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格戰是把“雙刃劍” 低迷樓市中最受傷的是誰?

2018年莆田樓市可以用慘淡來形容,特別是進入下半年之後,市場觀望氣氛愈加濃厚、成交週期也不斷拉長。房價向來是影響莆田購房者出手置業關鍵因素,在市場低迷期,價格在購房者決策中的比重更是得到提升。品牌、戶型、規劃等競爭日趨同質化,就只有靠價格上的性價比才能撬動購房者走進售樓部。不過,價格戰的影響也是有利有弊。


//

那些盼著房價降的人全都在觀望

//


現實生活中大家經常能看到,要是聽到說哪個商場、超市的瓜果蔬菜、海鮮肉類、日用商品等降價了,很多大爺大媽都會自帶購物袋去超市搶購;奢侈品包包、鞋服類的打個5折,隊伍都能排到商場外的大馬路上…可以說和人們生活相關的消費品,只要打折降價越狠,買的人就會越多。

不過,這一規律在樓市中並不適用。在樓市裡,房價漲得越厲害時,買房的人往往越多;當房價平穩或下降時,買房的人數反而會相對減少,嚴重時還會出現市場冷清的情況。事到如今,“買漲不買跌”依然是莆田樓市中的鐵律!2017年莆田房價的上漲,其結果是“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當時不少樓盤迅速去化、賺得盆滿缽滿;而當莆田房價在2018年進入下降通道後,之前那些天天期盼著房價能夠下降的人則全部在一旁觀望。

房產對於中國人來說向來具有保值增值的作用,它除了滿足大家最基本的居住需求外,還有著相當強烈的金融屬性,這也是“買房興邦、實業誤國”被人揶揄的原因所在。即使是對於只有一套自住房、出售轉手可能性很小的剛需,由於社會觀念的固化和從眾心理的影響,他們對於房價漲跌並不能保持著波瀾不驚的心態。

在莆田樓市輿論場中,每個人對於房價漲跌的立場並不是一層不變,更多是出於自己的利益考慮,無房時候希望房價能夠腰斬,而當房價真的腰斬,他們就是最先跑到售樓部維權的那批人。


//

樓市價格戰並沒有真正的贏家

//


當下,莆田樓市中最痛苦的莫過於2017年高價拿地的開發商。彼時的蜜糖,此時的砒霜,用這句話來形容再貼切不過。去年拼勁全力拿地後的歡呼聲有多雀躍,現在面對項目滯銷的時候哀嘆聲就有多慘烈。對於開發商來說,去年接近1萬水平拿的地,現在以1.4-1.5萬/㎡價格出售,基本上是賣一套虧一套。莆田樓市已經徹底告別黃金時代,一本萬利的年代已經過去,樓市下行價格戰期間,開發商都是在煎熬中前行。

不過,價格戰對於購房者來說也並不是一戰全贏。對於有房者來說,價格戰預示他們手中的財產在經歷著急劇的萎縮,即使再有契約精神的人,看著房價下降、房產貶值,心裡面也會有萬般無奈。而對於正準備購房的人來說,如今莆田樓市滯銷的多個樓盤,當初都是高樓面價拿地,一方面是成本高昂,一方面是為了回籠資金瘋狂降價促銷,在利潤收窄的打擊下,開發商在產品規劃、軟硬件上將有所縮水。在樓市下行期間買房,很多問題都會在接下去幾年集中爆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