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經典,老子《道德經》第三章 無為妙用

傳承經典,老子《道德經》第三章 無為妙用

《原文》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傳承經典,老子《道德經》第三章 無為妙用

《譯文》

不特意崇尚賢才,使人民不爭鬥;不看重希有物品,使人民不偷盜,不顯耀各種貪慾,使民心不亂,所以聖人的方法是:淨化人的心靈,關心人民的生活,弱化爭名鬥志,增強人民體質。常使人民沒有雜念,沒有貪慾,使“智者”也不敢妄為。為無為,就沒有什麼可以治理的。

傳承經典,老子《道德經》第三章 無為妙用

《悟道心得》

1·生活在群體社會,我們的意志和情緒常常受到社會的影響和干擾,原本純淨的心靈,因為雜念太多而變得複雜和浮躁。如何才能抵禦外來不良雜念的干擾和影響呢?一是自我修煉,要善於辨別雜念的是與非,進行自然自覺地過濾;二是設置抵禦是非的屏障,不接受,不沾染,不進入,讓雜念汙染無孔可入;三是培養自己能夠理順化解的一身正氣。

傳承經典,老子《道德經》第三章 無為妙用

2·物慾橫流,捨本求末;追逐浮塵,因小失大。

3·不要被表象的名號所迷惑,心要寧靜,不要紛亂。

4·《道德經》的核心是修心,飲食調節是養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要太在乎一句不順心的話,身體健康才是最重要的。

5·不要自作聰明,不要老是為了名利目的才去做事情。

6·不要老想著有為,有時候自自然然就是真正的藥方。

傳承經典,老子《道德經》第三章 無為妙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