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宋朝先南後北統一中國的策略是不是錯了?

自立124


先南後北政策是北宋初期的軍事方針,就是面對著由五代延續到今的長江以南的十國政權,以及身處地理位置較北的北漢以及遼國,以太祖趙匡胤的想法:是先平定南方然後再和北漢、遼國交鋒。

可是這一政策卻隨著趙匡胤的死去而胎死腹中,接任的趙光義政治、心機都勝於其兄,可就像孫策、孫權兄弟一樣,趙光義的軍事成績卻十分薄弱,雖然滅了一個內亂不止的北漢,可也兩次敗在遼國手中,甚至自己還身中兩箭,最後還死於箭瘡發作。

此後終北宋一朝則再也無法跨越太行山一步,在地理上被遼國、金國以居高臨下之勢強勢壓制著,加上宋朝已失去了自漢朝以來的中原屏障,故在軍事只能一直處於被動防禦,很難主動出擊了。作為最有機會奪回幽雲十六州的趙匡胤,他在建立宋朝後所採取的“先南後北”政策到底是不是一個失誤呢?


一、“先南後北”其實是自後周世宗柴榮就訂下的策略,作為全面接手後周資源的北宋,趙匡胤必須按照這策略繼續走下去

由於柴榮是繼承了他養父郭威的帝位,所以在他剛繼位的時候,柴榮就率著大軍和北漢打了一場硬仗:高平之戰。此戰使得背後有遼國撐腰的北漢國力大損,此後自後周到北宋初期再也無力南下和中原王朝爭鋒,可是柴榮也無法一口吃掉整個北漢,所以在他的召集令下,後周大臣分別上書闡明“南北攻略”,決定是“先南後北”還是“先北後南”。

  1. 北漢雖然被打趴了,可在他背後還有一個正值強盛階段的遼國,當年五代中最強大的後唐都不是遼國的對手,唐末主李從珂還被逼得自焚了,此事離柴榮時代也不過才十幾年,經歷了戰亂、百業待興的後周是不是遼國的對手?這是一個不容出錯的問題;
  2. 當時長江以南還盤踞著殘存的十國政權:西南後蜀,東南南唐、吳越,更南邊南漢、閩,就連處於交通樞紐的荊州都有一個荊南勢力在盤踞著,其中以南唐勢力最強,是柴榮最擔心的後顧之憂;
  3. 當時的後周不止外患嚴重,還有內憂,最重要的就是柴榮的帝位問題:畢竟他只是郭威的侄子兼養子,可是郭威還有其他的侄子和女婿等等,這些人都掌握著兵權,也都在看著柴榮,所以柴榮在對待南北攻略時必須嚴格再嚴格,作戰一輸的話就不止輸掉戰事,可能連帝位也輸了。
在柴進的召集令下,自翰林學士徐臺符以下二十多人,各自就《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和《平邊策》兩個題目做文章,闡述了“南北攻略”孰先孰後的可行性,其中比部郎中王樸的《平邊策》最讓柴榮滿意,也就因此定下了“先南後北”的戰略:

乃命承旨徐臺符已下二十餘人,各撰《為君難為臣不易論》、《平邊策》以進。其略率以修文德、來遠人為意,為蒨與竇儀、楊昭儉、王樸以封疆密邇江、淮,當用師取之。世宗自克高平,常訓兵講武,思混一天下,及覽其策,欣然聽納,由是平南之意益堅矣。

在柴榮的攻勢下,南方後蜀、南唐接連戰敗稱臣,柴榮不止得到了在後晉時期,後蜀乘機奪取的陝西、甘肅的四州之地全數迴歸中原。

而南唐的長江以北地區也歸入了後周國土,濠州、泗州、楚州、海州、天長、靜海軍等地接連投降,淮河一帶盡入柴榮手中,南唐元宗李璟割四州之地求和,去帝號,稱江南國主,改用後周紀元等。

柴榮親征的每次戰役,毫不例外地都帶著趙匡胤,他對柴榮攻南所得到的勝果瞭然於心,這一點也堅定了他執行“先南後北”戰略的決心。比起柴榮來,趙匡胤的帝位來得更加名不正言不順,他和柴榮一點關係都沒有,所以他必須擺明立場,嚴格執行柴榮時期就制定下來的各種政策,包括“先南後北”的軍事攻略,以安撫柴榮留下來的朝廷班子。


