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汤越久营养越丰富?大错特错

经常听老人家说,饭前先喝汤,胜过良药方,还有的说饭前喝汤,苗条健康。但喝汤的方法不对,不仅会越喝越胖,还会有三高风险,快来看看你喝对了没?

煲汤越久营养越丰富?大错特错

喝汤有好处,但要学会正确喝汤

汤是既富于营养又最易消化的一种。

美国营养学家的一项调查表明,在6万多接受营养普查的人中,那些营养良好的人,正是经常喝汤的人。

但是,喝汤也有着让人发胖的潜在危险,因为汤汁能在小肠中均匀分散,营养物质很容易被消化、吸收。

喝汤并不是喝得越多越好,关于喝汤存在以下一些常见的问题,跟随小编都来看看吧。

01

汤泡饭:导致“三高”的元凶

老王特别喜欢吃汤泡饭,年龄大了,剩下的菜汤都不舍得扔,长期下来,得了三高。

去医院医生才说,吃汤泡饭是一种很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不论是汤泡饭、茶泡饭、酱油泡饭都不应该吃。

汤泡饭不易消化,长期吃还会导致消化机能减退,从而引起各种疾病。

煲汤越久营养越丰富?大错特错

02

多喝浓汤 = 慢性自杀

很多朋友都有喝浓汤的习惯,觉得汤越浓越滋补,汤的颜色越白越滋补,其实并不是。

猪蹄汤、骨头汤熬得越白,说明里面的脂肪含量越高,对于三高人群来说,这类汤要少喝,最好不要喝。

03

饭前饭后喝汤效果千差万别

要想吸收营养还不长胖可以在饭前适量喝汤。

饭前先喝几口汤,将口腔和食道润滑一下,可以防止干硬食品刺激消化道黏膜,有利于食物稀释和搅拌,促进消化吸收。

最重要的是,饭前喝汤可使胃内食物充分贴近胃壁,增强饱腹感,从而抑制摄食中枢,降低人的食欲。

有研究表明:在餐前喝一碗汤,可以让人少吸收100—190千卡的热能。

相反,饭后喝汤是一种有损健康的吃法。

一方面,饭已经吃饱了,再喝汤容易导致营养过剩,造成肥胖;

另外,最后喝下的汤会把原来已被消化液混合得很好的食糜稀释,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04

“趁热喝”和“快点喝”会害了你

喝汤要喝滚烫的汤,中国人总爱说:“趁热吃,趁热喝”,“快点喝”,这些听起来好像没什么问题,殊不知长期这样做会破坏胃粘膜,导致一系列健康问题。

医生说,人体的口腔、食道、胃黏膜最高能忍受的温度,在摄氏60度左右,超过此温度容易造成黏膜损伤,爱喝热汤会增加罹患食道癌风险,建议等汤稍凉再喝汤。

还有些人吃饭喝汤速度快,一转眼一碗汤就下肚了。等到意识吃饱了,可能已吃过量,容易导致肥胖。应该慢速喝汤,不但可充分享受汤的味道,也给食物的消化吸收有充裕的时间,并且提前产生饱腹感,不容易发胖。

05

煲汤越久营养越丰富?大错特错!

按理说,汤煲得越久,受热越充分,里面的营养会更丰富,可实际上并没有。

肉里面的蛋白质、氨基酸只能被水溶解很小很小的一部分,汤熬得再久,都不如直接吃肉划算。

有实验证明,绝大多数的汤,最主要的成分是盐、油,85%的蛋白质仍然在肉里面,只喝汤不吃肉可不行,肉就这么扔掉好可惜。

营养师解析:一般人认为汤经过炖煮后,营养精华都在汤内,所以喝汤就好!其实,不管是煮鸡汤、牛肉汤、鱼汤等,就算是熬煮数小时,汤很浓郁,汤的蛋白质也只有约6%~15%,少之又少,所以正确的方式是:既要喝汤也要吃肉。

煲汤越久营养越丰富?大错特错

这几种人尽量少喝汤或者不喝汤

01

痛风、糖尿病、肥胖人群

正确喝汤不仅对身体有好处,还能改善亚健康的状态。

但如果汤的种类是高热量、高盐分,则不能多喝,尤其是患有痛风、肾脏病及高血压的人,应避开喝这些汤。

还有就是痛风患者在吃火锅的时候,最好不要喝火锅里的汤,也不要用其来煮面。

因为反复沸腾后的火锅汤中,有益成分大多已被破坏,而饱和脂肪、嘌呤等有害成分居多,这些成分可能导致肥胖、糖尿病、痛风、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02

胃病人群

俗话说,“饭前喝汤,苗条健康”。

但对于胃病患者来说,这句话不一定有道理,因为饭前喝汤,可能会加剧胃部不适。

武汉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张姮提醒大家,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的患者,并不适合在饭前喝太多的汤。

因为相比健康人,他们胃酸分泌较少,如果饭前汤水摄入过多,就会冲淡胃液,进一步影响食物的消化,引起胃部不适,从而加重病情。

03

三高人群、慢性病患者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经常喝汤容易导致盐摄入量过高,这样会使血压的发生风险增加。

尤其对于肉汤来说,胆固醇含量比较高,因此,经常喝汤,还可能导致高血脂。

喝对汤不仅可以美容养颜,还可以吸收更多的营养,有助于身体健康。但是,喝不对汤,还不如不喝。赶快分享给爱喝汤的朋友们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