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讯 “原先一直误以为儿子的精神出了问题,按照精神疾病治疗了一年多,当时我们对这种病完全不了解……”前不久,来自福建的何女士带着24岁的儿子小程(化名)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进行排铜治疗。
小程患的是一种叫“肝豆状核变性”的罕见病,发病率仅1/10000—1/30000。由于前期对疾病的不了解,一开始被误当作“精神病”治疗,后来好不容易确诊病因,病情已经发展至非常严重的地步。
儿子性情大变,被误诊为精神疾病
核磁共振发现脑子里有团阴影
“原先我们在老家开了个小超市,儿子17岁那年,初中刚毕业不久,帮忙打理超市生意。”小程的妈妈何女士说,“那段时间儿子无缘无故变得脾气暴躁,有时候凶起来完全像变了个人。不过那时候,我们以为他只是青春期叛逆,以后慢慢懂事了就不会这样了。”
2014年,19岁的小程跟着父亲来到福州做生意。那段时间他经常和朋友一起到网吧玩游戏,就算不出门,也经常是一个人关在房间里玩电脑,脾气也变得更加暴躁易怒,和家人说不上几句话就会吵架。
有一次,小程在外面玩到很晚才回家,回来后就和父亲因为一件小事吵了起来,他的情绪突然像火山爆发一样,把家里的楼梯栏杆都砸坏了。
“儿子性情大变,我们以为是精神方面出了问题,就带他去看精神科医生,在当地医院按照精神病治疗,配了控制情绪的镇静类药物回来吃。”何女士说。
没想到吃了半年药,病情没有丝毫起色。更令一家人费解的是,儿子的肢体协调能力出现了问题,走路经常往前冲,还容易摔倒,手脚变得僵硬,后来连说话都不利索了。
2015年下半年,一家人带着小程来到厦门一家精神病专科医院就诊,做了脑部磁共振等检查,医生看了影像报告,发现小程的脑子里有一团阴影,但大脑其他构造都是正常的。
“那里的专家认为儿子并不是真正的精神疾病,问题出在这团阴影上。”何女士说,于是他们又回到福州一家大医院的神经内科排查,最终被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
被确诊为“肝豆状核变性”
随着病情发展生活不能自理了
“肝豆状核变性”是什么病?何女士第一次听说这个医学名词。
医生告诉她,这是一种以肝损害和脑损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遗传性铜代谢障碍病,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发病率仅1/30000—1/10000。该病最初描述的病理改变是铜过度沉积于肝脏和脑部豆状核,因此被命名为“肝豆状核变性”。
正常人体内多余的铜,主要在肝脏通过胆汁排出体外,而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肝脏排铜出现障碍,导致铜在肝脏、脑部以及其他脏器中过度沉积。毒性铜沉积物可诱导氧化应激,损害线粒体功能,引起多脏器损害。
何女士这才明白,原来那团阴影,其实是铜聚积在儿子的脑子里。
确诊后,小程在当地医院进行排铜治疗。为了让儿子快点好起来,在排铜治疗的同时,何女士还带他到康复医院进行康复锻炼,期盼着儿子能尽快恢复健康,回归正常生活。
本以为找到病因对症下药后,症状会慢慢好起来,可没想到治疗了快两年,小程的症状不仅没有改善,反而加重了。四肢僵硬更加明显,几乎无法下地行走,还变得讲话口齿不清,经常流口水,连吃饭都需要人喂。基本上处于生活不能自理的状态,身边一刻都离不开人。
今年年初,何女士加了一个“肝豆状核变性”病友圈,里面有几百个病友。
群里有一个37岁的福建老乡,和小程患同样的疾病,她是16岁发病的,吃了21年的药。这些年一直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定期排铜治疗,在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吴志英教授的帮助下,目前病情控制得非常好。现在她在老家做服装生意,不仅结了婚还生了孩子,孩子已经14岁了。
何女士说,这个病友的经历,让一家人再次看到了希望。11月初,她带着小程来到浙大二院,找到了浙大二院副院长、神经病学研究中心主任、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吴志英教授。
吴教授仔细评估了小程的病情,由于前期的排铜治疗不规范,以至于大脑功能受到损害,影响正常的肢体运动,出现手脚僵直、闭口困难、甚至精神行为异常等严重症状。经过十多天新的排铜治疗,何女士明显感觉到了小程的变化。原先僵硬的手臂慢慢变得松软,下巴也能合上了。
吴志英教授说,小程的病情,至少要经过半年的规范化排铜治疗才能有较大的改善。第一次排铜治疗结束后,一个月后再进行第二次排铜治疗。
父母携带致病基因
孩子有1/4概率发病
实际上,像小程这样的罕见病患者,在浙大二院并不“罕见”。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年龄好发于青少年,大多分布在5—35岁,但也有刚出生不久的婴幼儿和上了年纪的老年患者。浙大二院接收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最小只有一岁半,年龄最大的70多岁。目前,在吴志英教授团队这里治疗及随访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有上千人。
“由于肝豆状核变性的发病率低,社会认知度也较低,甚至很多医生也不了解,因此很容易被误诊。我们遇到过不少患者,之前辗转看了好多家医院,被误诊为其他疾病,延误了多年才被确诊。”
吴志英教授说,肝豆状核变性的致病基因为ATP7B,当这个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患者出现排铜功能障碍,无法将吸收进来的铜正常排出去,久而久之,铜就会沉积在身体里。因此,肝豆状核变性又被称为“铜娃娃”。
如果夫妻都携带ATP7B基因致病变异,孩子一定会发病吗?
