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與合資到底誰更值?榮威RX5 MAX對比大眾途嶽

目前市場車型繁多,同樣的價格不僅能購買到轎車、SUV,甚至還有小跑車,但對於大部分購買家用車的消費者來說,往往糾結的點在於——在差不多的預算中,我是該選擇自主品牌還是合資品牌呢?自主品牌起步晚,技術受限,在過去消費者往往會優先選擇合資品牌車型。不過,隨著國內汽車產業的發展,各大自主品牌奮勇直追,車型產品不斷提升,尤其是在性價比上對於消費者是一劑良藥。


自主與合資到底誰更值?榮威RX5 MAX對比大眾途嶽


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便是上汽榮威了,目前在其產品序列之中,最新的中型SUV榮威RX5 MAX售價僅為11.88-18.98萬元,相比同門的緊湊級SUV RX5在起售價上只高出2萬元,並且在整體的豪華質感、科技配置上有了明顯的提升。儘管如此,它面臨的依舊是來自合資品牌的巨大壓力,合資品牌在歷史、技術、質量上有著多年的優勢,尤其是大眾集團在國內獲得一致的美譽度,售價16.58-22.38萬元的途嶽在上市不到一年的時間內已月銷量破萬。那麼,這兩款爆款車型孰強孰弱呢?

對於一輛SUV來說,圓潤似乎過於可愛,因此兩車車身不約而同地採用了偏硬的直線線條,並且這樣的線條在前臉和車尾同樣體現得淋漓盡致,因此兩款車型在視覺感受上不免讓人有種“方盒子”的錯覺。


自主與合資到底誰更值?榮威RX5 MAX對比大眾途嶽


榮威RX5 MAX對之前的家族“律動設計”再進化,側面腰線由前大燈一直延伸到後尾燈,在設計美學和視覺質感上已達到合資品牌水平,具備一定的豪華感。更重要的是,上汽集團副總設計師邵景峰開始試圖將榮威SUV向硬漢風格轉變,無論是碩大的中網還是大燈的折角都是相當“硬核”。

途嶽的車身設計同樣具備鮮明的家族化特徵,讓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是大眾車型,尤其是前臉設計與“途”字輩其他車型有著很高的相似度。車身線條上,途嶽也同樣方正,方片狀前大燈和層次鮮明的前臉營造出憨厚老實的形象。


自主與合資到底誰更值?榮威RX5 MAX對比大眾途嶽


儘管外觀上兩車偏向“硬核”,但它們的內飾風格卻有了不同的走向。精緻已不足以形容榮威RX5 MAX的內飾,顯然這是越級的豪華風格,環抱式的內飾設計更是將這一特點加深。大眾途嶽的內飾風格依舊是大眾千篇一律的設計,雖然很意外地在中控臺加入了橫貫式縫線皮革裝飾,但內飾絕大部分依舊是採用軟搪塑和硬塑料的組合,走的是簡約實用路線。


自主與合資到底誰更值?榮威RX5 MAX對比大眾途嶽


RX5 MAX中控臺的頂部和中部、前後排的車門內側均以軟性和皮革材質包覆,對人體有較為出色的親膚感,而大量鋼琴烤漆的與仿鋁製飾版的加入又增加一絲時尚氣息。全系標配的14.3英寸豎型2.5D曲面中控屏幕和12.3英寸全液晶儀表盤是這臺智能座駕面向車主的“窗口”,在科技化的感官上足以體現出其在自主品牌中的代表地位。

大眾途嶽除了真皮方向盤,其他部分的觸感可以說無法跟上這個價位的水平。途嶽的中控屏幕分為6.5和8英寸,而全液晶儀表盤僅在最高配車型上提供,科技感營造上不如RX5 MAX那麼得心應手。


