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蘇聯曾“誠心”加入北約:把西方玩得焦頭爛額,結果自己虧得更多

1954年3月,蘇聯突然祭出驚世駭俗的一筆:當時,蘇聯以“兩次世界大戰均出現了對立的軍事同盟性組織”為由,建議所有國家都加入一個統一的組織。當然了,這裡提到的“所有國家”主要還是指歐洲國家和美國。蘇聯方面給出的理由十分令人信服:只要大家抱成一團,沒有仇視就沒有戰爭了嘛。在當時的歷史背景下,把蘇聯和美英放到一起,這簡直就是胡扯淡。果然,西方國家做出了回應,稱蘇聯人說得很有道理,但這事兒做起來有點難啊!


蘇聯曾“誠心”加入北約:把西方玩得焦頭爛額,結果自己虧得更多


僅6個月後,一紙《巴黎協定》就把挑起二戰的罪魁禍首、依照國際公約無權加入類似組織的聯邦德國送進了北約。西方國家的意思很清楚:無論怎麼著,我們就是不帶你蘇聯玩。值得一提的是,蘇聯為了能加入西方集團,開出了許多優惠條件,例如充分聽取西方國家的意見進行裁兵等等;這個前後半年的歷史小插曲,看上去是蘇聯熱臉貼了冷屁股,事實卻恰好相反:不是西方國家在捉弄蘇聯,而是蘇聯在玩對方。到底是咋回事兒,咱們不妨從頭講起。

二戰結束那會兒,蘇聯領袖斯大林頗具遠見性地判定,蘇聯想要在新的世界格局下取得更大的發展,跟西方國家的合作是少不了的。這並不是說蘇聯高層多麼熱愛和平,這也是從國家利益考慮作出的抉擇。為此,蘇聯方面做出了許多嘗試,斯大林甚至還拉了一夥心腹成立了一系列專門部門。然而,美英等國的態度不但十分冷淡,甚至還暗中想了許多法子就折騰蘇聯。


蘇聯曾“誠心”加入北約:把西方玩得焦頭爛額,結果自己虧得更多


在二戰結束的最初5年裡,蘇聯的心態可謂是從熱切期待到尷尬,再由失望變為憤怒。1949年4月,《北大西洋公約》的簽訂更是徹底殺死的蘇聯同西方國家建立友好往來的希望,而蘇聯又是從來都不會吃虧的國家,眼看西歐諸國同大洋彼岸的美國玩得一團歡樂,莫斯科很快就做出了他們的還擊。

當時的國際社會,大國間對話流行一個“三和協定”,即“和平共處、和平競賽與和平過渡”。這套準則從字面來看就不靠譜,國家間搞競賽,哪兒還有能繃得住的?果然,美蘇雙方都在玩文字遊戲,所謂的“三和協定”很快就變成了一句潛臺詞:只要不動手打架,大夥兒做啥事、怎麼做都行。有這道令箭作保障,美英法曾偷偷摸摸保留了近百萬的德國武裝部隊,以便在“三戰”爆發時拉戰場上當炮灰;而在被西方國家無情玩弄後,蘇聯人更是徹底放飛了自我。


蘇聯曾“誠心”加入北約:把西方玩得焦頭爛額,結果自己虧得更多


於是在1954年,歷史上發生了文章開頭出現的那一幕。雖然這次搪塞被西方國家以“可行性幾乎為零”搪塞過去了,但西方國家立刻意識到這場鬧劇才剛剛開始。果然,當北約接納西德入夥後,蘇聯便高調地舊事重提,同時還翻出當年的協定,指責美英同意西德加入北約是不對的。那段時間,蘇聯帶著一群小弟瘋狂造勢,呼籲美國連同歐洲23國一塊簽字,把西德從北約踢出去。

這出鬧劇在當時搞得十分熱鬧,一浪未平,蘇聯又掀起更大的一浪:不到一年後,蘇聯再次申請加入北約,這一次,他們帶來的條件直接到了無法拒絕的地步。莫斯科許諾,一旦北約接納蘇聯,那麼他們會立即放緩在全球的擴張,停止插手他國事務,主動裁軍直到西方國家點頭同意等等。不過,蘇聯也提出了相對的要求,例如讓美國撤走在奧地利和遠東地區的軍事佔領,各國真正地建立集體安全協議等,蘇聯人還特別指出,必須堅持德國的非軍事化,讓西德退出北約。


蘇聯曾“誠心”加入北約:把西方玩得焦頭爛額,結果自己虧得更多


美英可不是傻子,他們當然知道蘇聯沒啥好心思,就是變著法子來噁心他們的。客觀地講,這事兒確實是西方國家理虧,美英也是能拖就拖,拖不過去就隨便扯兩句客氣話,婉拒了蘇聯人的“誠意”。蘇聯這一手把戲可謂是大獲成功,把國際輿論攪和得一片譁然。擺完假笑,蘇聯立刻露出了獠牙——僅半年後,他們便同波蘭、羅馬尼亞、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等國簽下協定,與次年5月,華約成立。

北約和華約的先後成立,把冷戰推向了一個高潮,然而從歷史上看,蘇聯似乎並沒有從華約中獲取多少實惠,這一點,咱們只需要看看雙方成員國的成色就知道了:蘇聯帶著一群窮小弟跟美、英、法、德等世界一流強國拼命,根本就是入不敷出。筆者一直認為,蘇聯之所以在冷戰中慘敗,客觀因素主要基於兩點:第一是太愛面子,第二便是不會挑盟友。


蘇聯曾“誠心”加入北約:把西方玩得焦頭爛額,結果自己虧得更多


從這個角度來看,與其說華約的成立是為了蘇聯的國家利益,不如說“華約”仍然是報復手段的延續:華約的存在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別看莫斯科在這段博弈中賺足了風頭,一度將死對頭們玩弄得焦頭爛額,但他們實際上的損失卻比西方國家要多出許多。對蘇聯而言,雖然華約在成立之初也曾盛極一時,但這無疑為後來的發展挖了個巨坑;為爭一口氣而如此作弄,這實在是稱不上明智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