二、柴榮已經幫助趙匡胤開墾了荒地、種了種子,趙匡胤此時不收更待何時,而且他也急須一場絕對的勝利來穩固自己的帝位

在後周世宗柴榮去世後三年,此時的趙匡胤也已經黃袍加身,建立北宋了,處理了後周內部不服從的武將,進行了一輪調整後,此時的北宋已經解決了內部矛盾,開始要把矛頭指向外部了。對趙匡胤來說,他雖然在“南北攻略”的問題中有點猶豫,可趙普一出馬,“先南後北、先易後難”的北宋戰略就這樣定下來了。

而趙普的依據依舊是後周時期王樸留下來的《平邊策》:

  1. 自古以來都是先易後難的,柿子先選軟的捏,南方最強的後蜀、南唐都已經臣服於後周,實力不復從前了,其餘各國都是蕞爾小國,一旦搞定了蜀、唐,南方很容易就平定了;
  2. 趙匡胤以宋代周,不止一開始就有李筠、李重進的叛變,南方各國也大可藉著“為周世宗報仇”的藉口出兵,畢竟他們都在一定程度上臣服了後周,趙匡胤必須先解決他們才能安心處理北方事務;
  3. 北漢自從高平之敗後已經無法對中原用兵,遼國此時也正處於人稱“睡王”的耶律璟的統治下,對外擴張腳步放緩,此時正是趙匡胤收割柴榮所種糧食的最佳時期。對趙匡胤來說,他對南方的局勢比對北方更加熟悉,敗後蜀、南唐之戰中都有他的身影,他對平定南方有著絕對的信心。

在趙匡胤的指揮下,宋軍在南方戰事可謂是勢如破竹:先攻佔了處於荊州要害的荊南和武平軍,接著六十天滅亡後蜀,這個時間僅花費了三年不到的時間,比柴榮攻打後蜀四州和南唐江北之地的速度還要快。


至於柴榮、趙匡胤喉中鯁骨的北漢朝廷,趙匡胤也完全不用擔心,因為當時的北漢朝廷是一個叫郭無為的武當山道士在執政,郭無為最開始的意願就是投靠郭威為中原政權效力,只是郭威不喜歡他就把他趕走了。後來郭無為投靠了北漢,做到了宰相,輔佐北漢三帝,權勢滔天,而郭無為對北宋的獻媚,讓趙匡胤動起了改變戰略的想法。

公元968年,趁著北漢內亂,趙匡胤派大將李繼勳、曹彬兩路出兵北漢,兩個月不到就兵臨首都太原城下,可是此時北漢朝廷又發生了一件大事:司空郭無為被北漢末帝劉繼元幹掉了。這個本想開門投降的宰相大人,為了迎宋軍入城,甚至發動政變,殺了北漢景帝劉繼恩,可是後來又被他一手扶立的末帝劉繼元殺死。

郭無為一死,劉繼元立刻向“父親”遼國請求援軍,遼軍和北漢軍的堅守使得宋軍無法再進軍一步,而且內應已死,宋軍面對堅固的太原城只有兩種辦法:強攻或是撤軍。可是此時宋朝的後方也起了硝煙,滅蜀之後由於當地官員治理不當,引起了蜀地百姓的造反,一連兩年把趙匡胤鬧得焦頭爛額,所以強攻是不可能的事,就只能撤軍了。

之後趙匡胤還親征過一次,雖然在遼軍的幫助下,宋軍無法拿下太原城而撤軍,可是經過了數場大戰後,北漢已是名存實亡,再也無力對北宋造成任何影響,就順手牽羊把太原城周圍州縣一萬多戶的百姓遷入內地,進一步打擊了北漢的經濟、人口。

而且北漢雖弱,可他始終能起到一個緩衝地帶的作用,而遼朝此時的睡王耶律璟也因作惡多端被清理了,剛繼位的耶律賢也致力於處理睡王留下的各種禍患,不思南下,北宋的北方邊疆趨於平安,趙匡胤於是就再把眼光瞄準了東南地區。

三、經過了北漢失利的現實後,趙匡胤只能繼續執行“先南後北”的戰略,這一點不能說是趙匡胤錯了,而是當時的局勢所決定的

早在趙匡胤建國初期,就在帝國金庫中另外設立了“封樁庫”,每年的財政節餘全部封入“封樁庫”,作為以後向遼朝用兵或是收回幽雲十六州的資本:

