今天乌兹别克人的直系祖先,就来自原本属于金帐汗国的那部分地区。他们以金帐汗国历史上的乌兹别克汗为民族始祖,将大汗的名字作为自己这个种群的名称。

但在南方地区,属于察合台一系的帖木儿帝国异军突起。以撒马尔罕为核心的这突厥大帝国,数次北伐金帐汗国,每次都扫过乌兹别克人所在的区域。这迫使他们更加团结一致。在帖木儿本人死后,他们开始对河中南部地区进行反扑。帖木儿各王公的分裂,促成了他们的成功。

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终于杀入河中,占据撒马尔罕。最后,他们甚至追杀了帖木儿王朝的各地方藩属,控制了大半个中亚。

此后,乌兹别克人就为了他们在河中地区的征服成果,与起源自阿塞拜疆的波斯萨法维王朝缠斗。在著名的谋夫战役中,波斯皇帝伊斯迈尔一世击毙了乌兹别克历史上最重要的领袖昔班尼汗。乌兹别克人被迫分裂,形成了后来的布拉哈、希瓦等较小的汗国。

这些乌兹别克人的小国,为了对抗波斯的东扩压力,开始寻求向西方的奥斯曼帝国求援。由于奥斯曼帝国从16世纪开始,由苏丹本人兼任伊斯兰世界的领袖哈里发。所以,一直支持同样信奉逊尼派的乌兹别克人,在东方牵制什叶派的波斯。一些奥斯曼人掌握的欧洲军事技术,也在这个时候持续输入河中地区。


波斯人始终拿这些地区小强没有办法,这个局面维持到了19世纪。随着俄罗斯人在19世纪从西伯利亚和高加索大举南下,这些汗国在不长的时间里,成为俄罗斯帝国的中亚领地。又经过了十月革命后,苏维埃政权的政治重组,今天的乌兹别克地区才正是成型。


简单讲完这段历史,相信大家也就对乌兹别克人的祖先来源,有了比较清晰的认识。斯基泰伊朗、突厥和蒙古,无疑是他们最主要的血统和文化来源。


米南德王问道


历史上的乌兹别克人是什么人的后代?其实乌兹别克人和哈萨克人一样,都是非常年轻的民族,真正形成的时间很晚。但因为其形成的时间晚,所以其族源就非常复杂,并不是单一哪个民族的后代。因此要尝试说清楚乌兹别克人的族源,还是要多说几句的。


乌兹别克人产生地的历史变迁

现代的乌兹别克斯坦可以说是中亚的中心地带,因为位于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因此在汉文古籍里也曾被称为河中地区。此地可以说是东西方文明交汇的核心地带,因此其历史上的变迁是极其丰富多彩的。

丝绸之路,乌兹别克斯坦所在的河中地区差不多正好是其中间地带

比如最早有历史记载以后,此地比较明确的居民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粟特人,除此之外还有巴克特里亚人和大月氏人等等。但这里桃花石杂谈却要肯定的说明一点,这些人基本都不可能是乌兹别克人的直接祖先,因为首先他们的语言和乌兹别克人都不一样,粟特人和巴克特里亚人都是说印欧语系伊朗语族语言的民族,而大月氏人的语言则不太确定,但应该要么是汉藏语系,要么是伊朗语系,这和现代乌兹别克族所使用的阿尔泰语系语言距离都非常远。

在早期历史上,河中地区也曾经是从属于伊朗文明圈的一个地区,来自伊朗的阿契美尼德帝国和萨珊波斯帝国都曾先后统治过这一区域。但从公元6世纪开始,突厥汗国占领该地,这一地区开始有突厥人大量迁入。而后来突厥臣服于唐朝之后,又有大量唐军曾在该地驻守,也有相当数量的汉人移民迁入此地。但在公元8世纪中叶的怛罗斯之战后,阿拉伯势力和伊斯兰教到达该地。而在几年后发生的安史之乱后,唐朝对河中等西域地区逐渐失控,此地出现了统治者说突厥语的黑汗王朝,当地突厥人的比例也开始越来越大,突厥语族的语言开始取代伊朗语族的语言,成为当地的主要语言。之后黑汗王朝又臣服于塞尔柱突厥帝国,成为其附庸。

西辽时期也曾对河中产生过重要影响

但在公元12世纪,当地再次出现汉化的趋势。原因是耶律大石在建立西辽王朝之后,在震动欧亚的卡特万战役中击败了塞尔柱突厥帝国,西辽帝国成为了中亚的主宰。大量随耶律大石西迁的汉化契丹人和汉人再次在河中地区定居了下来。但在13世纪初,西辽衰落,花刺子模又成为了河中地区的强权,当地的突厥化更加深入。

