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泳怎样外翻小腿和脚踝?

用户4134851840502


想多了。没那么复杂,只考虑如何翻脚我觉得就可以了。如果蛙泳的时候不会翻脚。那么就请先来参考一下卓别林,会走卓别林步儿的话,蛙泳翻脚就算会了一半。

看卓别林的脚,能这样去走路的话那么你的翻脚动作真的就是学会了一半。再来说剩下来的一半,就是在做卓别林步儿的前提下再把双脚的脚尖给抬起来,尝试只用脚后跟去走卓别林步儿。到这里基本就可以说是能够掌握了蛙泳的整个翻脚动作了。与在陆上走卓别林步儿做蛙泳翻脚练习不同,游蛙泳的时候只是需要双脚同是外翻,勾起脚尖就可以了。(再啰嗦一点儿吧,甭管是抬起脚尖走卓别林步,还是实际蛙泳勾起脚脚尖准备做蹬夹的时候,小腿前面的肌肉一定是收缩的,这个感觉很容易就会找得到的)

那么接下来就是怎么在实际的蛙泳过程中去翻脚做蹬夹水的动作了,在收腿翻脚的过程中,小腿会随着翻脚的过程自然分开,放心,不可能分不开的,不然肯定会觉得非常非常别扭的。双膝,小腿分开小一些,窄一些的话就是窄蹬腿,分开距离大一些,宽一些的话就是胯蹬腿。当然这些技巧不会像我这里说的这么简单,但这样去说的话非常容易理解不是吗?

好了,就先回答这些吧。希望能对题主有帮助。


舶来的世界TI游泳


蛙泳中,小腿和脚的外翻动作应该是整个蛙泳的灵魂所在。只有勾脚外翻才可以感受到蹬夹水的效果。整个蹬夹水过程中就是依靠小腿内侧以及脚掌来直接对水推压产生动力。


一般游泳中脚部动作无非就是跖屈,背屈,内扣,外翻这几种动作,而蛙泳刚好是在收腿的同时做背屈和外翻的动作。

如果文字不好理解大家可以站立体会鸭子步,就是双脚外八字站立。这基本就是脚部收起来时的状态。


小腿相对于脚部动作更简单一些,双膝略内扣,两个膝盖的宽度与肩同宽或者略比肩宽(业余学蛙泳再宽一些也可以的,只是会影响速度,收的太窄反而膝关节容易受伤),收起小腿后小腿外旋,大腿略内旋,配合脚部的外翻,最大限度的让两脚脚尖指向身体两侧。
蛙泳中由于每个人的关节柔韧性的不同,在做动作时也不必过分要求动作极致到位,在自己生理健康许可的范围内完成动作即可。


泳乐圈


如果在练习蛙泳时蹬(脚)水的动作“自控”不自然或不到位时,可以先在家里将蛙泳收腿、蹬(脚)水的姿势进行“旱”练,只要形成了条件反射后就知道蹬水时脚怎样外翻了。

脚外翻的动作,可以在家里看电视时利用沙发(显得稍微舒服点)进行练习,先双膝(膝间自然分开一点)跪在沙发上,然后屁股坐下去,两脚尖向外侧脚掌勾起来(即:双膝跪式脚尖向两侧成勾状坐下)坚持一段时间,休息一会儿再继续练(可用看电视来分散注意力)。如果是成年人,刚开始可能坐不下去或坐的时间比较短,这个没关系,可以单腿交换练习,主要是找那个勾脚的感觉就行了,避免学蛙泳时不用脚掌蹬水而用脚尖或脚背触水。

如果会翻脚了,可以在沙发或床上进行收腿、翻掌、蹬水、夹腿练习,熟练了就可以在游泳池里将蛙泳的一个连贯动作(划手抱水、抬头吸气、收手后收腿——伸手埋头呼气、猛蹬腿、夹水——身体平直、漂一会儿。)连起来配合着进行整体性练习,这样可以缩短蛙泳的学习时间。

1、收腿阶段双膝的间距。

不论收腿时双膝的间距应该窄还是宽,先说一下收腿的一个原则:收腿应该在尽量减少迎面阻力的原则下,将腿收至最有利于打水的位置,翻掌后做到小腿内侧和脚掌内侧对水,这样才能使对水的面积最大,从而发挥最大的打水(打腿)效率。为了达到这样的技术状态,在收腿过程中双膝间距不能大,在收腿结束进行翻掌时双膝间距必须小于双踝间距(图1.)。双膝大开是难以形成小腿内侧和脚掌内侧对水的有利状态的。

收腿结束翻掌时双膝间距必须小于双踝间距。

运动员有这样的感觉:两膝分开距离较窄的时候,能对上水,打水的效果很好;宽的话,有点对不上水,打水效果明显差,自己能感觉动作走样了。

2、收腿动作要快。

收腿动作产生阻力,因此收腿应以较快的速度完成,但比打腿(打水)的速度稍慢。那种收腿须缓慢的说法是错的。深一步讲,收腿快慢完全受制于手、腿配合的时间关系,即手臂划水到什么位置腿开始收。一般情况,在收手结束双手接触时才开始收腿,在余下短短的伸手时间区间内做完收腿和打腿全部动作。可见收腿慢不得。

3、收腿结束时的相位。

在收腿结束时,双踝外分,双膝间距必须小于双踝间距,此时翻掌已经开始(图1.),大腿与腹部的夹角为120度左右,小腿尽可能向大腿收紧脚紧靠臀部蓄力(图2.)。

图2. 大腿与腹部的夹角为120度左右,脚紧靠臀部。

4.

解决蛙泳运动员膝痛问题的折衷办法。

史维明老师翻译的国外文章中对于如何解决蛙泳运动员的膝痛问题,提出折衷办法:两膝分开距离可略宽于体宽:还有一种技术既可减少膝部伤痛的发生率,又不会过份降低蹬腿动作的效果。运动员采用这种技术收腿时,两膝外分宽度可稍大些。采用如此宽度开始翻腿时,由于两脚外翻程度适中,无须膝部过份外翻。 采用这种技术应保持类似螺旋桨式的蹬水特点,同时又不至于引起膝部软组织过分紧张。然而由于开始翻腿时,两膝外分宽度略宽于体宽,将加大身体的形状阻力,


的亟待解决开


很多初学者不重视陆上动作练习,这利于固定正确动作、掌握要领。错误动作形成习惯后很难纠正。

小腿外翻,应在双腿回收将结束时,随脚心外翻而外翻…过早会增加前进阻力、不必要的消耗动能,过迟影响动作连贯性。个人看法,希望有助。


黑骏马82667975


如果陆地或水中找不到感觉的话,建议用外脚背踢毽子,熟悉外脚背踢毽子的动作,两条腿同时去做,就是蛙泳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