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週五全倉買入券商的,週一大概率吃肉,這個利好是助推

週末要聞,中國證監會決定降低A類、B類、C類、D類證券公司2019年繳納的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的比例,分別為0.5%、0.6%、0.7%、0.7%。

這銀行的存款保證金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是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有些小夥伴可能不太清楚。這個基金設立的初衷,就是要保護投資者權益的。

基金成立的背景:

2001年8月,鞍山證券被中國證監會撤銷。曾經為化解地方中小金融機構風險埋單的“央行再貸款”,首次現身券商的處置過程中。 按照當時中國人民銀行與中國證監會的判斷,這類高風險金融機構爆發危機的金額並不會太多,因為多數券商都已在2001年進行了增資擴股,使得證券公司的整體資本大幅上升。加之當時市場“虛火”仍然很旺,問題遠未充分暴露,因此,一事一議成為當時處置風險的基本思路。當時出錢的中國人民銀行並沒有估計會有很大的窟窿,覺得出事了再用再貸款滅火,不會有太大壓力。但這一想法很快就被證明過於樂觀,出事的證券公司一個接一個。

連同剛剛被宣佈關閉的大鵬證券,當時已公開宣佈被託管、接管甚至取消證券經營牌照乃至關閉的證券公司有十幾家,而市場上流傳的各種版本的高風險證券公司名單更是有幾十家之多。 當前的情況已不適用於一事一議,證監會總往國務院上報風險證券公司的問題確實也不是辦法,因此才有了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的操作。

2004年12月30日,新華社報道,證監會、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已向國務院報送《關於設立證券投資者風險補償基金的請示》,新股申購凍結利差資金,擬作為證券投資者風險補償基金來源之一。

2005年1月6日,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在全國證券期貨監管會議上表示,“力爭在今年上半年,完成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的設立工作。”

(1)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在風險基金分別達到規定的上限後,交易經手費的20%納入基金。

(2)所有在中國境內註冊的證券公司,按其營業收入的0.5--5%繳納基金,經營管理和運作水平較差、風險較高的證券公司,應當按較高比例繳納基金;

對券商的影響:

最直接的影響就是證券公司每年可以少交錢,那券商每年要繳納多少錢呢?

來看繳納比例表:

週五全倉買入券商的,週一大概率吃肉,這個利好是助推


給大家舉個例子,第一創業是BB券商,2019年的營收是25.83億,應繳納的比例是0.75。公式是(25.83億X0.75/100)=1937萬,按照新政策,公式是(25.83X0.6/100)=1550萬。

再比如,中信證券是AA級券商,2019年的營收是431.77億,應繳納的比例是0.5%。公式是(431.77億X0.5/100)=2.15億,按照新政策還是0.5。所以這些大個券商並不在此次政策中直接受益。

預計行業2019年度繳納金額將下降8%,2020年度繳納金額將下降45%,有利於更好發揮金融逆週期調節作用,減少證券公司經營成本,緩解疫情影響,更好支持證券行業參與疫情防控工作,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我們都知道,每次降低存款儲備金率,對銀行和金融板塊是一個巨大利好,因為這可以釋放更大的流動性,讓市場有充足的貨幣進行經濟活動。那麼此次操作,目的就是給證券公司降低繳納比例,來促進其現金流以及運營成本。這個政策對證券板塊來說絕對是一個非常大的利好。相當於央行定向對證券公司降準,道理差不多。

後期券商看好,從無論是從現在的券商板塊,技術面還是基本面都有了,券商板塊具有更大程度上漲的基礎。週五券商板塊的集體回調,給了大家很大的不確定性持倉,但是週五的這個政策發佈等於把券商板塊的預期利好再次加碼。

從最新公佈的2月份,券商財務快報來看。全體券商板塊類公司,2月份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都遠遠超預期獲得了收入以及利潤。在全球各央行都在紛紛競賽降息的時候,未來我們應該會有更靈活的財政政策,也就是從稅收角度去考慮問題。未來還會有更多靈活的稅收手段會陸續出臺,比如我們股民都期盼的印花稅等等。任何一段牛市的走強,券商絕對是第一波開始拉動的板塊,現在已經連續十幾天的萬億成交,已經表明了市場的態度。

結論:降低證券投資者保護基金繳納比例,這種操作這麼些年並不多見。這是對券商板塊的較大利好,對未來券商板塊的走勢形成一個助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