  1. 為了儘快填補“封樁庫”的金銀,光靠國家每年的節餘根本無法完成,所以趙匡胤必須從富庶的南方下手,特別是後蜀、南唐這兩個最強大的勢力,比如後蜀末主孟昶就“封庫存以降”,保留了一大筆軍費給趙匡胤;
  2. 對趙匡胤來說,遼國雖然手握了北宋防守命脈幽雲十六州,可是遼國對北宋的方針一直都是秉承著遊牧民族的風格,乘機割一下草谷,打一下秋風,遼國並沒有徹底滅亡北宋的心思和能力;
  3. 可南唐這些割據勢力就不一樣了,只要給他們機會和時間,北上徵宋只是時間的問題而已,他們不止要錢,而且還要趙匡胤的命和權力,所以趙匡胤不能給他們時間和機會,必須儘快解決掉。

趙匡胤此人雄才大略,並不是一昧固執己見的人,當看到北漢內亂的時候,他就及時改變了做法,從先南後改為了先北再南,這些都證明了他在軍事和政治上的先知灼見。雖然北漢還是沒拿下,可宋軍也沒有遭到過大的損失,就連遼國接派兩位國家第一戰將:耶律休哥和耶律斜珍出馬,都佔不到宋軍的便宜,而且遼軍之所以出兵,多數是因為北漢以重金請求才出兵的,他們用意不在宋,更多的是在北漢的那點請求款和每年的“保護費”。

所以趙匡胤才能自信滿滿地說:

石晉割幽燕以賄契丹,使一方之人獨限外境,朕甚憫之。欲以斯庫所蓄滿三五十萬,即遣使與契丹約,苟能歸我土地民庶,則當盡此金帛充其贖值。如曰不可,朕將散滯財,募勇士,俾圖攻取耳。

反倒是南方僅剩的南漢、南唐倒是越來越耐不住性子了:在宋軍攻打西南時,南漢後主劉鋹就多次派兵入侵桂陽等地,都被北宋潭州防禦使潘美擊敗了,而南唐更是兇猛,在後周時期就連滅馬楚、閩國,雖然被柴榮打敗,勢力被控制在長江以南地帶,可難保他們不會越過長江北上威脅北宋,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就是這個道理,與其日夜擔憂南唐北上,倒不如北宋直接南下把他滅掉更好。


總結:趙匡胤的先南後北戰略既有其傳承性,也有其局勢性,這是趙匡胤作為柴榮部將,跟隨其南征北戰後而得出的結論。

雖然後世的我們在開了上帝視角後,認為趙匡胤在開國之初沒有盡全力拿下幽雲十六州,導致後面一直被遼、金、蒙古壓著打,可要明白的是,這一切未必就是趙匡胤的鍋。自漢高祖劉邦以來,哪一位開國帝王不是先安內再攘外的,像兩漢之契丹、隋唐之突厥、明朝之蒙古,這些都是帝王在平定內部後才有空去理的事。

而柴榮、趙匡胤的先南後北政策也曾經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柴榮時期遼國已經有打算歸還幽雲十六州,以避鋒芒了,只是由於柴榮死得不明不白才作罷。在遼人眼中,中原王朝只不過是一個錢袋子,能掏錢就掏,掏不了就走,這是遊牧民族和農耕民族之間的慣例,以遊牧為主的遼軍,初期骨子裡並沒有想要宋朝土地,可是到後面宋太宗、宋真宗的軍事弱智,才讓遼人起了統治中原的想法。

趙匡胤的先南後北方針其實是符合當時局勢的做法,南方在經過柴榮打擊後實力接連對後周、北宋稱臣,而北方的北漢和遼朝也多次被柴榮擊敗,北漢再也無法像後漢時期那樣給中原造成困擾,可同時也又起到了隔斷北宋和遼國的作用,所以趙匡胤不能過於直接了當地滅亡北漢,他並不希望和遼軍正面交鋒,以免南方出任何亂子,影響到自己本來就不穩的帝位。

作者/一貳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後亂編,喜歡點贊!


