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傷害,叫做“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一起聊聊育兒乾貨,陪你成長哦

有一種傷害,叫做“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1

晚餐時,一家人坐在餐桌前吃飯。美味的飯菜,溫馨的氛圍,開心的豪不時講述著學校裡的趣聞,惹的大家哈哈大笑,一家人其樂融融,談笑風聲。

本來氣氛是融洽的,結果好氣氛因為豪的飯量太小而變得劍拔弩張。

豪剛吃了半碗就說自己飽了,我因為一直擔心他的身高,所以對他的飯量一直很在意,在我看來,吃的少肯定就長不高,每天我花心思給豪準備可口的食物,就是希望小傢伙能長高。可他倒好,無視我的苦心,吃了兩口就放碗,這讓老母親我情何以堪。

剛開始我還耐心勸他再吃點,在豪明確表示不吃後,我忽然就爆發了:“你看看你班上的那個誰長多高,再看看你,個子這麼矮還不認真吃飯,我看你就是長不高了。”

“你不僅身高沒別人高,你成績還不如別人,你整天就知道玩玩玩。”

“再看看你表妹,年齡比你小,吃飯不知比你乖多少,你妹妹吃完飯還知道幫家裡收碗,你呢?”

“上週的測驗那個誰又考了第一,你呢?”

我也不知道怎麼了,明明是在說吃飯的問題,結果繞來繞去又回到了學習上了,而豪最討厭的事情,就是我將他拿來和別人比較。

有一種傷害,叫做“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在我的連番比較和打擊下,豪眼睛紅紅地對我喊道:“既然他們那麼好,那你去當他們的媽媽好了。”

說完,他就跑回到自己的臥室了。好好的一頓飯以我的怒氣和豪的委屈散場。

而在豪進臥室後,我才知道豪放學後回家,吃了一碗麵條,喝了一盒牛奶,所以到晚餐時間就吃不下了。

而盛怒的我在當時完全控制不了自己,固執地認為就是因為豪不聽話。

在我的潛意識裡,並未真正從內心去接納豪的不足,否則我也不會將他拿來和別的孩子比較,我以為比較能讓他“知恥而後勇”,直到第二天,我才切身體會到比較帶給人的傷害有多難受。

有一種傷害,叫做“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2

在發生衝突後的第二天晚上,我在抽背豪的英語單詞時,豪爸說了一句:“那個誰的媽媽對娃娃的要求可嚴格了,不僅要求孩子能讀、能記住單詞,還要求孩子把音標也要寫出來,孩子才三年級,並且她還和孩子一起背單詞。”

我隨意回了一句:“真的啊。”

豪爸隨即說:“當然是真的,你以為別人像你,整天就知道拿著手機。”

聽到這句話,我心裡特別不舒服,感覺自己被否定,作為反抗,我大聲嚷道:“像我怎麼啦?你說清楚。”

在那一刻,我深刻體會到豪以前的痛苦,我拿他和同學比,和親戚的小孩比,和同齡的孩子比,他的內心得有多強大,才能承受著這一次又一次的比較?

大人被比較一次就覺得受到了傷害,那他天天被拿來比較不知道有多難過,他的反抗也好,叛逆也罷,不過是自我保護而已,我卻在他難受的不行時還在喋喋不休,我何曾考慮過他的感受。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我自己尚且做不到,又何必苛責他呢?

我們曾經都小孩,怎麼長大後就忘了這樣一個事實呢?

有一種傷害,叫做“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3

在最傷害孩子的十句話中,“都是一樣的孩子,你怎麼就不如別人!

”這句話位列其中。

大部分的父母,最常犯的錯誤就是常拿自家孩子的弱項去比較別家孩子的強項,越比較越憤怒,越憤怒越責罵,最後導致的結果就是孩子的自尊被無情踐踏,自信也蕩然無存。

長期比較孩子,否定孩子,會讓孩子患上“習得性無助”,覺得自己就是不如別人,就是學不會,就是笨,讓孩子從內心深處感到自卑,感覺自己不被愛,更感受不到自我價值,而這樣的結果,是家長想要的嗎?

而當家長開始用心體會孩子的感受,接受孩子本來的樣子,而不是父母期望的樣子時,才可能會見到不一樣的風景。

孩子數學差?但是孩子的作文很好;

孩子愛調皮?但是孩子很有禮貌;

孩子愛頂嘴?但是孩子情商高。

······

有一種傷害,叫做“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當你放下固有的偏見,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換個角度去去看待孩子身上所謂的缺點時,你會發現,孩子其實沒有你想像的那樣糟糕,也沒有你想像的那樣不如人。

而一個孩子優秀與否,並不是只有成績才能證明。

曾在網上看到過這樣一個新聞:

有個網友從小被父親拿來和鄰居學霸比較,學霸上了名校出了國。這個網友多年來一直活在學霸的陰影中,哪怕後來長大成人後,也仍然被父親拿來比較。

直到有一天,學霸的父親重病在床,在接到醫院通知後,學霸回國看望了父親,但他在回來的第二天,就親手拔掉了自己父親的插管。

自此後,這個網友的父親絕口不提學霸曾經的優秀,也沒再拿自己的孩子和學霸比較。

教育孩子,成長永遠比成才重要,所有的光鮮都是別人看見的,內裡的真實才是最重要的。

有一種傷害,叫做“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4

那麼,家長要怎樣做,才能在不傷害孩子自尊的前提下,更好地激勵孩子呢?

(1) 縱向比較,拿孩子的過去和現在來比較。

教育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種,如果真的要比較孩子,那就讓孩子自己跟自己比,通過與自己的過去比,讓孩子直觀地看到自己的進步,並在進步中增強孩子的自信。讓孩子明白:原來我也可以做到,原來我也這麼棒。

(2) 多用肯定句,少用否定句,保護孩子的好奇心。

曾經看過一本書《窗邊的小豆豆》,這是日本著名女作家黑柳徹子,上小學時的一段真實經歷。

當所有人都認為小豆豆異於常人,學校甚至不接收她時,她的媽媽卻不斷地用自己的愛去肯定小豆豆,認同小豆豆。

小豆豆看到電車售票員很好玩,就對媽媽說將來要當售票員,媽媽並沒有覺得這沒出息,反而說“好呀”;

當小豆豆看到街邊的宣傳藝人很酷,又改口說將來想要當宣傳藝人時,媽媽也說“好呀”······

小豆豆萌生過的所有願望,媽媽都支持,沒有說過“不行”。

有一種傷害,叫做“看看別人家的孩子”

現如今小豆豆(黑柳徹子)在日本是非常有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同時還是日本著名作家,最受歡迎的電視人物之一。

小豆豆是幸福的,媽媽善解人意,不粗暴對待孩子,始終肯定孩子的想法。

在《性格與養育》一書中,張春梅教授說到:

“其實人與人之間本沒有優劣,只是不同而已。每個生命都是獨特的,父母要把自己的孩子當成別人家孩子客觀地看待。”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存在,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花朵,花期不同,花開的時間自然不一樣。

家長需要做的,就是耐心等等,靜待花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