察合台汗国与乌兹别克人

之后的事对中亚历史有些兴趣的朋友也都知道了,花刺子模惹到了成吉思汗铁木真,蒙古大军从中亚一溜横扫到了欧洲,河中地区也被纳入了横跨欧亚的蒙古帝国,大量蒙古人在此时也进入了河中地区。在后来蒙古帝国分裂之后,此地成为了察合台汗国的核心地带,而察合台汗国统治河中地区的几百年,就成了乌兹别克民族形成的重要时期。

帖木儿汗国是乌兹别克族形成的重要时段

在察合台汗国统治该地时,当地原有的不同民族和蒙古人之间发生了广泛的民族融合,同时也形成了相对统一的语言,即察合台突厥语。而在后来西察合台汗国的驸马帖木儿崛起并建立帖木儿汗国之后,察合台语成为了帖木儿汗国的主要语言,同时在统一语言的融合作用下,一个统一的民族也开始形成,也就是乌兹别克人。而乌兹别克这个名字具体是什么意思现在还有争议,比较主流的观点认为它是“自己为王”的意思。

承德避暑山庄丽正门名牌,左起第二行就是察合台语

而在帖木儿汗国末期,不同势力彼此攻伐。在混战中,当时生活在咸海以北的一些游牧乌兹别克部落开始壮大起来。在公元1501年,乌兹别克人开始大举入侵河中地区,在其首领,有蒙古黄金家族血统的昔班尼带领下先后攻占河中地区的重镇撒马儿罕和赫拉特,在公元1506年建立了第一个乌兹别克人的王朝布哈拉汗国,同时这些部落在建国之后也开始在河中地区定居下来,从游牧民族转变成了定居民族,与当地原来的定居民族进一步融合。至此,乌兹别克民族也基本成型了。

建立了第一个乌兹别克王朝的昔班尼


根据前几年英国剑桥大学对乌兹别克人进行的一项基因研究结果,乌兹别克人的基因中伊朗语族各民族和阿尔泰民族的基因比例都比较高,反映出多数乌兹别克人很大可能是粟特人和蒙古人的混血,但其基因构成也非常复杂,也反映出了大量其它民族共同融合的情况。所以总体上,乌兹别克人是中亚历史上各个不同民族的融合体,其中即包括早期的粟特人,也包括后来的突厥人和蒙古人,可能也包括少量的汉人的契丹人以及其它历史上在中亚留下过痕迹的民族。


桃花石杂谈


乌兹别克的祖源十分复杂,有斯泰基人、突厥人基因,这还要从中亚的突厥化说起。

其实所谓突厥人的国家很多都是突厥化的国家。下面先看下中亚是如何突厥化的。 突厥和匈奴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在匈奴被汉朝灭亡后,一只黄皮肤的突厥人征服了当时中亚的操伊朗语的斯泰基人。 这次突厥化可是由内到外的,这些白人们陆续的改说了突厥语,这也就是后来这一带“乌古斯叶护”的前身,突厥语也就是“部落酋长国”的意思,我们可以称之为“西乌古斯”。

而东边的回鹘、葛逻禄等也都成了突厥的小弟,这也就是一般说的“东乌古斯”。

没想到后来突厥被唐朝干掉,这群哥们又重新归附唐朝,唐朝最后又安史之乱了,这一代的游牧民被葛逻禄人统一,建立了个很有名的“喀喇汗王朝”,

而在蒙古高原,失去了唐朝保护的回鹘汗国被北边的游牧民“黠戛斯”干掉,只能逃到天山一带,这样一来新疆地区这哥俩就并立了。

当时伊斯兰化的波斯为了对抗阿拉伯势力,直接接跑到了河中地区建立了个波斯萨曼王朝,喀喇汗王朝也是被这群货伊斯兰化的,

结果喀喇汗的战斗力极强,反过来几乎灭掉了带来真主的波斯们,直接占领了河中区域,所以喀喇汗王朝的葛逻禄人就成了这个地方巨大的势力。后来哈萨克西部的属于西突厥乌古斯的土库曼人异军突起,一路杀到了波斯,建立了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塞尔柱帝国。

