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邊的小豆豆》:皮格馬利翁 效應才是“巴學園”的成功祕訣

自從有了孩子,身為“老母親”的閨蜜思慮深遠,既希望孩子跟上競爭的腳步,又害怕他不能單純快樂地享受童年,還在幼兒園,就開始操心著讀什麼小學好。

焦慮中的她感慨:“要是有一所巴學園就好了,我一定送孩子去讀。”我深以為然。

“巴學園”,出自日本作家黑柳徹子的自傳性隨筆《窗邊的小豆豆》。

《窗邊的小豆豆》:皮格馬利翁 效應才是“巴學園”的成功秘訣

《窗邊的小豆豆》

這本1981年出版的兒童文學,豆瓣評分8.7分,不但在日本,而且在全球都引起了極大的反響。2003年國內引進後,更是連續幾年登上最暢銷圖書榜

作為80後的我與閨蜜,初讀此書時已是初中,卻仍對“巴學園”嚮往不已,念念不忘十多年。

書中的“小豆豆”因淘氣被原學校開除後,來到巴學園,遇到了校長小林宗作先生,也開啟了她一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旅程。

學校是特別的學校,以兩棵大樹為門,以廢棄的電車為教室,每天課表也並不固定,可以自主選擇先學自己喜愛的科目。

校長更是特別的校長,他是整個巴學園的靈魂,以充滿愛意的讚賞與鼓勵,向每一位孩子傳遞著積極的期望——無論是調皮如小豆豆,還是身體缺陷如高橋君,每一位孩子都在這裡完成蛻變,充滿自信地面對學習和生活。

而這,正是皮格馬利翁效應在兒童教育中的極佳應用。

一、什麼是皮格馬利翁效應

皮格馬利翁效應,是由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雅格布森在小學教學上予以驗證提出,所以也稱為“羅森塔效應”,暗示在本質上,人的情感和觀念會不同程度上受到別人下意識的影響,人們會不自覺地接受自己喜歡、欽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暗示和影響。

適用在兒童教育上,可以說:老師對孩子保持積極的期待,並通過鼓勵、稱讚、信任等方式讓孩子感受到被肯定、關愛。這會讓孩子變得更加自信,主動努力提高自己,最終實現老師的期待。

《窗邊的小豆豆》:皮格馬利翁 效應才是“巴學園”的成功秘訣

皮格馬利翁效應

書中的小豆豆,剛剛升入一年級,天真爛漫卻又淘氣非常。她對學校的一切都有著超強的好奇心,覺得學校桌子有趣,蓋子是往上提的,便在課堂上不停地開開關關;上課的時候,突然就決定站在窗邊,看宣傳藝人表演、和樹上的燕子聊天……

《窗邊的小豆豆》:皮格馬利翁 效應才是“巴學園”的成功秘訣

和燕子聊天的小豆豆

老師對她的所有行為,慢慢地只有一個要求——不要出聲影響其他學生,否則,便讓她在走廊罰站。

此時小豆豆被老師貼上了“壞學生”的標籤,最終還被要求退學。

即便小豆豆並不清楚自己轉校的真相,也隱隱覺出自己和其他同學不一樣,似乎是被排斥被冷眼相待了,心中已經有了自卑的陰影。

而到巴學園的第一天,校長小林宗作便花了四個小時,專注地傾聽並鼓勵小豆豆說話,什麼都可以說。這既讓他了解了小豆豆的個性,也無形中傳遞了他對小豆豆的信任和讚賞,獲得了小豆豆的喜愛。

入學後的小豆豆仍不免淘氣,她掉了錢包在廁所下的水槽裡,便找了長把舀子往外掏,掏出的東西都堆成一座山,滿地狼藉;她看到有趣的東西,比如路上的一張報紙、一座沙山,就會不管不顧地往上跳;她在值日時把電車教室地板上的蓋子掀起來,把垃圾扔進去,可再也蓋不上,讓大家亂作一團……

但校長從不曾因這些事讓家長來校,也不急於對小豆豆批評作負面評價,每次都是認真聽小豆豆解釋,引導著她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小豆豆再淘氣,校長仍能看到到她的優點,並且對她抱以積極的期待,每次見到小豆豆時,也不忘鼓勵她:“你真是一個好孩子。”

《窗邊的小豆豆》:皮格馬利翁 效應才是“巴學園”的成功秘訣

小豆豆相信,自己可以成為一個好孩子

這讓小豆豆也有一個“好孩子”的自信和自覺,下次淘氣前,也會想到校長的這句話,慢慢地改變著自己,真正成為一個好孩子。

校長通過自己的言行向小豆豆暗示,期望她成為一個好孩子;而小豆豆感受到校長的信任,也因而滿懷信心,不斷改變,最終真的實現了校長的期待。

這便正如皮格馬利翁效應:你期待什麼,便會得到什麼。

二、皮格馬利翁效應的魔力,父母更應該懂得

印度電影《地球上的星星》中,8歲的伊夏是一個不完美的孩子。

他的成績,永遠在班上倒數第一;上課時也無法集中注意力,總是分神;和同學相處不來,免不了淘氣打架;甚至還喜歡撒謊逃課……

這一切讓老師頭疼,讓父母倍感恥辱。校長甚至覺得伊夏的智力有問題,應該去特殊學校學習。老師和父母,都對伊夏喪失了期待,沒有人試著去發掘伊夏的優點,去了解伊夏學習落後的原因。他們一致在心理上放棄了他。