一貳一橙


北宋是在後周諸將發動“陳橋兵變”,擁立趙匡胤為帝,進而建立的宋朝。其統一天下的策略是“先南後北”,以當時的區域格局下,這個戰略是非常正確的。我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闡述:


一、以“收復”中原文化為戰略先機

趙匡胤是在後周的政治軍事基礎之上所建立的北宋,其後周的勢力範圍正是在(山東、河南、河北、山西大部等)中原地區。

在後周以北,是以遊牧文化為主的契丹人和“佔據太行山之天險”以太原為中心的北漢;以南,則是從唐朝舊地的分裂出的諸多“軍閥”王朝,在社會基礎上,與後周同屬漢唐文化。

所以在宋朝建國一開始,趙匡胤便推進了統一全國的進程。先後消滅南平、後蜀、南漢三國,緊接著又擊敗了勢力較為強大的南唐。在此之後,位於南方的吳越與福建、漳泉等地的地方“軍閥”勢力也紛紛倒向宋朝,最後滅掉了北漢,實現基本統一全國。

由此可見,先向南推進的統一策略,在很大程度上,“文化的統一”成為了“收復”漢唐舊地的戰略基礎。


二、以“平原”肥沃土地為戰略轉機

趙匡胤所建立的宋朝之所以採用“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還有一層“平原”因素在裡面,以後周為根基的南方大部分割據勢力,土地肥沃,利於耕作,而這正符合以農耕經濟為核心的社會發展。而對於後周北方的北漢和契丹部落,要麼佔據黃土高原和太行地勢,要麼是草原和荒漠,土地貧瘠,對於崇尚農耕文化的中原王朝來說,先征戰北方,只會“勞民傷財”,而拿下南方的割據勢力肥沃的土地,是顯然“利大於弊”的。由此可見,土地經濟會為趙匡胤“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帶來戰略轉機。


三、以“長城”燕山海河為戰略緩衝

在後周晚期,契丹人時常南侵,使得舊唐遺留的北部“長城”地帶天然防禦工事已經失守,而在北宋建國之時,太行、燕山、海河等北部邊疆的天然地形優勢,依然可以為宋朝“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提供一段時間的戰略緩衝。


所以,綜上所述,從多方面來考慮,趙匡胤的“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都是明智的可行的戰略。


草竹道人


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講一個小故事。

趙匡胤黃袍加身之後,重用了趙普,封賞文武百官,接下來要做的就是收拾眼下的爛攤子,畢竟國家還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

一日,趙匡胤對趙普說:我打算先收復北邊的後漢和遼國,再橫掃南方各部,你覺得這個計劃能成功嗎?趙普半天沒有回答,趙匡胤靜靜等著,越到後來,臉上的笑意越濃。最後趙普說:我覺得這樣並不妥當,北方遼國鐵騎太過強大,又有燕雲十六州作為屏障,以我們現在的實力,勝算不大,倒不如先易後難,平定南方作為保障,再征戰北方。平定南方是勝券在握的,之後打北方即使不成功,我們也不至於腹背受敵。

趙匡胤聽了十分高興,告訴趙普說:我其實也是這樣想的,但是怕你迫於我的威嚴,不敢說實話,所以故意反著說。如果你剛才順從我的觀點先北後難,我非撤了你不可。既然現在你這麼說,說明我沒有用錯你。至此,趙匡胤格外倚重趙普。

這個小故事告訴我們,北宋兩個重量級的人物,在沒有事先交換意見的情況下,不約而同地認為先南後北的政策是正確的。

趙匡胤自幼熟讀兵書,又是節度使出身,稱帝之前一生都在帶兵打仗,並且戰功赫赫,集理論和實踐於一身,還有誰比他更清楚當時的局面?他會不知道先打南好還是先打北好?

後來實際證明,先南後北的策略是非常正確的,如果先打北方,歷史或許從此改變了。





秦曰漢雲


宋朝先南後北的戰略是否正確,首先要從北宋統一戰爭說起。為什麼要先南後北,北宋建立於公元960年,周邊除當時有大唐變後梁,後唐,後晉,後漢,還先後存在著,前蜀,吳越, 楚,閩 ,南漢,荊南(南平),後蜀,南唐,北漢等國家和割據政權,還有907年建立北方大國,遼國等十一個國家和政權和宋朝共存。

北宋的北方正是北漢和強國遼。而南方的割據政權相對弱小。又因怕喪失北漢這一宋與遼朝的緩衝帶會引起激烈衝突。宋太祖進行了綜合考慮,決定一方面要避免與遼朝的全面衝突,一方面可以利用南方的財力,人力,為將來的統一戰爭作支撐,於是宋朝的統一戰爭基本以“先南後北”為主線展開。制定了防止北方北漢南進掠奪,防禦遼國進攻的穩定北方方針。

在北宋統一南方各國,又滅北漢後,先後發動了兩場對遼戰爭,意圖恢復燕雲十六州,但均告失敗!宋朝損失巨大,從而改變了宋遼兩國的戰略格局。宋朝以大一統的全國之力北伐,都未成功。說明了當時遼國實力的強大。如果宋太祖當初選擇先北後南,估計中國古代史很有可能就沒有宋朝一說了。



