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迷途,李斌揮刀

蔚來迷途,李斌揮刀

陷入困境的蔚來(NYSE:NIO)正在給自己爭取片刻喘息之機。

11月4日,蔚來公佈10月交付量為2526臺,創2019年新高,環比增長25%,同比增長61%,當日收盤股價上漲12.5%。

蔚來迷途,李斌揮刀

蔚來今年的股市表現 / 雪球

一天後,蔚來宣佈與全球知名的自動駕駛技術公司Mobileye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共同打造L4級別的自動駕駛車型,後者也將採購蔚來特別版用於出行服務。消息一出,蔚來股價應聲上漲,5日繼續大漲36.84%,報收2.34美元。

資本市場仍在觀望。11月6日,公司股價回調,下跌13.25%,如今又跌回2美元以下。

蔚來依舊掙扎,看好者等待抄底,質疑的人更不在少數。11月13日,蔚來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被質疑經營異常,有自媒體更是爆料稱蔚來正在諮詢破產清算。隨後針對前者,蔚來官方回應稱尚未正式營業,而關於後者,直言“純屬造謠”。

不過,將矛頭指向李斌個人的,頗為罕見。

即使被某自媒體稱為“2019年最慘的人”,但該篇在行文中更多的是在誇讚這個連續創業者。

即使是那些離開蔚來的年輕人,也在從自己角度講述離開原因之後,表達對蔚來創始人、董事長與CEO的認可,“如果他(李斌)去做其他事業,還是願意追隨”。

在出行一客接觸的投資人、合作伙伴、離職員工、競爭對手、車主以及媒體記者等各類人群中,評價不一,但以正面反饋為主。

在他們眼中,李斌是一個“好人”。

他是資本的寵兒,這個連續創業者“外圓內方”,拉來半個互聯網江湖給他撐腰。更重要的是,此前的成功已經證明,他是一個善於謀篇佈局的棋手與戰略家。蔚來總裁秦力洪認為,李斌首先是個“明白人”,同時也“搞得定”。

確實李斌能夠抓住創業機遇,持續融資,把公司做大甚至IPO,取得階段性的成功。因此,他是投資人眼裡的優質標的。

他是員工眼中的好老闆,蔚來被李斌定義為一家有“人情味”的企業,創始人不願意用“員工”來稱呼公司的其他人,而是“同事”。

但進入汽車行業並不能只靠先手佔優、戰略佈局和人情味,也不是簡單把局攢起來,然後讓公司IPO這麼簡單。汽車製造這一顆精密、複雜的製造明珠,在前期的戰略雛形初成後,需要通過公司治理與管理體系的“戰術”提高效率,細細打磨,才能璀璨奪目。

作為戰略家,李斌能夠在早期拉來50多家投資機構,讓蔚來同事“開心”工作,成功在美IPO,給投資人退出的渠道,照顧到方方面面的利益。

但在精細化管理的戰術層面上,人力、採購等成本高企、IPO也被不少人看做是“流血”上市;公司過分強調“人性”而沒有重視制度與體系的建設,李斌這方面的短板正在變成蔚來的車輪繼續滾滾向前的障礙。

李斌需要轉變,揮刀去改革,既砍向公司,也要戰勝自己。

蔚來已經開始動刀,裁員是第一步。繼2019年上半年員工優化之後,蔚來在9月底前再裁1200人。蔚來總裁秦力洪甚至坦言,“如果需要的話,公司再瘦一點,我們也是有決心做的。”

同時他開始向地方政府尋求資金,亦莊、湖州等地都相繼談判,但結果並不讓人滿意。

不到5歲的蔚來是脆弱的,依舊掙扎在泥濘的馬拉松賽道,但是它面對的是則是眾多百年車企與硅谷鋼鐵俠,不會因為初創企業尚且幼小就手下留情。

現在是真正考驗李斌的時刻:他能否戰勝自己,自我革新,重整旗鼓?拭目以待吧。

棋手李斌

2016年11月,第一次見李斌是在上海安亭的蔚來總部,地鐵下來還要打車,十幾分鍾車程。

“下圍棋嗎?”坐在共用的高管辦公室內,李斌曾向出行一客拋了一個問題,接著自答道,“下棋你就知道了。我做這個事的時候,就已經想了十幾步棋,到目前為止,基本是按照當時的想法在下。