來自親人和學校的異樣的目光,讓伊夏傷心不已。

《窗邊的小豆豆》:皮格馬利翁 效應才是“巴學園”的成功秘訣

被傷害的伊夏

最終父親將伊夏送到了管理嚴格的寄宿學校,以紀律將伊夏馴服,從眾人眼中調皮懶惰的“壞孩子”,變成了內向封閉的“好孩子”。

乍一看,似乎頗有成效,其實不過是以傷害伊夏為代價,來強勢迫使著一顆星星暗淡無光,其中罪魁禍首便是來自最信任、最依賴的父母的指責與放棄。這種來自親人的傷害將伴隨伊夏的一生。

著名作家三毛,就曾因為父親的不斷否定而寫下過:爸爸,你對我,沒有信心。……對我來說,一生的悲哀,並不是要賺得全世界,而是要請你欣賞我。

如果一直是這樣下去,我們可以想像到伊夏的人生將會怎樣灰暗。但幸運的是,美術老師尼克出現了,他點亮了伊夏的生命之光。

《窗邊的小豆豆》:皮格馬利翁 效應才是“巴學園”的成功秘訣

《地球上的星星》

尼克心痛於伊夏的封閉,在多方面的深入瞭解後,他確認了伊夏患有閱讀障礙,他不是偷懶不想學,而是沒辦法用常人的方式學習。同時他也發現伊夏具有獨特的想象力,在繪畫上大有可為。

尼克力排眾議,堅信伊夏可以成為一名優秀的學生,同時也不遺餘力地關心伊夏:用最能被接受的方式,輔導伊夏學習;發揮伊夏的特長,引導他繼續繪畫;不斷鼓勵伊夏,提高他的自信。

尼克的心血沒有白費。因為他的這份期待和信任,伊夏感受到從未有過的信任和溫暖,也開始有了自己可以成功的自信,主動地學習提高自己,最終實現了完美的蛻變——從一個被父母放棄的壞孩子,變成了繪畫出彩成績優秀的小天才。

伊夏的成功是幸運,他遇到了尼克。但更多的不完美的孩子,他們未必能在最需要的時候遇上尼克,最終能依賴的,只有父母。

是堅持著多給一份期待,多傾注一份耐心?還是偷懶放手,傷人傷己?

暑期上映的電影《銀河補習班》中,父親馬皓文給了我們一個完美的示範。他拋開所有人的質疑,堅定地相信著自己的“笨兒子”,告訴他:所有人都說你是廢物、笨蛋、蠢貨,但爸爸相信你不是,永遠不是!

《窗邊的小豆豆》:皮格馬利翁 效應才是“巴學園”的成功秘訣

《銀河補習班》

他這份堅定的信任、積極的期盼,成為了孩子自信的來源,為孩子插上了一雙翅膀,未來成為一名優秀的航天員,飛向了宇宙!

三、如何讓期待成真?

皮格馬利翁效應自有其魔力,但真正落實到教育上來,僅僅公式化地表明期待,顯然遠遠不夠。我們更需要以愛為底色,在平時的生活中關注細節,找對方法,才能真正事半功倍:

1. 深入瞭解,確定對孩子的期待目標

陶行知曾在闡述“因材施教”時說到,培養教育人和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

我們確定期待目標時,也應當如此。

《窗邊的小豆豆》:皮格馬利翁 效應才是“巴學園”的成功秘訣

給孩子獨一無二的教育

每個孩子都是獨立的個體,優劣勢也各不相同。應當深入瞭解,找出孩子的優點,分析他劣勢形成的原因,再來確定目標。

可以優先發展長處,以一方面的優秀提高孩子整體的自信,以點帶面,最終實現孩子的整體進步;也可以確定期待的總目標,再將它細化成一個一個孩子可以實現的小目標,促使孩子可持續性進步。

2. 關注改變過程,不吝嗇稱讚

卡耐基:要改變人,而不觸犯或引起反感,那麼,請稱讚他們最微小的進步,並稱贊每一個進步。

改變的路,並不容易。哪怕成年人,做一件困難的事情都很可能會選擇放棄,孩子更是如此。正如校長時時鼓勵小豆豆、尼克永遠關注伊夏一樣,在孩子改變的過程中,教育者們也應當時刻關注。

孩子取得的每一個小進步,都值得父母(老師)給予肯定和鼓勵。只有帶著這份關注和愛,孩子的改變之路才能走得更順更穩。

3. 創造機會,抹平孩子的自卑

在《窗邊的小豆豆》中,高橋君是一個特殊的孩子,他天生身材異常矮小,極易受到他人的負面評價而自卑。

為此,校長先生頗費苦心,在校運動會上,特意設計了很多項目,非常適合矮小的高橋君,讓他在校運會上連奪第一,大放異彩。這既增強了孩子的自信,也非常正面的贏得了同學的尊重。

並且在未來的學習和工作中,高橋君也從未因自己的缺陷而自卑,取得很好的工作成就。

有的缺陷,無法取得徹底的改變,也會對孩子產生深遠的影響。家長(老師)無需刻意忽視它,而應當創造機會,讓孩子戰勝它,最終贏得自尊與自信。


最後,教育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事,一朵花在盛開之前,也必將經歷風霜雨露,才能最終擁抱陽光。所以,作為教育者,永遠不要輕言放棄。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以愛與尊重為前提,保持積極的期待,給孩子以信任和鼓勵,為他的前進之路添加一份動力,然後,靜待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