水泊梁山上立大旗


宋朝歷史從公元960年宋太祖趙匡胤陳橋兵變建立北宋,後經過數年討伐,完成了對全國的統一。

北宋以來一直採取消極防守崇文抑武策略,對西夏、契丹國用兵均以敗北收兵,此後很少再起干戈。

南宋於1126年-1127年在發生靖康之職後,雖有岳飛、韓世宗等民族英雄殊死抗敵,無奈朝廷腐敗,更有佞臣從中勾搭敵國,造成徽、欽二帝被金人擄去,宋朝皇都被迫南遷,從此南宋紀元開始,於公元1276年,南宋亡國於都城臨安(今杭州市)。

縱觀南北宋朝歷史變遷,其結論無非是歷史自有定數,天數變遷,時代更迭,任何人難逃天地人寰。


孤獨的行者001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一下。

北宋初年,當時的局勢對宋而言十分的不利。外部,各地群雄逐鹿互相爭鬥,北面的契丹更是迅速崛起,虎視眈眈 ,隨時有南進的可能;內部,大宋中央缺乏權威,武將們驕橫跋扈,如果沒有皇帝的威望,武將們將不會效忠政權的,這在當時五代十國的統治階層裡已經是難以處理的問題。鑑於此,宋太祖趙匡胤給自己和後代繼承者制定了著名的《先南後北》的治國方略。事實證明,這個方針是正確的,至少庇佑了宋朝百年基業。為什麼這樣說呢?且聽我來細說。

首先,北宋立國之初,我們漢人基本上已失去了優質的戰馬源產地,其獲得渠道非常有限。如果先從北方上打起,面對契丹的鐵騎,由於戰馬補充有限,步兵打騎兵 ,形式就不容樂觀。所以在沒有聚集足夠多的戰馬等物資時開戰,代價太大,且又勝算不大。所以宋太祖趙匡胤正是看準了其中的厲害關係,決定先不打北方。

其次 ,北方戰略要地燕雲十六州已淪於敵手,太原重鎮也在死敵北漢手裡。一旦先打契丹,難保三面腹背受敵,所以壓力太大,不確定因素太多。

再則 如果南方一直未統一, 北方一旦開戰後勤很有可能就會出現問題。富裕的南方將是大宋一統天下的有力保障,沒有糧草和兵械等戰爭物資的充分保障,統一天下就是一句空談。

最後,大宋立國時間太短,基礎不牢,一旦同北方開戰,稍有閃失,內部問題就可能要崩盤。只有不斷的勝利,人心才會聚集。相對於北方,南方更有把握打贏,正所謂未戰慮敗實乃老成謀國之道。宋太祖趙匡胤清醒的認識到了這些問題,給自己和繼任者制定了這一套《 先南後北》的戰略政策,還是十分正確的。雖然,後來證明大宋立國之初,契丹也非那麼的強大,等統一了南方,再想平契丹,最好的機會已經錯過了 誰也奈何不了誰,於是兩方對峙了幾十年,成為大宋沉重的負擔和最大的威脅。這些問題趙匡胤的繼承者趙光義等後人都沒有能力解決好。


史客不輕鬆


宋太祖與趙普雪夜定策先南後北統一中國的策略是正確的。原因如下:

一是戰略上是先易後難。北方契丹歷史上就是華夏民族的心腹大患,五代十國之難使中華民族四分五裂、虛弱不堪,宋朝立國不久,國力虛弱。而北方的契丹卻基本上處於實力鼎盛期,先打契丹無異於以卵擊石,南方諸國相比宋國實力弱小得多,因此先南後北實際是先易後難。這在策略上無疑是明智的。

二是策略上先謀保障後啃骨頭。南方几個諸侯國實力雖然不強,但都是富庶之地,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取之可為以後的戰爭提供強力的保障。

三是心理上先統一內部再征服外部。南方几國雖然各自獨立,但對同文同種的宋朝人來說,不過是同室分家而已,把全家團結了,就好一你起對外使力。

綜上所述,宋朝先南後北統一中國的策略是對的。



品鑑不凡


大家好,我是【洹水之上2020】

針對宋朝先南後北統一中國的策略,我本人認為是:非常正確的!

首先,宋朝不是沒有北伐,而是因為遼國的干涉暫停了!

