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大脑“用则进,不用则废”,不开发将错过宝宝智力发展黄金期

杰西·勒罗伊·科内拉:《新生儿大脑皮层的发育》一书中写到:你的孩子在生命中的最初三年处于怎样的环境,实际上将决定其脑的构造,他所经历的事物越有意义、越具有连贯性和趣味性,他的脑也就塑造得越精妙。

宝宝出生后,大脑就开始飞速发展,出生后的头三年是宝宝大脑发育的一个高峰期。刚出生的宝宝,大脑的重量约为350-400克,大约是成人脑重的25%。一岁时,宝宝的脑重量已经达到了出生时的2倍,也就是成人脑重量的50%,而2岁时宝宝的大脑重量已经达到成人的75%。除了脑重量的变化外,随着感觉器官接受外界的刺激,脑细胞之间就会产生突触来传递信息,而脑突触的形成与大脑的发育是正相关的,简而言之,脑突触越多,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宝宝越聪明,后期智力的发展也会更迅速。

宝宝大脑“用则进,不用则废”,不开发将错过宝宝智力发展黄金期

如何才能解锁宝宝大脑的能力呢?

那如何才能刺激脑突触的产生,让宝宝的智力得到更好的发育呢?其实重在让宝宝多看、多听、多触摸、多发现、多感受,这对宝宝的智力发育会有很好的效果。法国生物学家拉马克曾提出“用进废退”理论,说的是脑突触在反复接受相同信息时会产生更多的突触,但是如果所产生的突触不经常刺激或者使用,它就会逐渐退化。

举个例子来说,宝宝3岁前大脑可能有很多技能,但是比如宝宝的绘画能力在今后的生活中完全没有接触,随着年龄日益增长,宝宝掌管这部分技能的突触就会断开,以后如果想要在这方面颇有造诣可能性就会非常低。

3岁前宝宝的大脑发育就像是海绵,不断的输入,宝宝则会不断吸收,而有些家长可能会问,3岁前宝宝的大脑不开发,以后再去开发可以弥补吗?其实概率很低,就像我们熟知的狼孩,在狼群中长大,即便后来回归正常人群生活,但是很多技能也都退化了,没有办法像个正常孩子一样生活。

及早的帮助宝宝开发大脑就像是帮宝宝提前装好了高配置的操作系统,这对于宝宝未来的技能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宝宝大脑“用则进,不用则废”,不开发将错过宝宝智力发展黄金期

宝宝的大脑开发很重要

前面已经提到,开发宝宝的大脑,重要的是让宝宝多看、多听、多接触、多发现、多感受,但是如何做才更有意义呢?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

1. 感觉统合能力的锻炼

感觉统合能力其实是指通过感觉触发大脑信息处理机制,从而整合信息后下发给身体其他器官的一个过程。这种机制可以有效建立起脑突触、丰富大脑神经网络。人类大部分的感觉和身体各部分的协同能力都是在婴儿时期完成的。

感觉统合能力发育主要包括视觉、听觉、味觉、 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感觉统合能力是人类智慧的基础,是宝宝能力发展的根本。

宝宝如果感觉统合能力失调,会在三岁及以后表现出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挑三拣四,身体协调能力差、语言表达能力差等多种情况。感觉统合能力失调,一部分是因为遗传,还有一部分就是因为父母对待孩子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个体的差异。

宝宝大脑“用则进,不用则废”,不开发将错过宝宝智力发展黄金期

感觉统合能力有先天也有后天因素的影响

视觉、听觉、味觉、 嗅觉、触觉父母应该都比较熟悉,这里主要说一下前庭觉和本体觉。前庭觉是影响宝宝成长发育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前庭觉感受器位于内耳,包括三对互成直角的半规管,以及相同的球囊,椭圆囊,前庭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头部任何位置的变化。

而前庭位于脸的正前方,鼻子、嘴巴、眼睛、耳朵正好能收集这些感官信息,然后通过内耳控制,传达给大脑神经。感官信息和身体之间有着正确的联系,大脑控制身体可以做出正确的响应就被称之前庭平衡。比如孩子写作业时,需要视力、听力和动手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配合,如果孩子的前庭觉失调,就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等情况。

