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上老君和老子有啥關係?

太上老君是誰?是《西遊記》裡那位煉製丹藥的神仙?還是歷史上西出函關、化胡而去的哲人老子?歷史上對於太上老君有太多的稱謂,太上老君的形象在漸漸豐滿的過程中也漸漸模糊不清。對於道教而言,太上老君與老子之間究竟是什麼樣的關係呢?

太上老君和老子有啥關係?

按《史記》記載,老子為周代史官,上古巫史同源,老子同樣也繼承了古道教的傳統,並將其理性化,結合史家特有的歷史觀,構建了獨特的道論,創建了百家之一的道家,被後世奉為道祖。這是歷史上的老子。

老子《道德經》一書,蘊含著治國理政的方針,如“治大國若烹小鮮”,因此老子書帶有較為強烈的政治導向——這也是先秦諸子學的一大特徵。同時,《道德經》中也蘊含有一些修行導引的內容,譬如“載營魄抱一”等。至於漢代,便形成了兼具政治理想和修身治身之說的黃老學,並在朝野產生巨大影響力。黃老學除了作為政治理念以外,還兼具某些宗教意蘊。《後漢書·光武十王列傳》中記載光武帝之子楚王劉英的事蹟,稱“晚節更喜黃老,學為浮屠齋戒祭祀。”又稱“楚王誦黃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潔齋三月,與神為誓”,可見此時黃老已經成為與佛教類似、具有宗教職能的學說。在這一過程中,可能已經出現了對於老子的神化。

太上老君和老子有啥關係?

在漢代末年祖天師張道陵創教,《神仙傳》中談及祖天師學道,稱“忽有天人下,千乘萬騎,金車羽蓋,驂龍駕虎,不可勝數,或自稱柱下史,或稱東海小童,乃授陵以新出正一明(盟)威之道。”既然自稱柱下史,那就必然是老子了。老子所傳經典《道德經》也被祖天師重新詮釋,寫為《老子想爾注》。

《想爾注》中,老子已經成為太上老君,是大道的化身,書中稱“一者道也……一散形為氣,聚形為太上老君,常治昆化,或言虛無,或言自然,或言無名,皆同一耳。”這一說法被後世道教繼承,如唐代成玄英《老子義疏》釋十七章“太上,不知有之”時稱“太上,即是玄天教主太上大道君也。言道君在玉京之上金關之中,凝神遐想,為常應之處。”同時,十八章“大道廢有仁義”疏稱“即是太上之教廢也。”如此,大道即是太上之教,道、教、太上三者一體。此處的大道乃是老子所述之道,即老子所教之道,老子即太上無疑。

太上老君和老子有啥關係?

太上老君之名在漢末出現後,便廣為流傳。晉代道書《老子化胡經》出現了對於老子的神仙化描寫:老子出生時鬚髮皆白,下地能走。《老子化胡經》還賦予了老子十尊號:太上老君,圓神智,無上尊,帝王師,大丈夫,大仙尊,天人父,無為上人,大悲仁者,元始天尊。至《老子內傳》則稱“太上老君,姓李名耳,字伯陽,一名重耳;生而白首,故號老子;耳有三漏,又號老聃。”

由此,從歷史上看,老子與太上老君的關係密不可分,太上老君之名正是出現在老子的身上。在道學及宗教意義上講,老子與太上老君本是大道同源,均是道炁所化,為了教化方便而呈現出不同的形象狀態。

太上老君和老子有啥關係?


在道教信仰中,太上老君的名諱有著特殊的含義。葛玄《老子道德經序訣》稱“老者處長之稱,君者君宗之號,以老君天上天下,歷化無窮,先億劫而生,後億劫而長,天天宗奉,帝帝師承,故賜以太上老君之號。”杜光庭《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注》稱“太者,大也。上者,尊也。高真莫先,眾聖共尊。故曰太上老君。老者,壽也,明老君修天修地,自然長壽,故曰老也。君者,尊號也,道清德極,故曰君也。以明老君為眾聖之祖,真神之宗,一切萬物莫不皆因老君所制,故為宗祖也。”

太上老君之意便是至高無上、先於天地、超脫生死的至尊神靈。在此,太上老君本就是道,二者不一不異。《雲笈七籤》卷一道德部便首論《道德經》,而後自然過渡至老君。在道教神學體系之中,大道本就是老君,老君及老子是大道的顯化,大道與天地眾生均不是相互獨立的範疇,因此不能分別述說,於是也就沒有去區分老君與老子孰是孰非的必要了。

太上老君和老子有啥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