自主與合資到底誰更值?榮威RX5 MAX對比大眾途嶽


汽車智能網聯化在自主品牌中“孵化”已久,造車新勢力抑或是老牌自主廠商在這一方面均加入一套適應於自己的系統,榮威RX5 MAX配備的是基於斑馬智行的互聯網汽車智能系統3.0-pro。在自主品牌強大的車載系統面前,過往合資品牌的優勢已經不復存在,途嶽採用的是最新一代的MIB車載系統,6.5英寸的中控屏幕將部分按鍵移至屏幕外,在使用邏輯上同樣清晰,只是UI樣式依舊古典。


自主與合資到底誰更值?榮威RX5 MAX對比大眾途嶽


在操作的使用邏輯上,RAX5 MAX這套系統功能佈局清晰,整合入屏幕內的空調控制同樣如此,實體的home鍵也便於返回界面,類似手機的操作無需再次適應。值得一提的是,語音控制支持對空調、車窗、天窗和雨刷的控制,且識別主副駕駛聲源。

冠以全球首款量產智能座艙的RX5 MAX能與其他車型的不同之處在於車機系統由“交互”轉向了“交流”, 個性化語音可通過錄制親朋好友的聲音形成音色一致的全局語音,同樣可通過AI定製Q版卡通形象顯示在中控屏幕之上,一切僅為了讓冰冷的機器變得更加溫暖。這種交流也可以通過悄無聲息的方式進行,例如搭載的SKY EYE天眼系統在駕駛員進入車內後通過人臉識別登陸系統,實現座椅、後視鏡主動記憶調節和輕點剎車即可啟動車輛,也能為用戶定製專屬的問候與提醒。

這種“交流”有時也可以像一個隨身夥伴,即時將旅途中迸發的靈感通過“閃念助手”記錄下來或者進行日程的安排,並且能夠自動同步至手機之中。“交流”也不僅體現在駕駛員一人,“BYOD多用戶隨心控功能”在車主賦予每位乘客手機控制權後,均能獨立控制車輛的導航、空調和車窗等功能,相當於將車機捧於手上。而在對外“交流”上,RX5 MAX則是通過“車信”功能實現雙方位置的連接,對方通過回覆短信或者在榮威APP中確認就能將自己的位置發送給車主,實現一種全新的輕社交方式。

大眾途嶽的MIB系統除了在線導航、收音機和多媒體等功能外,語音控制系統還搭載了支持自然語義識別的科大訊飛AI雲助理,但僅僅只能進行電話、導航和多媒體系統的操作,對車窗、雨刷這樣的實體操作並不支持。整套車機並不能算得上是一套完整的智能網聯繫統,因此更多的交互也只能通過Apple CarPlay、百度CarLife和Mirrorlink手機映射解決。


自主與合資到底誰更值?榮威RX5 MAX對比大眾途嶽


由於兩款車型級別不同,二者乘坐舒適性也有較大區別。榮威RX5 MAX屬於中型SUV,軸距達到2760mm,相比屬於緊湊型、軸距僅為2680mm的大眾途嶽在空間上有著絕對的優勢,這一點在第二排的腿部空間上表現尤為明顯。除了寬大的車廂空間,座椅也是影響乘坐舒適性的關鍵因素。


自主與合資到底誰更值?榮威RX5 MAX對比大眾途嶽


榮威RX5 MAX提供織物、仿皮和真皮(僅頂配)三種座椅材質,座椅設計上採用豎向走線,視覺感受偏向豪華風格,儘管是仿皮材質,但前後座椅觸感依然細膩、柔軟,真皮座椅則採用打孔設計,乘坐時有著能明顯感知到的柔軟度,兩側腰託對身體有一定的固定作用。第二排座椅靠背上方的鎖釦不僅能將靠背以4/6比例放倒,而且也可以用來控制靠背角度以達到最舒緩的坐姿。從中配開始,主副駕駛配置了電動座椅,包括加熱功能,其中主駕駛為6向調節+2向腰部調節,並帶有三檔記憶調節。為了便於駕駛員出入門車廂,還提供“迎賓模式”,打開車門座椅自動向後滑動,如此多的越級配置確實給RX5 MAX營造了很強的豪華感。