宝宝大脑“用则进,不用则废”,不开发将错过宝宝智力发展黄金期

前庭觉会影响宝宝平衡能力

本体觉是指感受肌、腱、关节等运动器官在不同状态时产生的感觉,举个例子来说,当人在闭上眼睛后依然可以感知身体的各个部位就是本体觉的一个功能。本体觉感受器位于肌肉、肌腱以及关节内,可以感受肌肉的伸展和收缩、控制四肢的活动、调整关节的位置以及活动的速度等。本体觉失调会出现手眼协调能力差、听写不一、写字能力差、语言能力迟缓、方向感差等情况。

总体来说感觉统合能力的发展是多方面的综合,父母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应该多鼓励孩子的探索行为,不要因为怕手脏就阻止吃手、怕宝宝爬行不安全就拒绝让宝宝到处爬、怕宝宝吃饭弄的到处都是就一直给宝宝喂饭,这些都会影响宝宝正常能力的发展,除此以外,父母和宝宝的交流方式也要采用正面的、积极的,不要总给孩子说否定词,也可以促进宝宝感觉统合能力和大脑的发育。

宝宝大脑“用则进,不用则废”,不开发将错过宝宝智力发展黄金期

父母早期的积极教育更有利于感统能力的发展

除此以外,精细动作和语言能力的发展对大脑发育的作用也不言而喻。

2. 精细动作锻炼

精细动作的发展有利于促进宝宝大脑发育,在宝宝3岁前,精细动作的训练可以提高宝宝手眼协调能力、促进宝宝手部的运动能力、提高宝宝手部灵活度,有利于刺激大脑突触的产生,手部动作越精细,需要调用的脑部区域就越大,宝宝的大脑发育就更成熟,这也有利于宝宝认知能力的发展。

精细动作主要是指凭借手以及手指周围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通过视觉、感官、触觉等多方面配合的情况下完成类似“抓、捏、拍、拧、撕”等一系列动作的情况。

蒙特梭利博士说过,“孩子出生后的三年,其发展程度和重要性超过儿童一生的任何阶段。孩子发展自我必须通过自身的运动和手的活动才能实现。”

宝宝大脑“用则进,不用则废”,不开发将错过宝宝智力发展黄金期

精细动作也有利于宝宝大脑的发育

0-2个月,宝宝的双手多为握拳状,这一时期宝宝的小手常常紧握,如果触摸宝宝的手掌时,宝宝会有无意识的抓握反射动作。这个时期父母可以把食指放在宝宝手心让宝宝练习抓握,有利于宝宝双手的运动。

2-4个月,小宝贝的手掌慢慢打开,有些宝宝这一时期开始有吃手的情况,这种情况不建议父母过于干涉,对宝宝的成长发育有积极作用。这个时期随着宝宝视力发展,宝宝手眼协调能力变好,开始主动尝试抓握玩具。这一时期父母可以拿一些比较好抓握的玩具让宝宝练习抓握,比如像曼哈顿球或者一些可以悬挂的玩具等。

4-6个月,这一时期的小宝贝已经可以用手抓到小脚丫,父母发现他们已经喜欢上了吃脚,同时这一时期的宝宝已经开始寻找玩具,父母把玩具放到宝宝跟前,宝宝已经开始自己去够玩具,同时有些小宝宝已经可以把玩具左右手交换,这对宝宝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进步。

父母在这一时期可以多引导宝宝够玩具,引导宝宝左右手交换玩具,比如宝宝左手拿着玩具,宝爸宝妈们可以用其他玩具轻轻敲宝宝的左手,看宝宝有什么反应,有些宝宝会把左手的玩具扔了拿爸爸妈妈的玩具,而有些宝宝是会把左手的玩具换到右手来拿爸爸妈妈的玩具,真的很有意思哦。

