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气”从何而来?“祸患”从何而生?

“福气”从何而来?“祸患”从何而生?这个问题世间几人能参透?笔者题出此话题也并非说自己就参透了,如果说自己参透了,也未免太狂妄自大了!笔者只是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读者共同讨论一下。

不知道大家看过《道德经》《佛经》《易径》《诗径》等一系列有关三教九流,诸子百家之类的书籍没有?这些书里面或多或少都有一些关于“福”与“祸”的论述,笔者虽不敢说很精通,但也略知一二。只是觉得这么多书里面有些东西都是相通的,也就是说并没有什么矛盾。

1、老子的《道德经》第58章有定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意思是当一个人有“福”之时如果“狂妄自大”,很可能会转化为祸,当一个人有祸之时,如果“百折不挠”也可以转化为福。

2《佛经》主要讲的是因果论,一切都在因果的撑控之中,意思是说“福”与“祸”的产生都是有前因后果而决定的。

3、《易经》中“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则刚好说明了万事万物都是被“生”出来的,每个人都是由父母生出来的,所以“福”与“祸”的产生也应该是有理由的。

4、《诗经》上讲: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可知积善以遗子孙,其谋甚远也(释义:常做好事,积累善行的家庭,必定留给子孙吉庆。而凡事行恶的家庭,必定留给子孙诸多祸害,可见积累善行,多做好事遗留子孙以福报,才是长远的打算)。这里面讲的还是“福”与祸”的由来。

“福气”从何而来?“祸患”从何而生?

为了更好的说明“福气”从何而来?“祸患”从何而生?先打一个比方:我在钓鱼的时候,通常是先要泡酒米(叫“引窝子”),用于把鱼引诱在一个小范围内,好使更多鱼儿上钩,如果自己在垂钓的时候,有人不停的往你钓鱼的地方扔石头,那么自己就钓不到鱼了。如果把泡洒米的过程比喻为“修”,把鱼儿比喻为“福气”,把扔石头比喻为“招”,把钓不到鱼比喻为“祸患”。

先说明一点:这个泡酒米的人有可能是你也有可能是别人,这个扔石头的人有可能是你也有可能是别人。这样我们就不难看出:福气是修来的(包括自己修来的或者是别人修来的),祸患是招来的(包括是自己招来的,或者是别人招来的)。至于要如何“修”?要怎么“招”?此文也许没有讲得很前面,也没有讲的很细节,有待读者留言评论与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