自主與合資到底誰更值?榮威RX5 MAX對比大眾途嶽


大眾途嶽僅提供織物和仿皮兩種座椅材質,座椅設計上採用橫向走線,相比以往大眾的座椅設計感更強,但柔軟度並沒有實質性提升。大眾對電調座椅的吝嗇是有眾人皆知的,途嶽僅頂配車型配置了主駕駛電調座椅,對於一款20萬左右的車型來說確實不夠厚道,還好加熱功能中配也開始配備,並且座椅的調節上相比RX5 MAX多出了副駕駛標配高低調節。不過後排由於沒有角度調節、靠背角度也偏直,因此在舒適性上至少和RX5 MAX相差了一個級別。

作為智能化的一部分,自動輔助駕駛也成目前產品競爭力的一個重要部分,過去主動剎車是汽車主動安全的代名詞,但如今主動剎車、保持車道等功能就是智能化汽車的載體,作為智能輔助駕駛而存在。


自主與合資到底誰更值?榮威RX5 MAX對比大眾途嶽


榮威RX5 MAX的300TGI頂配及400TGI次頂配、頂配版本目前已到L2+級的AI Pilot智能輔助駕駛,在ACC全速域自適應巡航系統、FCW前方碰撞預警、AEB自動緊急剎車、LKA車道居中保持、LDW車道偏離預警等配置的加持下,除了變道需要駕駛員手動操作外,具備跟車、巡航的輔助駕駛已能為駕駛員分擔絕大部分操作。這樣的科技化概念同樣融合進智能座艙內部,依靠車頭的140度廣角攝像頭,車前道路實時影像被傳輸到中控屏幕,通過全景AR 將導航指示3D化,從而使得駕駛反饋得到進一步增強。

對於大部分合資品牌來說,L2級輔助駕駛仍舊過於“前衛”,不過ACC的自適應巡航還是在大眾途嶽上出現,並且還帶有AEB主動剎車系統和併線輔助,只是僅僅依靠這三項配置對比RX5 MAX不免顯得有些寒酸,全系均需要選裝的360度影像也無疑降低了其性價比。


自主與合資到底誰更值?榮威RX5 MAX對比大眾途嶽


動力是車輛最為核心的部分,兩款車型所搭載的動力總成已經非常成熟。榮威RX5 MAX搭載了上汽“藍芯”發動機,分為1.5T和2.0T兩款四缸發動機,二者在賬面數據上的動力儲備上相比大眾途嶽均更佔優勢。其中1.5T車型為全新一代“藍芯”缸內直噴發動機,匹配的6速手動或6速手自一體變速箱也是目前消費者樂於接受的配置。不過2.0T車型匹配的6速雙離合變速卻給人不小的驚喜,即使在1檔低速行駛時也很難發現闖動,充沛的動力讓整體駕駛感受較為輕盈。燃油經濟性上,考慮到RX5 MAX更重的整備質量和更強的動力輸出,兩款動力油耗均略高於途嶽也是完全可以接受,其中1.5T車型百公里油耗相比途嶽1.4T車型僅高出0.8升,2.0T車型相比途嶽2.0T車型僅僅高出0.2升。

大眾途嶽搭載了1.4T和2.0T兩款發動機,2.0T發動機僅在頂配及次頂配搭載,並且附帶全時四驅系統,具有一定的越野能力,而RX5 MAX除了2.0T頂配車型採用的適時四驅系統外也提供了兩驅版。代號為EA211的1.4T發動機+7速雙離合的組合我們已經很熟悉,動力完全能夠滿足日常使用,只是在低速換擋時偶爾會出現頓挫的情況。


自主與合資到底誰更值?榮威RX5 MAX對比大眾途嶽


自主品牌的長足進步在不斷地縮短與合資品牌之間的差距,消費者所崇尚的品牌力在心中的分量也在不斷減弱。國人喜愛“大空間”的背後其實更多的是對性價比的考量,差不多的預算為何不購買一款能讓自己有更多享受的車型?這是目前家用車型的市場現狀,也是自主品牌在消費者心中地位持續上升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