宝宝大脑“用则进,不用则废”,不开发将错过宝宝智力发展黄金期

很多6个月的宝宝已经会左右手交换了

7-9个月,这一时期宝宝的精细动作更加熟练,宝宝已经会用拇指和食指来捏取物品了,尤其有些精细动作发展的好的宝宝这一时期已经可以捡起黄豆等小物品。父母在这一时期多鼓励宝宝用手,宝宝可能喜欢自己拿勺子、自己吃饭等等,父母可以多鼓励宝宝食用手指饼干,日常有人监护的情况下也可以训练宝宝捡花生、捡豆子等来锻炼宝宝精细动作的发展。需要额外注意的是,这一时期的宝宝依然处于口欲期,任何物品宝宝都可能塞到嘴里,陪宝宝锻炼时父母一定有认真监护,防止宝宝误食细小物品而导致噎住等意外情况。

10-13个月,从这个阶段开始,宝宝已经开始逐渐学会单独使用每一个手指了,拇指和食指的对指动作也比之前更加熟练。这一时期开始宝宝已经可以学会拍手、拜拜等动作。父母从这一时期开始可以帮助宝宝练习戳洞游戏,这种游戏可以帮助宝宝去发现每个手指的作用,了解如何单独使用每个手指。

13~15个月,宝宝这个阶段开始已经可以搭积木了,小宝宝这个时候可以搭两到三层积木,也喜欢乱扔东西,喜欢把桌子上的东西通通扔到地上等,这都是宝宝发育的一个过程。

父母在这一时期可以多引导宝宝玩一些搭积木的游戏,平时宝宝活动时注意宝宝活动范围的安全性。

2岁时,宝宝已经可以搭6—7块积木成柱状不倒塌了,这个时候宝宝已经会逐页翻书、会转动门把手等做一些比较复杂的手部运动了。这个时候父母可以多引导孩子看绘本、搭积木、叠纸盘子等来进一步促进精细能力的发展。

3岁:这个时期的宝宝积木可以搭的更高了,很多宝宝已经可以搭9~10层积木不倒塌,也可以摆出各种形状,宝宝这一时期也可以自己穿衣服,画图时已经可以画出圆形和“十”字。这一时期的父母可以多引导孩子自己穿衣服、穿鞋带、涂鸦、搭积木等,多种方式来引导宝宝精细动作发展。

宝宝大脑“用则进,不用则废”,不开发将错过宝宝智力发展黄金期

系鞋带也很锻炼宝宝的精细动作发展

总体来说,宝宝手部精细动作对于宝宝手指灵活度、手眼协调能力、手腕的灵活度和稳定性以及双手协调能力都有好处,而这些运动都需要调动大脑的指挥系统,对宝宝脑部发育也有很重要的意义,有利于宝宝智力的发育。

当然宝宝手部的精细动作的发育也离不开大运动能力的发展,所以宝宝的翻身、趴、爬、坐、站也是非常重要的里程碑时刻,对精细动作的发展也有好处,父母也要多帮助和鼓励孩子大运动能力的发展。

3. 语言能力培养

宝宝的语言能力发展不仅仅是影响宝宝开口说话,对宝宝的听觉能力、理解能力、社交能力、书写能力都会有影响,而这同时也会刺激大脑的发育。宝宝的语言能力与父母的养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研究发现,经常和孩子说话的父母宝宝在两到三岁时词汇量会大幅增加。如果父母经常和宝宝说话,宝宝在一岁半到2岁时词汇量可能会从200翻倍达到400及以上。

有研究表明,早期语言越多,未来学业表现更好,更有利于个性的塑造。有心的父母,总是为孩子创造一个更好的早期语言“环境”。

宝宝的语言能力是通过多听、多练、多对话来一步步发展起来的。

宝宝大脑“用则进,不用则废”,不开发将错过宝宝智力发展黄金期

多与宝宝沟通可以促进宝宝语言能力发展

0-2个月时,宝宝主要会发的音有“哎”,“啊”,“嗯”,“哦”等单元音,一个月后的宝宝有时候宝妈离开后还会发出各种“哎哎哎”的声音,类似在呼唤母亲,引起母亲注意。

