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開個“鑰匙孔”微創妙除頸椎病

頭暈、頭疼、胳膊疼、肩膀沉、手麻、耳聾耳鳴、視力減退、記憶力減退……這些症狀,很有可能是同一種疾病導致的,這就是頸椎病。

家住北京66歲的吳阿姨近7年來一直備被頸椎問題困擾,不僅脖子疼,肩膀沉、手麻,連血壓也隨著疼痛的加劇而飆升。日前,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脊髓脊柱外科中心主任範濤教授帶領團隊為其進行了微創神經根減壓術,術後,吳阿姨疼痛明顯減輕,血壓也平穩了很多。

範濤教授提醒,和其他類型頸椎病不同,神經根型頸椎病常表現為手指無故疼痛發麻、皮膚感覺減退,甚至會出現上肢運動功能障礙。一旦出現情況就應該提高警惕。

神經根性頸椎病疼痛不止在“頸”

退休前,吳阿姨一直做設計工作,坐辦公室一坐就是一天,慢慢也就落下頸椎疼痛的毛病。一開始也只是頸部的不適,最近半年,忽然出現頸部和左肩痠痛,左上肢麻木、手指麻木;嚴重時,胸部、背部都疼痛難忍,血壓還升高,連續幾宿都不能睡個安穩覺。“我也看了不少醫生,針灸、推拿、理療也做過,但是效果不明顯,沒幾天病情又反覆!”吳阿姨說,最後,她經人介紹慕名求助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

積極完善相關檢查顯示:吳阿姨的頸C5-6、C6-7間盤突出,骨刺已刺激到神經根,神經根受壓。吳阿姨被診斷為神經根頸椎病。

何為神經根頸椎病?神經根型頸椎病是因為向後方突出的椎間盤或骨刺壓迫神經根,使得神經根受刺激引起的,其臨床症狀表現開始是出現肩頸痛,短時間內就會加重,而且這疼痛還會放射到上肢。還會出現感覺異常,手部無力,手指活動不靈活等。常見誘因有不良的坐姿習慣、勞累、受寒、搬運重物等;偶爾因外傷急性起病。

範濤教授介紹,頸痛是頸椎疾患最為常見的臨床症狀,但神經根型頸椎病的疼痛可向肩部及肩胛骨內側放射,也可伴有頸椎活動受限、椎旁肌肉痙攣以及椎旁壓痛等,同時常伴有頭痛。

此外,根性痛是神經根型頸椎病較為多見的症狀,其範圍與受累頸椎節的脊神經根分佈區域一致。與根性痛相伴隨的是該神經根分佈區的其他感覺障礙,其中以手指麻木、指尖感覺過敏及皮膚感覺減退等最為多見。但多出現於手指和前臂;麻木程度不同,有的僅有指尖麻木,嚴重的患者會出現手、上肢、肩背和頭頸部麻木感;頸部突然的活動可麻木感加劇,有的患者可出現夜間加劇的現象;麻木的同時也常常伴有肢體的酸困不適感。

開個小孔顯微脊柱手術更精準

開個“鑰匙孔”微創妙除頸椎病

頸椎病越來越高發,生活中要注意預防頸椎病的發生,可採用自我保健的療法,如工作中定時改變姿勢,做頸部輕柔活動及上肢活動,有利於頸、肩肌肉弛張的調節和改善血循環。但如果頸椎病病情稍加嚴重者一定要到正規醫院,接受正規的保守治療,若症狀不緩解可能需要手術治療。

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脊髓脊柱外科副主任醫師梁聰表示,對於手術治療,一些患者顧忌害怕手術時會損傷神經,所以不少人都是在家一忍再忍,苦捱病情遷不僅帶來的不必要的痛苦,延誤病情,造成不可逆的神經損害。其實,頸椎病只要選對正確的方法不但可以治療,而且效果明顯。

由於頸椎病對患者造成的主要危害是壓迫相應的脊髓、神經、血管,因此手術治療主要是給受壓的部分減壓,同時不能造成新的損傷。所以,神經外科被認為是患者更好的選擇。範濤教授介紹,神外醫生使用手術顯微鏡能夠使醫生在較小、較暗的手術空間內獲得較好的照明,保證手術視野,能夠對神經、脊髓做充分的減壓,能夠減小患者手術創傷,創傷更小、出血更少、恢復更快;同時神經電生理檢測等手術設備能夠在手術中檢測患者病情,便於及時調整,保護相應的脊髓、神經等。

開個“鑰匙孔”微創妙除頸椎病

為達到神經根減壓目的,最大可能恢復神經功能,範濤教授團隊為吳阿姨行頸後正中左側半椎板入路椎間孔擴大減壓術,也就是是選擇在頸椎骨背面開個“鑰匙孔” ,在高清顯微鏡下磨除增生骨質,減壓神經根,手術很成功。神經根減壓後,血壓從麻醉後基礎血壓140/95mmHg 下降至115/61mmHg,術後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動,麻木疼痛等症狀與治療前相比具有明顯效果。

範濤教授表示,神經根型頸椎病是主要的頸椎病類型之一,其典型特徵是手臂和手特定區域的疼痛、麻木,甚至肌肉萎縮。一旦有這些症狀,一定要早期就診。同時要結合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是保證治療效果的關鍵,所以患者要到正規醫院,找有經驗的脊柱外科醫師進行確診、評估,制定治療方案。

據瞭解,首都醫科大學三博腦科醫院脊髓脊柱外科在脊柱微創方面研究頗深,其採用顯微手術結合脊柱內固定技術,以及術中電生理監測技術,以全新的理念和技術,顯微手術治療退行性頸椎病、胸椎狹窄、腰椎管狹窄症、椎間盤突出等。目前吸引了不少國內外脊柱專家來到醫院參觀學習,並且該診療中心還擁有一整套微創治療方案,可全方位解決患者各種常見脊柱相關疾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