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哈赤向大明朝宣戰,原始血腥的征伐止步重鎮寧遠

努爾哈赤向大明朝宣戰,原始血腥的征伐止步重鎮寧遠

01

公元1615年,即明萬曆四十三年,也就是在“葉赫第一美女”東哥死去的第二年,努爾哈赤決心要開始挑戰大明王朝了。

他在原有的“牛錄”制度上,創立健全了八旗。簡單的說就是一種全民皆兵,以血親、地緣為紐帶,以自己的子侄為各旗軍、旗民統領的一種較為原始但在冷兵器時代非常行之有效的軍政制度。

在行將覆明的前夕,八旗軍青壯主力約達到了五六萬人,努爾哈赤則自領兩黃旗。這些“滿洲鐵騎”成為了清初掃蕩天下的主要力量。而女真人也就從此亦被稱作“旗人”。

“八旗制度”也並非什麼獨創,更非多麼先進的國家制度。而且到了康乾太平年間,八旗軍的戰鬥力則急劇下降。到了清中晚期則完全淪為雞肋,基本上被漢軍“綠營”取代。

旗人忠誠於旗主,也受旗主的管轄。他們之間既是君臣,又是主僕。所以,“主子”、“奴才”之聲自此在滿清二百七十餘年間,不絕於耳。大量的漢臣雖然自稱“臣”,但是當奴才的感覺也日益深重,以至於到了清末,基本上已經分不清滿漢了。

魯迅先生說過:做奴隸雖然不幸,但並不可怕,因為知道掙扎,畢竟還有掙脫的希望;若是從奴隸生活中尋出美來,讚歎、陶醉,就是萬劫不復的奴才了!

這話大概是迅哥兒對於清末民初的社會,乃至如今中國人的思想意識狀態極其到位的評價吧?!尤其是近年來清宮戲霸屏,似乎奴才的聲音越喊越洪亮了。

次年,也就是1616年,努爾哈赤正式建立大金政權,定都赫圖阿拉,定年號為天命元年。他自稱“撫育列國英明汗”。史稱“後金”。這個時候,已是他起兵三十三年之後了,努爾哈赤終於基本上統一了女真各部,其實算起來也是相當漫長了。

這一方面說明歷史充分的給過大明朝時間與機會,可惜萬曆皇帝在執政後期三十幾年不上朝,徹底的將東北“忽略”了;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努爾哈赤實在並非多麼英武不凡,也是一步一個腳印,踏踏實實“打天下”的。

努爾哈赤向大明朝宣戰,原始血腥的征伐止步重鎮寧遠

02

萬曆四十六年(1618年),努爾哈赤終於有了能力與資格要去遼東“會獵”了。他向大明朝打響了“第一槍”。

這一年,也是後金政權建立的第三年,努爾哈赤已經六十歲了。他發佈了著名的“告天七大恨”文告。史載:天命三年正月,努爾哈赤對諸貝勒宣佈:“吾意已決,今歲必徵大明國!”四月十三日,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

此檄文原始版本已經不存,大意就是講了起兵的一些堂而皇之的理由,諸如父、祖早年被殺;明朝處事不公;偏袒葉赫老女不嫁給他;欺壓勒索人民;官員侮辱他,燒燬房屋、田地等等。

這些文字不過是個由頭,意在挑起滿蒙對抗明朝的仇恨與野心,也算是履行一下程序吧!第二天努爾哈赤即出兵伐明,第三天偷襲撫順得手。由此,正式拉開了向大明帝國宣戰的大幕。

此時的大明朝似乎才如夢方醒,匆匆集結兵馬,臨時選了幾個主帥,其中就有李成梁的兒子新任遼東總兵李如柏,他還是努爾哈赤的侄女婿。

朝廷對外號稱自己的總兵馬有47萬,但實際上只有14萬左右,還腦殘的分成四路抵擋努爾哈赤的進攻,但大部分都慘敗。史稱“薩爾滸大會戰”。

努爾哈赤向大明朝宣戰,原始血腥的征伐止步重鎮寧遠

03

在薩爾滸之戰中,努爾哈赤採用“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的戰略方針,後金軍在作戰指揮上集中兵力、各個擊破,五天之內連破三路明軍,殲滅明軍約5萬多人,傷者無數。繳獲大量軍用物資,明軍除行動遲緩的李如柏一路敗退倖存外,其餘幾路主力幾乎被後金全殲。薩爾滸大戰以努爾哈赤全勝、明軍大敗而告終。

此戰役是明清戰爭史上一個重要的轉折點,是明清興亡史上一次具有決定性意義的戰爭,是以少勝多的典型戰例。

這次明軍的大敗看似偶然實則必然,正是在大明朝的“漫不經心”之下,自己培養出了王朝的掘墓人。僅僅八個月以後,即萬曆四十七年(1619年)二、三月間,大戰結束。“奴酋女婿作鎮守,不知遼東落誰手?”當然是努爾哈赤了!