后来契丹人灭了喀喇汗国,甚至打到赛尔住帝国,要知道塞尔柱已经打到欧洲和欧洲人正十字军东征呢,所以这么一下很快塞尔柱就解体了,留在这里的人就是土库曼斯坦的前身。

然而虽然蒙古人入侵,但是葛逻禄人的民族性没有消失,后来这群人在一个叫做月即别汗的哥们的带领下建立汗国,逐渐称霸中亚彻底统治河中,听这个名字大家也感觉到了,这个汗国也就是“乌兹别克斯坦”的前身。

当然了,被葛逻禄打残的波斯萨曼王朝一部分就躲到了帕米尔高原,这也就是“塔吉克人”的前身,也是这些斯坦里面唯一不说突厥语而说波斯语的国家。

所以可以出看出,建立了喀喇汗王朝的葛逻禄人就是乌兹别克族的前身,更早的祖源就是斯泰基人。


鹰的家园


乌兹别克人是中亚的一个信奉伊斯兰教逊尼派的民族,使用乌兹别克语,在书面文字体系上在1927年前用阿拉伯字母拼写乌兹别克语,后改用拉丁字母,从1940年起改用西里尔字母,现又改用回拉丁字母。约有1600万乌兹别克人聚居于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除此之外在阿富汗分布着160万乌兹别克人,塔吉克有150万,吉尔吉斯有60万,哈萨克、土库曼和我国新疆地区也有乌兹别克族分布。

历史上最早活跃在中亚地区的是伊朗语族的游牧民族,他们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由今属哈萨克的北部草原地带向南迁徙。公元前329年马其顿亚历山大大帝一路东征至此,当地的伊朗语族居民开始出现希腊化迹象,到了大约前256年希腊化的巴克特里亚王国开始统治位于阿姆河与锡尔河之间的相当于今乌兹别克斯坦地区。居住在中国祁连敦煌一带的大月氏民族在被匈奴击败后被迫西迁到中亚,在这里他们征服了希腊化的巴克特里亚王国,设置休密、双靡、贵霜、肸顿、都密五部歙侯分别管辖原属巴克特里亚的土地。公元1世纪中叶贵霜部翕侯丘就却统一五部,建立贵霜帝国。丘就却又南下攻击喀布尔河流域和今喀什米尔地区并夺取了安息(帕提亚)帝国的高附地区(今阿富汗的喀布尔)。丘就却以八十多岁的高龄与世长辞,给他的儿子阎膏珍留下了一个蒸蒸日上的帝国。阎膏珍继承了其父丘就却的开疆拓土大业:征服了印度东北部和旁遮普,在中亚将势力范围扩展至花剌子模,吞并锡斯坦。此时的贵霜帝国版图东起巴特那,西达赫拉特,南至纳巴达河,北尽咸海。都城迁至白沙瓦。到了迦腻色伽国王时代贵霜的领土已东到葱岭,与汉朝的西域都护府接壤;西接伊朗高原;南抵恒河河谷;北与康居接壤,与汉、罗马、安息并称当时的四大帝国。公元91年汉军直捣北匈奴腹地,在燕然山勒石记功。北匈奴人绝大部分踏上西迁之路,逐渐消失在茫茫草原之中。西迁的匈奴人先是进入西域和中亚,接着在公元四到五世纪时侵占了印度部分地区,在与当地中亚部族混合后逐渐形成了被称为白匈奴的嚈哒人,他们取代贵霜帝国成为中亚新的主人。

公元540年左右以阿史那部族为核心形成了活跃于蒙古高原和中亚地区的突厥民族集团。突厥的祖先最初活动于今叶尼塞河上游,是吸收九姓铁勒构成的部落联盟,后迁徙至高昌北山中即今天山东段之博格达山附近地区。北匈奴西迁,南匈奴、鲜卑南下乱华后漠北草原逐渐被柔然部族控制,突厥也被柔然征服,成为柔然的锻奴。柔然全盛时期长期同北魏争锋,结果在漫长的战争中北魏和柔然落了个两败俱伤。公元552年突厥首领土门在和由北魏分裂出来的西魏通使后获得了经济文化的飞跃式发展,随即起兵战胜铁勒、柔然,自称伊利可汗,建立突厥政权。至木杆可汗时期突厥又进一步消灭了柔然的残余势力,东败契丹,西破峻哒,北并契骨,控制了东起今辽河流域,西至今里海,南至长城北,北至今贝加尔湖的广大地区。河中粟特诸国,塔里木盆地诸城邦,乃至东方的奚、契丹、高丽都曾为其藩属。突厥设牙帐在于都斤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之北山),形成为以漠北为中心的地域辽阔的突厥汗国。公元657年唐高宗李治灭西突厥汗国,在中亚河中地区设置羁縻州府进行管辖,中亚同中原内地的联系得以大大加强。这一时期丝绸之路上活跃着一支被称为东方犹太人的商业民族——这个民族的名字叫做粟特。粟特人生活的地区就是今天的乌兹别克斯坦,唐朝人称他们为昭武九姓胡——所谓昭武九姓是根据各城邦人们的姓氏的汉语译音分别将其称为康国、安国、曹国、石国、米国、何国、火寻国、戊地国、史国。其中的康国正是今天乌兹别克斯坦第二大城市撒马尔罕,这里长期以来就是丝绸之路贸易的重镇。康国人对经商能力的培育是从娃娃抓起的——男孩5岁开始读书写字,稍微认识一点字就开始教他们经商之道。《唐会要》中曾有如此记载:康国生子必以蜜食口中,以胶置手内。欲其成长口尝甘言,持钱如胶之沾物。

