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奠定中國版圖何以解釋

清朝奠定中國版圖是很多人都聽過的一句話,很多人並不認同此觀點,認為當今中國的領土是解放軍打下來的,與弱清毫無關聯。

強調中國版圖是由清朝奠定的,我們所強調的是當代中國的版圖是在歷史之中形成的,是自古以來中國的土地

這個自古以來很有意思。我們所強調的是從古代開始到現在這個地方歸我管,而且是從事實上以及法統上屬於我,而非是這個地方僅僅在過去歸我管過。

具體可見,漢置交趾四郡(今越南北部),置設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於今韓國北部,這些都是歷史上中國統治千年的地方,而後因為當地獨立而斷了法統,所以這些地方中國就沒有自古以來的宣稱。

很多人認為中國當今的領土是由解放軍打下來的。我並不否認這一點,解放軍的實力是中國能夠保持領土鞏固領土的重要原因。但是在二戰之中,中國東北以及臺灣的日軍未曾被趕出中國,就連華北等地都未曾徹底打敗日軍。那為什麼在二戰之後這些地方能夠重回中國?

這些都強調的是歷史的繼承,歷史的繼承性很重要,它不僅解釋了中國的領土由來以及合法性,同時也表明了我國的歷史傳承,文明的延續。

三國之宗旨,在剝奪日本自從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戰開始後在太平洋上所奪得或佔領之一切島嶼;在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東北四省、臺灣、澎湖群島等,歸還中華民國;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貪慾所攫取之土地,亦務將日本驅逐出境;我三大盟國稔知朝鮮人民所受之奴隸待遇,決定在相當時期,使朝鮮自由與獨立。——《開羅宣言》

這是開羅宣言對中國主權以及領土的描述,讓日本歸還從中國所佔的領土,但這個領土為什麼屬於中國那?若是按照一些人認為的是解放軍打下來的,如東三省,臺灣這些地方並不能回到中國。開羅宣言所說的領土歸還是根據法統來講的,這些地方都是中國在戰後失敗,割讓出去的。若是二戰中國沒有勝利,這些地方就永遠成為了外國。

當今社會漢民族主義抬頭,我不反對這種趨勢,我本身也是漢族。而且我也是很愛我的民族,但是很多人把漢民族主義當做了古時的華夷之辯,認為漢族應該更高一等,同時刻意忽略滿清對中國版圖的意義。很多人只是盲目的排滿,但是這是在人為的製造民族矛盾,割裂中國領土與近代的關係。這是西方所樂於看到的,他們希望看到一個分裂的中國,而非是一個團結一心的中國。

所以我很反對人為製造民族矛盾,同時鼓吹各種漢地十八省的神論,一個只有中國本部的中國是一個弱小的中國。(等到有時間詳細論述只有漢地的明朝是怎樣滅亡的)

所有認為中國國土是解放軍打下來的人,忽略了中國領土的繼承與神聖性。並且模糊了當代中國的合法性。若是你的國家領土是通過戰爭打下來的,那麼其他國家是不是也可以通拓戰爭來打下來他們所想要的土地?

清朝奠定國家版圖只是因為它剛好處在那個時代,在古代向近代轉折之中,而若是在明朝滅亡後,一個新的漢人政權崛起並平滅周邊國家,那麼我們也會說這個朝代奠定中國版圖。

清朝奠定中國版圖剛好只是它的運氣好,所以這種“好事”也就落在他的身上。

我不反對漢民族主義者,但我反對極端民族主義。愛自己的民族是每個人都應該的,不應該漢族人表達對自己民族的熱愛便被反駁,被嘲笑,我們應該表現出自己對民族的熱愛,但不能是靠貶低割裂其他民族來表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