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3 職場媽媽心裡話:"我做過最後悔的事,就是當初丟下孩子去工作"

前幾天,我發了這篇文章後《媽媽將孩子帶到3歲是一項投資,用這些成本,換來無法估值的回報》,有一位媽媽和我分享了她的經歷,我們暫且稱她為馮姐吧。馮姐有一個4歲的兒子,她做了4年的職場媽媽,最近她計劃迴歸家庭做全職媽媽。這時候,不少人質疑她,孩子大了才做全職媽媽,有必要嗎?到底是什麼讓她做出這樣的選擇?

下面,一起來看看她的故事。

馮姐說:“當初我以為,婆婆幫忙帶孩子,是一件很讓人省心的事,可以讓我放心去工作。但如今看來,我當初放的心當初省的心,如今可能要費100倍的心去彌補。真是應了那句話,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職場媽媽心裡話:"我做過最後悔的事,就是當初丟下孩子去工作"

馮姐的兒子東東今年4歲。大概在他4個月左右,馮姐為了工作,為了追求經濟獨立,當然也為了減輕家庭負擔,更為了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於是她將東東給婆婆帶。婆婆倒是樂意帶孫子,但卻不願意離開生活了幾十年的老家去城裡和兒子兒媳生活。無奈之下,馮姐和老公便將東東帶回了老家,讓他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

由於老家和工作的地方遠,馮姐和老公也只有逢年過節才有假期回去陪陪兒子。爺爺奶奶也不會用智能手機,平時的聯繫,主要以電話為主。所以,關於兒子成長過程中的點點滴滴,馮姐承認自己真是錯過太多了,兒子第一次出牙、爬行、站立、說話的瞬間,自己從未參與見證;兒子感冒發燒生病時,需要媽媽的時刻,自己也未能及時出現……

馮姐總以為,孩子還小,讓他吃飽穿暖就足夠了。她也以為,孩子還小,只要滿足他的溫飽需求就可以了。她還以為,孩子還小,沒有什麼記憶,等孩子大一點,再帶回自己身邊。

職場媽媽心裡話:"我做過最後悔的事,就是當初丟下孩子去工作"

這一等就是4年,今年馮姐本打算接孩子回身邊,讓孩子在自己身邊上學,但是和奶奶過來住了一陣,馮姐發現兒子和自己親近不起來,兒子特別黏奶奶,尤其是晚上,誰抱都不行,怎麼哄都不樂意,就是要奶奶。馮姐心裡有點不是滋味,畢竟那是自己懷胎十月,從鬼門關走一遭帶回來的孩子。但馮姐只能安慰自己,兒子和奶奶一起生活了那麼久,一下子離不開奶奶也是人之常情。

馮姐還和兒子解釋說,媽媽以前沒能在家陪你,是因為要賺錢給你上學、買你喜歡的玩具。馮姐覺得自己那麼辛苦工作,不就是為了孩子好嗎?但是孩子卻不領情。然而,對於孩子而言,相對於物質上的需求,他更渴望的應該是爸爸媽媽的陪伴。

而且,馮姐還發現兒子的壞習慣特別多。比如一言不合就滾地板撒潑、摔東西、不懂禮貌、不講衛生、自理能力差,而且膽小,見到生人就躲……馮姐說了他,他就說媽媽是壞媽媽,討厭媽媽。說不要媽媽,要奶奶!還說不想在媽媽家,要回爺爺家……聽兒子這麼說,馮姐心都碎了!

職場媽媽心裡話:"我做過最後悔的事,就是當初丟下孩子去工作"

馮姐說:"我活到現在,最後悔的事就是當初丟下孩子去工作,沒讓兒子在身邊長大。錯過了孩子的關鍵成長期,賺再多的錢都沒意義,現在想彌補卻發現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就像那句話說的:“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掙錢不去管教,不陪伴孩子,等孩子大了,你辛辛苦苦掙一輩子的錢不夠他敗家一年!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你選擇了管教,陪伴,等孩子大了,你一輩子沒掙到的錢,也許孩子一年就掙到了!”

馮姐還說:“她已經錯過了孩子前4年,不能再錯過了。”

所以,為了好好陪伴孩子,教育孩子,馮姐決定辭職做全職媽媽,重新學做媽媽,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成為孩子的榜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