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吃貨的美好時代

冬天啊,是個多麼美好的季節!

冷?沒關係!跟朋友一起去涮火鍋!吃烤肉!去各個網紅店、小吃街打卡!在喜茶店門前排兩小時隊伍一口氣買七八杯果茶!

宋朝—吃貨的美好時代

一眾掙扎在減肥大道上的“吃貨”們別慌張,我們可以將身上的肥肉裹在厚厚的大衣裡,消耗美好的熱量來取暖!

古時候有個朝代的人民,也跟如今的我們一樣幸福...兩宋時期經濟高度發展,農業技術發達,自由貿易開放,人們日常食材愈加豐盛,食譜越來越豐富。

不信的話你去看看《知否知否》最新更新的劇集裡,一眾人吃的那一桌“流水宴”——簡直能把人饞到口水直流(道具真好吃!)。

宋朝—吃貨的美好時代

宋朝—吃貨的美好時代

吃飽穿暖了也不用發愁,宋人的閒時多了許多,開發出一系列天黑之後才有的娛樂生活,於是飲食習慣也逐漸變成了一日三餐制,晚餐過後,還有五花八門的“夜生活”。

宋朝—吃貨的美好時代

坊市合一後,商鋪的營業時間和地點沒了限制,夜市一直進行到半夜三更也沒結束。夜市上的飲食五花八門,價格也便宜。鵝、鴨、雞、兔、肚、肺、鱔魚包子、雞皮、腰、腎、雞碎隨便買,每份十五文(記於《東京夢華錄》卷二)

宋朝—吃貨的美好時代

當時普通百姓每天是收入大約一百文,花一文錢還能買兩隻大閘蟹,或者窩在瓦子裡慢慢咗完一盞茶再回家。

飯店的廚子們已經掌握的“高級技能”有烹、燒、烤、炒、爆、溜、煮、燉、醃、滷、蒸、臘、蜜、蔥拔等,他們常用的廚房調料已有鹽、蜜、酒、醋、糖、奶、芥末、花椒、豆豉、醬油等,在這種強悍的背景下,宋朝誕生的美食花樣百出,一個肚子都裝不下。以街邊小吃為例:

宋朝—吃貨的美好時代

麵條類就有罨(yǎn)生軟羊面、桐皮面、鹽煎麵、絲雞面、插肉面、三鮮面、蝴蝶面、筍潑肉面、子料澆蝦面…

宋朝—吃貨的美好時代

饅頭(其實就是包子)類有羊肉饅頭、筍肉饅頭、魚肉饅頭、蟹肉饅頭、糖肉饅頭、裹蒸饅頭、菠菜果子饅頭、雜色煎花饅頭…

宋朝—吃貨的美好時代

燒餅類有千層餅、月餅、炙焦、金花餅、乳餅、菜餅、胡餅、牡丹餅、芙蓉餅、熟肉餅、菊花餅、梅花餅、糖餅…

宋朝—吃貨的美好時代

糕點則有糖糕、花糕、蜜糕、餈糕、蜂糖糕、雪糕、彩糕、慄糕、麥糕、豆糕、小甑糕、重陽糕……

聰明的宋人依仗著對“吃”的熱愛,人們對食物外觀、色澤、香氣、味道和口感等多方面的需求升級。宋朝的烹飪技法逐漸成熟起來,所用到的調味料品種也更加豐富。

“膾”和“鮓”是兩種極具宋朝特色的美食。

宋朝—吃貨的美好時代

生魚片

膾,就是生魚片,傳入日本後稱為刺身。膾是宋代的“紅人小吃”,蘇軾和陸游兩個大文人都是魚膾的死忠粉。

宋朝—吃貨的美好時代

鮓是通過醃漬與微生物發酵使食材產生特別風味,這讓小嶼想起了安徽的一道特色食品“臭鱖魚”,還有全網“臭名昭著”的瑞典名產鯡魚罐頭......真是讓人望而卻步呢。

莫要以為“吃貨”是平民階層的專有屬性,其實這是宋朝全體上下的共同屬性。上到朝廷皇帝,下至街頭小兒,皆是如此,個個愛吃。

朝廷中出了個林洪,也是好吃之人。閒來沒事寫了本《山家清供》,收錄了許多以時節蔬菜、山野水果、魚蝦家禽為主料的菜餚,包含了菜餚的名稱、用料以及最重要的烹製方法。

作者在行文中借掌故和詩文潤色,讀起來也是令人口齒生香(¯﹃¯)。

宋朝—吃貨的美好時代

他還在書中記錄了自己和其他幾個吃貨朋友的一次聚會:

一眾人把肉切成薄片,用黃酒、醬油、花椒醃漬入味待用。桌上放只風爐,燒開半鍋水,吃貨們立馬伸筷夾住肉片,在熱水裡燙熟,然後蘸著碗碟裡的汁料,大快朵頤。這倒與現在粵菜系中的“廣式火鍋”——打甂爐有異曲同工之妙。

宋朝—吃貨的美好時代

吃得油膩腸胃負擔重,宋朝街邊還賣各類數不清名目的茶和飲料,幫你刮刮肚裡肥油,渾身清爽。

茶坊酒肆比比皆是,宋人似乎挺愛喝一種“藥茶”,就是將甘草研成末放進茶裡...(一股迷之黑暗料理的氣息撲面而來)

宋朝—吃貨的美好時代

南宋時當街售賣的冷飲多達數十種,而且取材天然,當天製作當天售完,絕對綠色純天然。“久住王員外家”旅店門前,便開了一家飲料專賣店,專售“香飲子”。

宋朝—吃貨的美好時代

荔枝膏水

荔枝膏水用烏梅、砂仁、肉桂、生薑、丁香幾味藥材湊在一起混出滿滿荔枝味道的“騙局”,生津止渴;沆瀣漿則用甘蔗、白蘿蔔配以山泉水,簡簡單單,清甜爽口令人驚豔;

天氣炎熱,也可以去買一碗鬆軟酸甜的“金橘團”冰沙來解饞,亦能清熱消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