3个月时,有些宝宝已经咿咿呀呀话多起来了,这个时期父母可以在宝宝咿咿呀呀时积极的回应宝宝,就仿佛在与宝宝对话一样。

4-5个月:宝宝这时候可能会偶尔蹦出一句“妈妈”或“爸爸”,也有可能是在哭的时候,这时宝宝的发音都是无意识的,并不会把“爸爸妈妈”和真实的父母联系起来。

6-9个月:宝宝的会说的话更多了,有些宝宝甚至会在八个月左右时类似有意识的喊“妈妈”或“爸爸”,还有些宝宝会“抱抱”,“宝宝”,“dada”,“不”等一些发音,这个时期爸爸妈妈可以多与宝宝对话,说话时尽量让宝宝看到自己的口型,有利于宝宝更快学习发音。

宝宝大脑“用则进,不用则废”,不开发将错过宝宝智力发展黄金期

多回应宝宝更有利于宝宝语言发育

10-12个月:有些宝宝会在这一时期发更多的音,并逐渐去搞懂其中的含义。比如明白爸爸,妈妈指的是谁,明白抱抱的含义等。

12-17个月:这个时期宝宝已经明白一些词语的意思,并且可以准确的说出一些词语,宝宝甚至能够在这个时期学着变换声调,这一时期父母应该多跟孩子说疑问句,鼓励宝宝多说话。

比如宝宝要喝水时,妈妈就可以询问宝宝:“你是想要什么呢?”渐渐的宝宝的词汇量就会越来越多了。

18个月-2岁:这一时期宝宝词汇量可能已经达到200个了,宝宝已经会喊出自己的名字,而且在这段时间开始,宝宝的语言能力呈爆发式增长,每天宝宝都可以新学10个甚至更多的词汇,爸爸妈妈们在这个时期多引导宝宝看,多给看看看图识物的机会,帮助宝宝拓展词汇量。

30个月:这一时期开始宝宝逐渐开始区分“我”和“你”,这个时期开始宝宝已经会简单造句了。

3岁:宝宝在三岁时,语言能力已经很好,宝宝会持续的与父母谈话,也可以调整说话的方式和语调,同时这个时候开始宝宝似乎开启了好奇模式,变成了“好奇宝宝”,父母在这一时期要做的就是不要嫌宝宝烦,多点耐心多回答宝宝的问题,和宝宝一起探索更多知识。

宝宝大脑“用则进,不用则废”,不开发将错过宝宝智力发展黄金期

积极回应宝宝的问题

语言能力的培养虽然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过程,但是每个人早期的词汇量不同,大脑开发程度也有差异,对未来的学习也会有直接的影响。所以多与宝宝说话对于宝宝大脑的开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总而言之,要想宝宝智力好,早期的开发很关键,父母越关注孩子的成长细节,多对孩子加以引导,积极开发,才能让孩子的大脑更强大。

奥利弗·詹姆斯(英国儿童心理医生、关系精神分析学家)在《原生家庭生存指南:如何摆脱非正常家庭环境的影响》一书中指出:“早期的父母抚育很重要,关乎孩子长大后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科学研究已经越来越清楚地表明,早期抚育为我们的皮质醇水平或左额叶脑电波模式设置了调控器。成长过程中的良好体验可以重置这一水平,使之更健康,而不良体验则可能起到相反的作用。”

父母的积极教育、关爱和陪伴都会对孩子的大脑开发有重要作用,虽然每个孩子有个体差异,但只要父母用心、用情,在3岁前积极帮助宝宝开发大脑的能力,就一定会在宝宝未来的生活中收获更多的惊喜。

宝宝大脑“用则进,不用则废”,不开发将错过宝宝智力发展黄金期

宝宝大脑有无限可能,父母的养育方式影响很大

我是阳妈@阳妈育儿大作战,喜欢可以点赞关注我,育儿路上为你避坑,也会有儿童心理学和孩子性格发展相关文章推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