公元7世纪中期以后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开始征伐中亚河中地区并在怛罗斯之战后基本实现了这一目标。随着阿拉伯人到来的是他们的宗教,此后乌兹别克地区开始伊斯兰化。1219年底—1221年中亚河中地区被西征的蒙古大军征服,其土地被蒙古系的钦察汗国与察合台汗国瓜分。此时的乌兹别克已是一个民族融合同化现象相当普遍的地区:伊朗语民族与11~15世纪之间迁居于此的突厥部族不断混合,马其顿人、希腊人、大月氏人、匈奴人等民族也都在乌兹别克留下了部分后裔。在经历上千年的民族融合后当地形成了在语言上倾向于突厥语、波斯语,文化上受欧洲、波斯、印度等多方面影响而信奉伊斯兰教的格局。当地人在人种上则由于各民族混血的缘故呈现出兼具白种人和黄种人特征的迹象。在蒙古人到来前当地人建立过的最强大的国家莫过于花剌子模:强盛时期的花剌子模曾囊括中亚河中地区、霍拉桑地区与伊朗高原大部,但在1231年花剌子模被西征的成吉思汗大军所灭。尽管此时乌兹别克民族尚未正式形成,但之前居住于此的各民族的相互融合已塑造了乌兹别克民族的雏形,而蒙古人的到来进一步促进了乌兹别克民族的最终成形。

蒙古钦察汗国第九代汗王月即别汗完成了伊斯兰化和突厥化的转型。他的后裔所建立的部族被称为月即别部(又翻译为乌兹别克部),该部族的人民称为乌兹别克人,意为自己统治自己的人,这是历史上“乌兹别克”一词的最早出现。1428年乌兹别克人的新任首领阿不海尔汗在南西伯利亚的图拉河畔被拥立为汗王,他率领自己的部族南下征服了花剌子模旧地,至此蒙古乌兹别克部同中亚河中地区此前的文明联系起来。这时中亚最强大的国家是帖木儿帝国,帖木儿帝国在建国之初曾数次征伐钦察汗国,而乌兹别克人聚居之地正是帖木儿帝国进军的必经之地,因而屡受兵灾。阿不海尔汗率领自己的族人攻占了帖木儿帝国的都城撒马尔罕,占据了整个中亚河中地区。当阿不海尔汗率领乌兹别克族人在中亚开疆拓土之时位于东部的蒙古草原上崛起的瓦剌部越过杭爱山脉和阿尔泰山脉向西发展,阿不海尔汗被瓦剌部击败后被月即别部的另一分支哈萨克人杀死。这并未就此终止乌兹别克人的发展步伐:公元15末16世纪初阿不海尔汗的孙子摩诃末·昔班尼在经过多年的韬光养晦和卧薪尝胆后彻底翦除了帖木儿后裔的势力并于1500年在撒马尔罕登基,这标志着乌兹别克民族的基本形成。

乌兹别克人的生活模式随着生存空间的改变发生了深刻变化:他们从原来的游牧民族开始向定居民族转变,因为他们生活的中亚绿洲平原相比祖先生活的草原更适宜农耕。由于他们生活的中亚河中地区正处于东西方交流的大通道丝绸之路的关键节点,继承自粟特人的商业基因也被极大焕发了。在当时的中西亚地区这个新兴民族被视为是由突厥文化、伊斯兰教和蒙古黄金家族后裔混合组成的民族共同体。统一的乌兹别克汗国并未维持多久就在16世纪分裂解体成为希瓦、布哈拉、浩罕三大汗国并在19世纪后期相继被沙俄征服。1924年10月以布哈拉汗国的一部分和希瓦汗国的一部分合并成立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1991年8月31日乌兹别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改名为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并宣布独立。