吴志英教授说,如果父母双方都是ATP7B基因杂合致病变异携带者,其本身并不会发病。但当他们孕育的下一代,有可能刚好同时接受父母各自携带的杂合致病变异,就会导致发病,其概率为四分之一。
吴教授建议,有条件的夫妻可以在备孕前做个ATP7B基因筛查,万一双方都是携带者,还可以通过试管婴儿技术,预防出生缺陷的发生。
这种病早期有两个“危险信号”
吴志英教授说,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出现排铜障碍,人体内的铜主要是通过肝脏代谢的,因此早期往往会表现为肝功能异常。此外,也有一些患者的眼球会出现一圈棕绿色的环状物,医学上称之为“角膜K-F环”,这些都是肝豆状核变性的典型表现。
随着病情发展,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根据铜沉积的位置不同,临床症状会表现在身体不同部位。当铜沉积在肝脏里,会出现肝硬化、脾脏肿大,最终导致肝纤维化,直至肝衰竭;铜沉积在大脑里,会出现手脚抖动或僵直、口齿不清、易怒冲动、精神行为异常等症状。此外,患者还会出现血尿、骨关节畸形等。
“尽管肝豆状核变性是遗传病,但若患者及时诊断和有效干预治疗,其临床症状可获得有效遏制,并维持正常生活质量和正常寿命。”
吴志英教授说,对于肝豆状核变性的患者,最重要的就是减少铜摄入,日常生活中避免高铜饮食,禁吃贝壳类海鲜以及动物内脏等高铜食物。其次,通过合理治疗,促进铜排出体外。
目前,治疗肝豆状核变性的排铜药物——青霉胺已被纳入医保药物,一个月仅需花费100多元的药费。如果患者能够早期发现问题,严格低铜饮食,规范化地进行治疗和疾病管理,就能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罕见病的难点在于早期诊断
据统计,目前世界上已经确认的罕见病超过7000种,神经系统疾病占了一半以上,其中2/3是神经遗传病,一半以上在儿童期起病。
浙大二院神经内科吴志英教授团队,在罕见病的早期诊断和优化治疗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尤其是对于肝豆状核变性的早期诊治及相关研究,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团队在国际主流期刊上发表数十篇关于肝豆状核变性相关研究的论著,并多次应邀在国际相关领域的学术大会上做特邀报告,引起国外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
此外,吴志英教授团队研究发现,国内的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基因突变特点和国外患者有所不同,用药种类及用药剂量也不一样,因此,个体化治疗是非常必要的。
“我们的神经病学研究中心拥有完善的基因诊断技术,有助于罕见病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同时,我们团队通过这些年的经验积累,总结出更适合国人特点的肝豆状核变性的治疗方法。”
这些年来,吴志英教授大力推广罕见病的科普培训,一方面提高基层医务人员对罕见病的早期识别能力,让更多医生认识这些罕见病,不仅知道如何诊断、如何治疗,还知道遇到困难可以往哪里转诊,大大提高诊疗的效率,简化病人的就诊流程。另一方面,吴志英教授团队大力推行罕见病知识科普,在“浙二吴志英”公众号上定期推送科普文章,旨在让更多民众了解什么是罕见病,有助于早期发现和规范就医,少走弯路。
閱讀更多 杭州網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