宋朝建立後,太祖趙匡胤一幫人也是壯懷激烈,想把北方的小割據政權――北漢(主要在山西境內)一舉平定,然後在收拾南方那些割據政權!

可惜,北方有個龐然大物――遼國,北漢是它的小弟,你打它就等於打遼國,遼國當然不幹了,直接就和宋朝掐了起來,一共打了兩次,雙方各有勝負,一時北方成了僵局!

這個時候,宋朝君臣開始考慮對策了!

是繼續和北漢、遼國在這裡乾耗,還是另闢蹊徑呢?顯然他們找到了好辦法:先易後難,先南後北,統一了南方,再回頭給你倆幹,等著我!

宋朝剛開始的形式

於是宋軍一路南下,開啟了“打怪”模式,一路如砍瓜切菜一般,不幾年平定南方!這裡有多個好處:

其一:平定了南方,壯大了自己,現在的宋朝個頭發育的也不錯了,積累經驗,財富,戰略縱深等等好處;

宋朝統一南方

其二,不用擔心兩面作戰或者多面作戰了!德國一戰,二戰都是吃了兩線作戰,疲於應付的大虧,趙匡胤沒有,這也是他的宋朝可以延續下去的一個原因吧!

南方統一了,繼續跟北漢、大遼接著幹!

宋太宗趙光義

統一南方後不久,太祖趙匡胤就駕崩了,他弟弟趙光義繼位,是為宋太宗。

宋太宗信心滿滿,親自帶領大軍出擊北漢,因為速度太快了,遼國還沒有出兵了,北漢已經亡國了,本來結局很好了,大家立了戰功,也人困馬乏了,該停下來來個表彰大會,和頓大酒慶祝一番了!

可惜啊,可惜,好大喜功的太宗皇帝一心要收復被遼國侵佔的燕雲十六州,打到幽州去!全軍將士一時目瞪口呆,一時軍心不穩!皇帝就帶著這群疲憊不堪,滿腹怨言的隊伍出發了,結果可想而知,大敗,隨即拉開了宋遼開戰的序幕!

所以說宋朝先南後北的策略沒有錯,錯的是後面的太宗皇帝剛愎自用,不懂打仗,卻偏偏要親征,還給手下將軍畫陣圖,遇到這種奇葩老大,下面也只能自認倒黴了!

你認為呢?


洹水之上2020


我個人觀點是宋當時制定的「先南後北先難後易」的戰略方針有問題。宋在北伐北漢時遇到了一些挫折之後就制定了這個方略,收復燕雲十六州的計劃也因此耽擱,而當時北方的情況是北漢危在旦夕,全依仗契丹的支持才苟延殘喘,契丹的內部當時也是矛盾重重,國力也是每況日下,這個時期是北伐的最好時期,只要宋軍再接再厲相信未必收復不了燕雲十六州。\r而當時南方各國都已經是腐朽不堪,在宋軍以秋風掃落葉之勢統一南方之後,回過頭來再北伐時,雖然北漢依然孱弱,但契丹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契丹了,因為契丹出現了一位聖主——遼聖宗耶律隆緒,契丹已經今非昔比。北宋再北伐,實力上已經處於劣勢,雖然滅了北漢,但始終無法與契丹抗衡,宋太祖趙匡胤死後,宋太宗的幾次北伐也都以失敗告終。由於錯失了北伐的最好時機,導致北宋在軍事上一直處於被動狀態,直至後來的檀淵之盟,北宋的統一大業也始終沒有完成。所以我覺這個策略是有問題的。



希爾大大


宋朝採取先南後北的統一方略是正確的,因為相對於南方,北方的契丹人實力太強,太難對付!

契丹人在歸附於唐朝(包括武周)時代,就曾經時降時叛,反覆不定。而在唐朝衰亡中原分裂動盪後,更是給了契丹人乘中原內亂而崛起的最佳時機!

更何況由於契丹人接受中原文化的程度較為深厚,因此在文化上和制度上大力學習並仿照中原制度,得以建立起盤踞於北方的封建王朝。由於契丹建國早於北宋,因此早己完成了內部整合。對石敬瑭送給契丹的,幽雲十六州的統治也已經比較穩定了!

而此時的中原卻尚未完全統一,還無法形成針對契丹人的合力!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北宋不釆取先南後北的統一策略,而是先向強悍的契丹發起挑戰,必將會因後勁兒不足而被擊垮!如若出現了這種後果,中原其他勢力必將趁火打劫!那麼北宋政權註定因為陷入南北兩面夾擊,力量對比過於懸殊而垮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