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下,2019年的樓市更歡迎什麼樣的開發商?

01

“美好城市建造者”“城市脈動引領者”,環顧整個房地產行業,諸如此類的口號絡繹不絕。但更多的是淘金完成後,看著達標的業績拍拍屁股走人。

城市建造者?我不是造房子了麼?

相信我,對於很多開發商來說,這種口號不過是他們的廣告公司用了幾分鐘便能扣上的帽子,目的僅僅是為了基於城市的基礎上拔高一下自己項目的形象。

看,我造房子不是為了錢,是為了城市責任感。

但調侃歸調侃,並不是所有的開發商都如此。你像某科就很直接的提出“活下去”的口號,什麼城市建設,什麼品牌責任,不好意思,我現在就想快速回籠資金,先保證自己能夠活下去。

02

上週參加了一個金茂青島的內部座談會。會上有兩點信息值得深思。

①金茂在青島的未來佈局,從金茂灣到高新區中歐國際城,完全是有意順應著青島“三灣三城”的大政策方向。如果單從現狀來看,金茂的選擇彷彿存在一定的風險,畢竟像高新區這種屬於尚未成熟的“新區地帶”,將類似中歐國際城這麼大體量的項目放在這種地方,一旦失敗將損失巨大。

大環境下,2019年的樓市更歡迎什麼樣的開發商?

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不得不佩服金茂的大局和堅守。能夠看清青島未來幾年發展趨勢的視野,和能夠貫徹“賦能城市生長”的堅持。

是啊,賦能城市生長,最好的表現不就是一座城市共進退麼。這點,我服。

②一位參會人員的朋友在金茂中歐國際城買的房子,參會人員詢問他朋友為什麼在高新區那麼多樓盤裡選擇了金茂。得到的答案卻是:我是因為金茂中歐國際城才瞭解的高新區。

這句話參會的領導聽了後特別開心,而在我耳中卻是震撼。是啊,有多少開發商注意到自己的項目能夠對一個區域形象產生如此巨大的影響呢。因為,他們本末倒置了,只想借勢區域利好掘金,卻未有回報的想法。

大環境下,2019年的樓市更歡迎什麼樣的開發商?

03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歷了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速度最快的城鎮化進程。城市化率由1987年的17.9%提升到了2017年底的58.2%。但同時,城市化的進程加快的問題也相繼顯現。比如城市化泡沫情況的放大、城市發展結構失衡加劇,以及城市之間、城鄉之間、城市內部分化嚴重等。目前中國的城市建設能力、建設速度與城市的運營能力嚴重不匹配。

大環境下,2019年的樓市更歡迎什麼樣的開發商?

有專家表示,中國的房地產尚處在一個初期發展階段,未來的發展潛力仍然巨大。雖然城市數量由改革開放之初的160多個發展到今天的600多個,但中國城鎮化仍然還在路上。如果按照全球中位數城鎮化率,中國每年還將新增房產12億平方米左右。“中國的房子數量上似乎是夠了,但是質量上不夠,房產和人的消費關係有機結合度還不夠。

城市運營將越來越向著高質量方向發展,而作為城市運營的重要內容,房地產市場那種簡單拿地、賣房的模式將難以為繼,開發商將逐步向城市運營商轉型。

而優勝劣汰的法則也將在這個市場生動展現,至少從現在來看,一味的追求高收益、活下去和賦能城市生長,顯然後者更深得城市的歡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