李斌愛下圍棋。在那次採訪過程中,李斌時不時蹦出幾個圍棋術語:“開局我基本上都在星、小目、三三等合適的位置落子,沒有下在一路二路,前面十多步棋的效率還是比較高的。”

“李斌首先是個‘明白人’。”蔚來總裁秦力洪對出行一客表示,李斌的確是看得清楚想得清楚的,甚至對今天碰到的挑戰都預見到了。

李斌在打造自己的出行版圖,這個遼闊的版圖中,有數十盤大大小小的棋局。

易車、易鑫這兩家上市公司早已被人熟知,投資摩拜的故事也為人稱道,其他幾十家他參與投資的互聯網汽車服務公司或產品,涵蓋汽車媒體、電商、製造、後市場、移動出行以及汽車周邊服務等領域。有媒體把他成為“出行教父”。

而蔚來這盤棋,是他2012年就開始布的。

蔚來迷途,李斌揮刀

“我當時提了一個概念叫3.0的品牌和3.0的企業。”他告訴出行一客,他認為,用戶和企業交流的方式會重新定義企業的類型,會把公司整個架構的基礎改變。

他開始找各種人聊,各行各業的人,從小米雷軍到騰訊馬化騰,從京東劉強東到“對手”李想,他都談過,“2012年,2013年我基本上在思考商業模式的東西。”

2014年的2月24號,那天霧霾特別大,李斌就跟家人說下定決心要做。他為什麼能記得那麼清楚,因為李斌手機裡面保存了當時他寫的一段話。

步子很快,李斌聯合前面提到的那些互聯網大佬,加上一個高瓴資本的張磊,他們六個人,一共投了3億美金,李斌出一半,在2014年底成立了蔚來汽車。

在愉悅資本創始及執行合夥人劉二海看來,“造車是個很大不確定性的工程,有很多賭的成分,所以不斷地透過各個節點,穩步推進,是很重要的”。而逐步落子,就是一個棋手應該做的事情。

公司成立後,蔚來敲定了和江淮的製造合作、建成了南京三電工廠、推出了EP9小規模量產車、2017年12月,NIO Day上發佈首款量產SUV ES8,階段性的成果很多,很大程度提振了投資人信心。

但是與所有的競技運動一樣,下棋的樂趣在於變化與不確定性,棋局的走勢不會完全按照棋手一開始的想法進行。

創業同樣如此。秦力洪也坦言,“近來宏觀形勢不佳,內外部問題碰頭,(問題嚴峻)程度超出了預計。”

在蔚來這局棋裡,首先是ES8的交付出問題了。在2018年的北京車展上,李斌表示ES8將在5月初交付,但是直到6月底,蔚來才正式開啟交付。

蔚來迷途,李斌揮刀

蔚來ES8 / 蔚來汽車官網

為此,在當年7月21日的杭州西湖邊的NIO House開業儀式上,出行一客和他閒聊接下去有什麼目標的時候,坐在旁邊的李斌笑著擺手,再也不隨便立“軍令狀”了,做到了還好,做不到,就要被大家說不靠譜,不會再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事。

不過,他還是沒有抑制住進行互聯網營銷的衝動。說完不立Flag之後不到半個月,李斌就開啟了與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的“年底交付萬輛”的賭局。

2018年9月12日,蔚來迎來它的高光時刻:蔚來(NYSE:NIO)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

上市是李斌在蔚來這盤棋中必下的一手,但時間是否在計劃內,難以確定。投資人的壓力和對資金的迫切需求,助推了蔚來的上市。現實中,IPO確是蔚來獲得階段性成功的勳章,領先中國其他新造車勢力,而且部分投資人獲利退出。

但沒有人會說蔚來已經成功,所有人都知道,這只是長盤拉鋸的開始。

隨著時間的推移,造車這盤棋越來越脫離棋手的掌控,比如ES8軟件升級問題、自燃事件,以及成本高企不得不優化員工,斷臂求生。

蔚來棋局仍在中盤,卻已是處處危機,最壞的結果,是李斌不得不投子離開棋桌。留給他的時間並不多了。

成也互聯網

李斌背後站著中國大半個互聯網江湖,他早年在採訪中曾說道,“除了阿里巴巴,中國基本所有的互聯網公司都投了我們。”

為何受青睞?當然是李斌讓很多投資人都賺到了錢,易車上市、易鑫上市、摩拜被美團收購,逐利的資本會對投資李斌上癮,因為他總能幫你找到退出的路,在這個過程中,也會和他成為朋友。

