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早餐“客家醃面,三及第湯”

你的早餐,是包子油條豆漿還是白粥鹹菜。對於客家人來說,最美味的早餐,當然還是那一份醃面三及第湯了


一碗早餐“客家醃面,三及第湯”


據不完全統計,梅城有300家麵館,按每家一天接待50-100位客人,每碗麵人均7元,梅城人一天光吃麵就要吃掉300×100×7≈21萬。

何謂醃面?

何謂醃面?是用鹽或醬料浸漬的嗎?非也非也,客家人的“醃面”,其實是一種煮麵的方法,即把高筋生面放進水裡燙熟,撈起後將事先用油爆好的蒜蓉、蔥花等佐料放進去,攪拌均勻即可食用。


一碗早餐“客家醃面,三及第湯”


所以“在已燙熟的食物中加上調料後攪拌食用”,客家人稱其為“醃”,外地人則可以理解為拌麵或撈麵。

醃面如此尋常,只需幾塊錢便能填飽肚子,醃面又是如此珍貴,是他鄉遊子心中的一份鄉愁。對了,就是家的味道。

醃面的特點


一碗早餐“客家醃面,三及第湯”


製作一碗醃面並不複雜,每天開檔後首先制面。用高筋麵粉和食用鹼等和成麵糰,用麵條機裁壓成條,這種生面兼具廣府鹼水面與北方拉麵的優點。

調料很樸素,磨得細碎的蒜蓉用豬油煸至金黃脆香,適量的鹽和魚露調味,撈起放幹備用。


一碗早餐“客家醃面,三及第湯”


熟客落座如常點單,早餐店的老闆心領神會地執起一把四兩生面落入沸水中,麵條上下翻滾逐漸鬆散,從暗白變成淡黃,用筷子撥動幾下便可用大網漏撈起,熟練地抖落麵條的水份,置於碗中。

加入煸香蒜蓉、秘製醬油、豬油、蔥花,然後端於客前,請君......攪拌。

但凡有醬料和豬油的小吃,充分攪拌會讓你垂涎欲滴。麵條裡裊繞的熱力,在拌撈過程中迅速把各種香氣集結,沁人肺腑。夾起油亮的麵條送進嘴裡,筋道香濃,爽口潤滑,回味悠長。

枸杞葉三及第湯


一碗早餐“客家醃面,三及第湯”


一碗醃面份量著實不少,斯文淡定的食客們未必能在麵條漸冷變硬前一氣呵成品嚐下肚,那麼配上一碗潤口鮮美的枸杞葉三及第湯,邊吃邊喝,便是不二之選。



“三及第”,即豬肝、瘦肉、粉腸,俗稱豬雜。

該名的由來,其中一個版本來自於廣東狀元林召棠。在科舉取仕時代,狀元、榜眼、探花為殿試頭三名,合稱三及第。因為有著美好的寓意,客家人特別愛喝三及第湯。在客都梅州,每當考試前夕,家長都會熬製三及第湯給孩子喝,希望他們考出好成績。這看似普通的三及第湯體現出的是客家人深厚的崇文重教思想。

煮湯前把粉腸洗淨切段,豬肝、瘦肉切薄片,下花生油、鹽、胡椒粉、薯粉稍微醃制,放入由筒骨熬製的沸騰湯底中,用筷子攪拌至剛熟,最後加枸杞葉關火盛出,撒適量的鹽巴即可享用。

枸杞葉的滑嫩、豬肝的回甘、粉腸的柔韌、豬肉的香甜、湯底的鮮美渾然一體,營養豐富,一口面一口湯,才是客家人心目中的標準吃法。“若能用上客家土豬,味道更鮮香!”劉先生邊煮邊說。


一碗早餐“客家醃面,三及第湯”


醃面不僅好吃,營養成分也很高,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等。麵條易於消化吸收,有改善貧血、增強免疫力、平衡營養吸收等功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