據史載,大戰開始之前,明軍也舉行了聲勢浩大的誓師大會,但是搞得一團糟。比如,象徵祭天的屠牛刀竟然沒有開刃,砍牛脖子砍不動;“馳馬試槊”鼓舞士氣時,槊頭一甩就斷了等等。

這一場大戰基本上奠定了後金軍在遼東的軍事戰略主動地位,從此後,明朝再也沒能在這一片國土與戰場上扭轉劣勢。

此後,努爾哈赤憑藉著苦心打造的“八旗鐵騎”一鼓作氣偷襲開原,奔襲鐵嶺,血戰瀋陽,激戰遼陽,最後拿下了廣寧重鎮,席捲遼寧大小一百餘城。

努爾哈赤取得的一系列軍事勝利毋庸置疑,而反觀這些八旗子弟在戰爭中的表現,則要一分為二的來看待了。

實際上,八旗制度應當說是滿洲漁獵部落與戰爭雜交出來的一個“怪胎”,其中儘管有一些原始貴族共和制的光輝,但是根本就無法敵過深植於其骨子裡的兇殘基因。

每次戰爭勝利後,八旗勇士們都要將掠奪來的財物、奴隸、牲畜高興的分成八大堆,然後瓜分。這種景象註定了這種制度嗜血的天性,其由亢奮轉向恐怖常常也是在一念之間。

努爾哈赤的同胞弟弟舒爾哈齊就是這樣成為了戰爭的犧牲品,史料上找不到他的死因,只知道他莫名其妙的死了。

努爾哈赤向大明朝宣戰,原始血腥的征伐止步重鎮寧遠

04

舒爾哈齊是努爾哈赤的親弟弟,這個可以被稱作努爾哈赤後金集團的“二號”人物被冤殺了,史料諱莫如深。在近三十年的時間裡,舒爾哈齊與哥哥並肩作戰,立下了諸多戰功。但是他很不幸的與大明朝走得比較近,或許這就變成了一種“罪過”。

據史載,他比較漢化,通儒家,曉經典。在努爾哈赤眼裡,也許他的弟弟漸漸變成了一個“下了馬”的旗人,所以不能相容了。

後來舒爾哈齊被奪去兵權,經常受到努爾哈赤驕悍部下的侮辱,被徹底的邊緣化。後來,舒爾哈齊想要離開努爾哈赤,但最高統帥根本不理睬他,反而先後殺了他的兩個兒子和一員愛將。

最終,舒爾哈齊被殺,死因不明。有史學家論定,就是努爾哈赤自己殺死的。如果說舒爾哈齊死的冤的話,還有一個人的死則更加離奇詭秘。她就是努爾哈赤的原配妻子——元妃佟佳氏。

她為努爾哈赤生育了兩個兒子,嫡長子褚英與後來的大貝勒代善。僅憑這兩個兒子以及他們的歷史名氣,我們可以推測努爾哈赤與佟佳氏的關係與感情,然而,佟佳氏卻人間蒸發了。

在《清史稿》中,描寫這位元妃的僅有一行字,寥寥數語。她的一生怎樣,為人處事如何,怎麼死的,我們一概不得而知。同樣可以推定,這其中也一定隱藏著與努爾哈赤相關的重大機密。而乖戾的褚英與庸弱的代善,這二人的性格特點也與他們的母親的遭遇有很大關係。

本有望繼位的褚英後來被努爾哈赤圈禁,最終殺掉。因為在他代努爾哈赤主持國政期間遭到了八旗親貴們的強烈控告,甚至在被關起來以後,他還在高牆裡詛咒他的父親與弟弟們早點死。而在努爾哈赤死後,他生前一個極為寵愛的大妃也被後來人要求為其殉葬。說起來這些幾乎都是血與淚的故事,但算是不錯了。

相較於中國幾千年的歷史而言,有些人和事我們不要說是怎樣發生的,連到底發生了什麼都不知道。換言之,本就在血腥與殺戮中建立起來的八旗制度,似乎勢必也要用血腥和殺戮方能維護。所以,我們根本不需要為這樣的制度,或為清朝的崛起而豔羨不已。

努爾哈赤向大明朝宣戰,原始血腥的征伐止步重鎮寧遠

05

努爾哈赤並不是什麼偉大的開國君主,假如一定要找到他的什麼優秀之處的話,也許是他夠幸運,且生了兩個不錯的兒子:皇太極與多爾袞。

早在萬曆十五年(1587年),努爾哈赤就在長白山腳下,一個非常偏僻的叫做費阿拉的地方修築了他的第一個王城,其實就是一座山大王的營寨。後來他一路“逐水草而居”的遷都七八次,直到天啟五年,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由遼陽遷到了瀋陽。

其實當時的瀋陽還不及遼陽一半大小,努爾哈赤說這裡討伐蒙古和朝鮮很便捷,河水豐沛也適合漁獵和生活。其實,這可能就是努爾哈赤的真實本色吧,他一半是個大將軍,另一半還是一個部落酋長。

次年,也就是後金天命十一年初,努爾哈赤集結兵力十三萬前去攻打明朝軍事重鎮寧遠,劍指山海關。大戰開始後三天,竟然連續慘敗。據文獻記載,就連努爾哈赤本人都在明軍猛烈的炮火中被擊傷。

努爾哈赤自25歲起兵,據說在四十餘年間攻無不克,戰無不勝,卻在這寧遠彈丸之地被徹底阻擋住了前進的步伐。

天命十一年(1626年)七月二十三日,努爾哈赤染病,到清河溫泉療養。八月初七日,因病勢沉重,決定返回瀋陽,乘船順太子河而下,同時派人召大妃阿巴亥來見。

阿巴亥所乘的船,在渾河上的靉雞堡河段與努爾哈赤相遇,準備隨後一起趕往瀋陽。然而,努爾哈赤再也沒有回到瀋陽,再也沒有見到他的兒子和旗民們。

八月十一日,六十八歲的努爾哈赤死在了船上,地址正在靉雞堡,距離瀋陽四十里。阿巴亥只能陪著丈夫的屍體返回皇宮,阿巴亥成了陪伴努爾哈赤最後一刻的唯一一人。然而,為努爾哈赤生下了三個兒子,其中一個就是此時尚年少的多爾袞。這個美麗善良的女人在不到24小時之內,便被逼著隨努爾哈赤去了。……

努爾哈赤向大明朝宣戰,原始血腥的征伐止步重鎮寧遠

張鋒編撰 己亥秋寫於啟東翠彧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