愉悅資本的劉二海,從他還在聯想的時候就開始投資李斌,IDG則是從噹噹網時候就跟他有接觸,後面都“欲罷不能”。所謂“Credit”,就是看人,就是看這個人是否曾經給你帶來回報,進而願意相信他能不斷成功。

“搞得定”,秦力洪用這個三個字總結李斌,作為一個創業者,他一旦下定決心,往往能夠成事。

但互聯網江湖的關係本就錯綜複雜,能把這些人都湊到一塊,李斌的好人緣有目共睹。

出身北大社會學系的李斌,輔修計算機和法律,早前給人寫過程序、賣過軟件,也辦過公司,大學裡還跑到居民樓裡貼過廣告,和不同的人群打交道讓他的社交敏覺更為成熟。而下圍棋需要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讓這頭猛虎靜下心來細嗅外界的薔薇,成為一個“外圓”之人。

蔚來迷途,李斌揮刀

一個李斌很好的合作伙伴早前告訴出行一客:“李斌能夠獲得最大限度的投資人支持,是因為他會從投資人的角度考慮,去保障他們的利益。”

而李斌2012年在電視節目中提到,他從小和外公外婆、舅舅舅媽住在一起,“他們都很愛我,一個小孩的心理總是很敏感的,好的一面是培養了獨立性,培養自己思考的能力”,不好的一面,李斌自己說是“害怕親密關係”。

如果從外人的眼光來看,即使外公家人對你很好,寄宿的生活總是會讓你更希望讓他們開心,得到別人的認可。李斌“外圓”的思維,或許就是從小開始自己思考、摸索並培養起來的。

有一個場景容易被忽略:蔚來高管們去江淮汽車談合作,和一個部長握手再鬆開手之後,李斌就問了一句:“你的手怎麼這麼涼?”

“李斌身上有一種氣質,不是性格,就是一種氣質,讓你從心裡願意相信他。”出行一客的一個朋友在今年廣州NIO House的一個活動上第一次見到李斌,活動結束之後,他如此說到。

這是一個只見過李斌一次之人的感觸,但很準確,李斌很能很快抓住別人的“需求”,說你想聽但不傷害自己利益的實話,這是一種難能可貴的“真誠”,容易贏得好感。

與伊隆·馬斯克過多關注產品不同,李斌認為他更強調“人”。換句話說,特斯拉強調技術,而蔚來更有人情味,他從來不會稱呼“員工”或者“下屬”,無論是誰都叫“同事”。

一名跟隨李斌多年的蔚來員工告訴出行一客,“公司的原則是希望員工能感到舒服。”在創業初期,高管出國一般是商務艙或頭等艙,蔚來員工們也是一樣,出國的話,李斌都是要求他們選擇可以躺著舒服休息的艙位。

“態度柔和但原則堅定。”一位蔚來離職員工在和出行一客交流時,給出這樣的評價。前述參加廣州活動的朋友也認為,李斌“溫柔”的表現背後,卻也給人一種很踏實的感覺。

“我一直說要做一個內方外圓的人,你才是自己,有自己的理想,也得適應這個時代。”外圓的外表下,李斌是“內方”的,堅持,固執,甚至偏執。

1974年出生的李斌屬虎,獅子座,O型血,領導力性格測試的結果是老虎:善於控制局面、有強大的執行力、不達目標不罷休。這樣的創始人一定是那個給初創企業指定方向的人。

蔚來迷途,李斌揮刀

劉二海對出行一客表示,“李斌是為數不多在中國既懂互聯網又懂車的人”。之前的連續創業經歷,尤其是創辦易車網,讓李斌的“格局很大”。

前面也提到,易車上市之後的2012年,李斌就開始思考商業模式,NIO House、NIO Power、電池租賃等等,蔚來確實給汽車市場帶來很多新鮮的玩法。

但是,李斌的人情味與偏執在蔚來並不一定能得到非常好的反饋。

這種性格與思維方式在互聯網公司可以很好地生存下去,但是否能夠在製造業中很好的活下來,是存疑的。

大半個互聯網圈的支持曾給了李斌強大的自信。

在被問及特斯拉入華是否會影響蔚來時,李斌習慣性的拿互聯網公司類比,“中國的互聯網公司,沒怕過國外公司,智能電動汽車和這有點像”。

但另一方面,充足的資金和此前的成功創業,讓他逐漸忽視了自己反覆提及的“對造車的敬畏之心”。

確實,蔚來早期的融資過於順利,一度是李斌挑投資人,“大家都想投蔚來”,沒有坎坷,即使李斌內心再清醒,也難免把造車的難度“降級”,對於管理一家汽車製造企業的困難估計不足,太“人性化”的管理在汽車業似乎也行不通。