鸿鹄高飞一举万里


民族划分很复杂的,特别是中亚西亚地处四战之地,古往今来是民族迁徙的大通道,民族组成更加复杂。看一个民族主要还是看他们自己的文化认同,自己认谁为祖宗,别人再怎么研究说服都没有什么用处的。

乌兹别克人自认的祖宗是阿布海尔汗,黄金家族中昔班家族的汗王,带部从西伯利亚侵入河中和七河地区,从此在中亚落户。在此之前统治过七河地区河河中的有维吾尔自认的祖宗喀喇汗国,所以说乌兹别克人和维吾尔人区别不大是正确的,区别在于他们自认谁是自己的祖宗。当地各土著部落在来来往往的征服者统治时期,被同化了就汇入新征服者的部落和民族。没有被同化的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民族认同,保持着相对的独立。

所以中亚各民族的区别都不是很大,他们的祖先都曾经统治过这块土地,有过自己的辉煌历史。需要明白的是祖先只是征服者统治者的祖先,各民族绝大部分的平民百姓都是当地的土著后裔,被征服者是没有自己历史的,只能沿用征服者的历史。

乌兹别克人是中亚最大的民族,原因在于沙俄侵入、吞并中亚西亚时,统治中亚的三个汗国都是由乌兹别克人统治的。可以说乌兹别克人是俄国人之前最后一个统治中亚地区的民族。


yunzzr


从蒙古史及金帐汗国史相关记载,乌兹别克人确实是以昔班汗为公认的先祖。昔班与拔都、斡耳达、别儿哥等一样,都是成吉思汗长子术赤的儿子,因为在随同拔都西征的过程中,昔班曾屡立战功,故而在拔都回军罗斯、建立金帐汗国后,特地册封了哥哥斡耳达为白帐汗、弟弟昔班为蓝帐汗。昔班的蓝帐汗国的主要封地在乌拉尔山脉东南、伊列克河、萨雷河和伊尔吉兹河之间。与金帐汗国类似,蓝帐汗国内真正的蒙古族人并不多,其国中诸部中绝大多数都是突厥人,但是汗国统治者则都是出自昔班的后裔。


到了十四世纪中期,蓝帐汗国内效忠于昔班后裔诸汗的众多部落,已经开始以乌兹别克人(Uzbek)的称呼行于世间,这个名称的具体起源,由于史料中没有说法,学界至今莫衷一是。有一种说法是,这些部落倾慕当时强大的金帐汗月即别汗,故而以他的名号来称呼自己群落,(月即别汗也可称为乌兹别克汗),但毕竟缺乏证据,仅可作为一种假说。


1428年在南西伯利亚的图拉河畔被拥立为首领的阿布海尔汗,是乌兹别克人历史上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民族英雄,他凭借着强悍的个人能力,将当时已近乎分裂、瓦解的蓝帐诸部组合成一个强大的部落集团,夺取了从西起里海东岸、东到阿尔泰山的大片领土,虽然在其晚年遭遇到了惨败于卫拉特、部众叛离等失败,这种“启发”式的悲剧英雄,鼓舞着乌兹别克人建立自己民族政权的雄心。


穆罕默德 昔班尼汗正是这样一个顺应时代潮流的枭雄,他虽然贵为阿布海尔汗的孙子,但其幼年却历经劫难,颠沛流离于中亚各个政治首领之间,逐渐收拢、聚集起了其祖父时代的各部落势力。当帖木儿的各个子孙自相残杀、大为削弱,而蒙兀儿可汗们也昏庸贪暴地相互敌对时,昔班尼汗打出了复兴乌兹别克汗国的旗号,连续的军事出击、连续的胜利凯旋,富庶的河中地区几乎全部落入昔班尼汗的手中,在帖木儿帝国的废墟上,乌兹别克汗国应运而生,尽管昔班尼汗在此后与同样正崛起于波斯的伊斯玛仪沙赫的决战中惨遭失败、身亡,连头骨都被残酷的对手作为饮器。但乌兹别克汗国最终击退了萨法维波斯和帖木儿后裔巴布尔的联合进攻,在速云赤汗、奥贝杜拉汗等后继统治者的努力下,乌兹别克人的政权成为了河中地区长期的统治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