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寶馬慕尼黑電池知識大本營|AP汽車製造

寶馬向公眾展示了新的電池研發技術中心。在慕尼黑北部,寶馬整合了現代實驗室、研究設施和原型製作設備,聚集一切關於電池生產價值鏈的技術知識。

深度解析寶馬慕尼黑電池知識大本營|AP汽車製造

▲寶馬將電池的技術知識整合到一個新的研發中心裡。圖為電池組件的原型結構。圖片:寶馬

巴伐利亞州州長馬庫斯·索德(Markus Soder,CSU)強調,這次發佈會選的時間再好不過了。

他與寶馬董事長奧利弗·齊普斯(Oliver Zipse)和寶馬監事會主席斯蒂芬·施密德(Stefan Schmid)一起,在11月14日向媒體展示了寶馬新的電池技術研發中心。

深度解析寶馬慕尼黑電池知識大本營|AP汽車製造

寶馬董事長奧利弗·齊普斯(Oliver Zipse)(右)和巴伐利亞州州長馬庫斯·索德(Markus Söder)(左三)參觀了寶馬新的電池技術中心。圖片:寶馬

索德的這番話讓人想起特斯拉老闆埃隆•馬斯克(Elon Musk)最近宣佈要在柏林附近建立一家所謂的巨型電動車和電池工廠。這位巴伐利亞州的州長表示對特斯拉的歡迎,但與此同時,他也認為“巴伐利亞、電池和寶馬代表了一個新的三強組合”。

齊普斯說:“我們在這裡所做的並不是一個新的開始,而是一個始終堅持的計劃當中的又一個步驟。”打造可持續發展的交通現在是一個基本的共識。

據寶馬總管介紹,當從事電動汽車,特別是電池行業時,掌握其中關鍵技術是很重要的。電池技術是OEM電動化攻勢的關鍵成功因素,它會影響電池的性能和成本。

“憑藉我們在整個價值鏈中的獨特能力,我們始終掌握最新的技術。齊普斯說:“我們可以定義,我們需要哪種格式的哪種材料,並具備什麼樣的條件。”這樣就對新一輪的大量電動車上市做好了準備,齊普斯指出。

200名員工,2億歐元投資

這個電池技術研發中心將佔地約8,000平方米,涉及整個電池技術價值鏈。從研發到電池的組成和設計,再到批量生產。寶馬集團在該地區的投資總額為2億歐元,最終將僱用200名化學、物理和機械工程領域的專家。

施密德表示,從一開始,監事會就一直在為建造電池技術中心出策出力。“寶馬集團的員工代表積極塑造了汽車行業的這些未來領域,為了進一步提升我們公司員工的特定專業知識,從而在轉型過程中確保長期的工作崗位。”

在新的技術中心,寶馬將電池單元的所有專業知識和專有技術融匯在一起。在這裡,人們著眼於近距離和跨學科的合作。慕尼黑團隊將從原材料採購、合作模式和生產流程等方面收集全面的知識。

在新聞發佈會上,寶馬介紹了該中心的活動領域。一位電池研發專家特別向媒體代表指出,技術中心在盈利能力方面需要可持續發展。三個主要驅動因素是所用材料、部分波動性較大的原材料市場和電池市場。

寶馬否認有可能與有實力的電池製造商競爭。寶馬並不想建立電池生產,但它將擁有對電池技術的深刻的理解。寶馬的電動汽車繼續依賴三星或寧德時代等生產商。

深度解析寶馬慕尼黑電池知識大本營|AP汽車製造

▲寶馬董事長奧利弗·齊普斯(Oliver Zipse)(從左至右)和巴伐利亞州州長馬庫斯·索德(Markus Söder)坐在未來的電動BMW中。圖片:福

對於其量產的能力,寶馬可以憑藉多年的經驗:目前寶馬已經擁有50萬輛電動車。展望電動車的市場份額,這家巴伐利亞汽車製造商預測,到2021年,所有售出的汽車中有1/4將來自寶馬集團。到2025年,它們將佔歐洲所有售出汽車的1/3,到2030年則會是1/2。

寶馬董事長奇普斯又發表了一項聲明:基於目前的i-car i3技術,到2030年,電池單元的能量密度將會翻一番,從而吸引更多的客戶。

建立原材料的透明度

當然,寶馬的研究人員正專注於鋰離子技術,這項技術在過去幾年中投入了大量資金。在技術中心裡,專家們對相關資料進行了研究和系統比較。可能會在電池各個組件上產生新的材料:陽極、陰極、電解質和隔板。各種材料之間的相互作用為電池設計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寶馬還利用這次活動讓記者們對電池生產的價值鏈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對於OEM而言,所有項目都非常關注系統的安全性。這都是從材料的精確組合開始需要考慮的。為此,寶馬在新工廠中採用了最先進的技術和方法,僅測試和產品安全性領域就佔據了四個大的空間。為了進一步發展,寶馬將以自有的方法為基礎,涵蓋從老化過程到分子層面的技術知識。

技術中心處理的其他領域是公眾經常關注的課題,如可持續性和原材料發展。正如寶馬採購專家所強調的那樣,企業具有采用人道的方式獲取原材料和對其加工的清晰理念。該公司還宣佈,從2020年起將直接購買鈷和鋰用於電池單元,用於即將到來的第五代高壓蓄電系統。

據說,這將使這兩種重要電池原材料的來源完全透明。供應合同還將保證到2025年及以後的供應安全。順便說一下,鈷將直接來自澳大利亞和摩洛哥的礦山,而鋰則來自澳大利亞等。寶馬公佈出回收率高達90%以上的數據。在技術中心,將進一步提高電池的回收專業知識,並更深入地研究回收方法。


■來源:AUTOMOBIL PRODUKTION

■編譯:Bright

■審校:Ke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