掌控欲和“放權”的遊離

在和李斌及高管團隊交流的時候,他們對出行一客強調,願意放權“讓內行人做內行的事”,自己只關注戰略性細節,給其他人最大的自由度。

可是這對李斌來說,知易行難。

秦力洪表示,蔚來的團隊很強大,合理分工肯定好於一擁而上。

“精力總量有限,細節交給專人去做,該休息休息。”當出行一客問到李斌有什麼缺點時候,一個常有機會和李斌近距離接觸的離職員工想出了這一點。相信在他看來,這是一個優秀的“缺點”,前老闆盡心盡責,但這也體現出李斌的掌控欲。

2018年1月,李斌正式卸任易車CEO,但仍擔任董事長一職。不過他說要把精力放在蔚來上,在2016年4月已有提及,也就是說,放手易車,李斌花了一年半。

性格測試真實反映了李斌的內心:控制,特別是執著於細節的掌控。

北京NIO House開業前,地板上出現一個腳印,李斌都能夠發現,並且和相關人員探討解決方案。NIO Day前,一遍一遍地對稿子,改稿子,改細節。

蔚來迷途,李斌揮刀

在出行一客看來,浸淫汽車行業近20年的李斌並不會認為自己是“外行”,哪怕他從事的並不是汽車製造本身。

同時,蔚來通過高額的薪水與優厚的福利招攬眾多人才,來彌補李斌“不夠內行”之處,但這些人多大程度能夠真正發揮出自己的潛力,很難說是100%。

另一方面,李斌也對出行一客坦言,在管理上,“我骨子裡還是比較感性的,但也比較理性。”

這聽起來其實頗為矛盾,感性和理性如何結合。他後續的解釋是:總體上期望團隊是能夠自己主動去承擔責任的,比較喜歡鼓勵大家主動的交流,而不是被動的交流。

簡單來說,員工擁有比較大的自由度,而從義務角度,要表現出主觀能動性,主動承擔責任。李斌舉例說,有時候兩個副總裁觀點有差異,他選擇不要有“判官”,而是讓兩個人去自己充分討論解決。

“需要兇一點,不是人人自覺”,是那位親近李斌的離職員工說的第二個缺點。換句話說,這樣的自由度似乎就是李斌理解的“放權”,但具體細節上,沒有標準。

在某種程度上,蔚來裁員之前,公司內部存在的是“人治”,沒有體系化的制度去解決問題,李斌會參與“他認為”應該參與的項目,放手“他覺得”應該放手的。

這種“主動承擔責任”和人情味有些過於理想化,一不小心就會被鑽空子。一位蔚來離職員工告訴出行一客,有的實習生一週只來一天,最後自己在考勤表上給自己打全勤,就能拿到一週的工資,但“沒有人管”。

好的戰略家≠好的管理者

一開始就聚起來的強大投資人陣容給了李斌過多的信心,但是資本是逐利的,很多投資人的最終目標就是獲利退出,李斌有易車和易鑫兩家公司成功在美股以及港股上市的經歷加分很多。

蔚來迷途,李斌揮刀

履歷能夠說明的是,這個曾經的“放牛娃”,後來“打過50份工”的北大畢業生,有能力讓上市前的投資人賺錢。但李斌真的能夠管理好蔚來這家供應鏈複雜、需要放手給內行做的汽車公司嗎?

確實,李斌曾經管理過易車5000多人的團隊。一家上市前入股蔚來的機構投資人告訴出行一客當時他們選擇投資標的的標準,關鍵是“人”,而“在中國找,40歲左右或者40出頭的,做成功過公司的,管過幾千人的,沒幾個。”李斌就是其中最合適的之一。

遺憾的是,在蔚來,李斌並沒有展現出曾經領導過5000人的管理藝術。

他在2016年就告訴出行一客,全球化運營對於一個創業公司來說是犯忌諱的,應該把事情簡化,集中力量辦大事,只是蔚來要成為“一個有全球競爭力的汽車品牌”,他們會通過建立體系解決。

這個體系似乎效果有限。2018年12月,蔚來首席發展官兼蔚來北美CEO伍絲麗離職,官方說法是這位女強人的個人原因,不過據出行一客瞭解,伍絲麗領導的蔚來北美和中國總部的發展思路存在差異也是原因之一。

李斌也喜歡談“效率”,他的效率是用最短的時間辦成最重要的事情,展示出階段性成果,證明商業模式的可行性,不在乎金錢。但是在資本市場,“成果、時間、資金”三者的關係上,花了多少錢,也是衡量的標準,在另一套話語體系中,是花了多少錢,辦成多大的事情。

出行一客此前瞭解到,在一開始,蔚來考慮到供應商的利益,相關開發費用是預先支付的,賬期一般是60天,如果合作融洽,也可以45天內支付,確保這些公司不會虧錢。

這是商業規則,無可厚非,新造車企業從零部件拿錢很多都是先款後貨,但是李斌和他的團隊更大方,更願意投入資金,願意對外展示自己的領先,例如,蔚來表示,ES8是全球首款裝載Mobileye EyeQ4自動駕駛芯片的量產車型。

蔚來迷途,李斌揮刀

李斌在當時發佈會後也表示,這樣需要付出更多的成本,但是他們願意用“資金買時間”,但要用多少資金,來買多久的時間,其實沒有答案。

無論是放權還是效率,兩者都是需要強大的管理體系和管理能力支撐,否則這種構想就是空中樓閣,還容易被鑽空子。如前文所言,部分實習生幹一天就能拿一週的薪水,那麼,所有的正式員工都能夠抵擋住這樣的“誘惑”嗎?

在經歷過前期“甜蜜”的“金錢換時間”粗放式發展階段後,蔚來的錢不夠了,IPO融資續了一波。股價跌得厲害,蔚來開始發行債券,李斌甚至親自認購。

但是時間似乎還要求更多的真金白銀來交換,市場要求更多實際成果來證明,蔚來的未來看起來如此脆弱,李斌在苦苦支撐。

他曾給出一個底線,200億元人民幣,低於這個不要造車,但目前的情況來看,似乎這個數字遠遠不夠,蔚來需要融資,還需要更多的錢。

近期,一個做投資機構人士轉去創業,他對出行一客表示,脫離投資圈,真正進入到創業公司,才能體會到創業的艱辛與不易,李斌之前能做成那麼多事兒,“在我看來就是當世豪傑,有幾個人能像他一樣成功。所以哪怕蔚來失敗了,他再創業,投資人還是會搶著投。”

李斌是一個證明過自己的連續創業者,是一個戰略家,也是眼光到位的投資人,摩拜、嘀嗒拼車以及3.0模式的蔚來,都曾領出行領域風氣之先。

他在2014年看準的智能電動汽車也正是今後發展的趨勢,蔚來在戰略佈局上並未有錯,提供有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打造用戶為中心的“3.0”商業模式。

但在如今蔚來的管理層中,似乎缺乏一個真正懂大公司治理尤其是管理過製造工業的人,總裁秦力洪更像是李斌的“soulmate”,畢竟兩個人很多地方太像了。

“對人好是應該的。”秦力洪在近期對出行一客表示,個別人可能不值得,但依然會堅持對人真誠、對事負責的初心。

一個被李斌“拐去”做合作伙伴的業內人士和出行一客談及他這個陷入危機的朋友,“他是一個非常優秀的投資人,但他真的是一個好的管理者嗎?”說完,他笑著搖了搖頭。

蔚來迷途,李斌揮刀

或許,蔚來需要一個CEO,和李斌的高管團隊一起制定規則,來籌謀希望尚存的翻盤大計。

我們不禁要問:蔚來還是創業公司嗎?它將將5歲而已,但對手是大眾、豐田、通用這些巨頭,以及特斯拉,不會因你幼小而給機會,IPO一年多的蔚來該換一種心態去挑戰,用一套全新的管理體系去迎戰。

這需要李斌有揮刀改革的勇氣與決心。

李斌已經開始動刀,裁員是第一步,繼2019年初員工優化之後,蔚來在9月底前再裁1200人。同時他開始向地方政府尋求資金,亦莊、湖州等地都相繼談判,但大多沒有下文,無疾而終。

現在,就看李斌能否戰勝自己,重整旗鼓了。

只是留給李斌自我革新的時間,確實也不多了;如果用金錢換時間,他手裡的錢也不多了。(責編/楊佩謙)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出行一客(ID:carcaijing),《財經》雜誌交通工業組創建,專注交通出行領域新聞,致力於探索出行、科技與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