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黃栽培|掌握好栽培技術方法,一小塊地也能創造出大財富

蒜黃,是大蒜的幼苗,同時也是人們較為喜愛的一種蔬菜。蒜黃是大蒜在光照不足的條件下,在有一定的溼度和溫度的環境下,再利用蒜瓣自身特有的養分,從而培育出高產優質的蒜黃,蒜黃是一種獨有特香味的蔬菜,可供應冬、春兩季蔬菜市場的需求。栽培佔地面積較小,且還不需要施用一丁點兒肥料和農藥,栽培成本低,經濟效益高。一般在拱棚、陽畦、溫室內,只要是保溫設施好、遮光工作做到位,一般都可生產。近些年來,各地多有栽培,但有時候人們在栽培過程中,也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選種不對、選地栽培設施不到位、不精通栽培、溫度控制不好等,導致有些農戶受到一定的損失。具體蒜黃的高產栽培技術方法,下面再做個詳細介紹。

蒜黃栽培|掌握好栽培技術方法,一小塊地也能創造出大財富

一、精細選種

蒜黃栽培,對於選品種的問題,由於為了創造出更大蒜黃的產值,需要選用品質相對較好的,要為高產打下堅實的基礎。因此要選高產穩產的品種,比如選紫皮大六瓣蒜,該品種發芽率高、長芽較快,蒜瓣大,產量也高,這樣來創造出高產和品質的蒜黃。在選種時,要精細挑選,應剔除受病害、受凍害、受黴變,和一些已腐爛的蒜瓣。

二、選地整地

蒜黃對土壤方面的要求不算太高,適應性比較強,一般較適宜於沙子或砂壤土栽培,也可進行改良陽畦栽培,或在火道上、後牆走道下,或溫室內,或在囤韭的土溫室內栽培,也可以利用空房間內栽培等。人們稱栽培蒜黃的地為“蒜池”,一般深度在60-80㎝,長度和寬度可視情況而定,主要是看栽培規模的面積來設計長、寬度。如果是在空房間內栽培,要挖一個半地下式的菜窖,一般地上部高度1.5-17米,地下部深度1.7-1.9米,寬度7-10米,長度12-15米,實際上具體的長、寬、高根據規模大小進行,有條件可適當加大些,主要便於是勞作進出。菜窖一般可用土壘成牆,如果是用磚,建議採用紅磚(紅磚吸水防發黴),在南側就一個小窗,池高度60-80㎝,要保留一條小過道,便於勞作,窖正中生火加溫,窖頂要保留出窄縫,可用黑色的薄膜來覆蓋保溫遮光。要記得,不論是蒜池的規模面積不大和設計形狀,蒜池的地面上必須要平整,並鋪上一層5-8㎝的沙子,隨後耙平再開展栽蒜工作。

蒜黃栽培|掌握好栽培技術方法,一小塊地也能創造出大財富

三、播種方法

蒜黃的播種時間,由於蒜黃的生產週期較短,一般在18-22天左右,可從10月上旬到第二年3月下旬這段時間進行,但也要根據當地市場有需求情況再做規模,至於生產量,主要是考慮市場有需求,這樣才能保證所生產出來的蒜黃有地方進行銷售,避免帶來損失。栽培的方式上,建議用囤蒜的方式進行。在播種前,先用5-8℃的溫水浸泡蒜頭20-24小時(激活,出苗率高),使蒜頭充分的吸收水分,時間到後隨即撈出來掰成兩半,去掉盤踵,在掰開時要多注意,別傷到蒜頭即可。隨後開始將蒜頭排在蒜池內,儘量排密集些,要壓平,在上面覆蓋一層沙土,蓋住好蒜頭。隨後開始澆水保溼。在澆水時,採用膠皮管從池邊伸到池內灌水,水淹沒蒜頭即可,然後再用1.5-2㎝的細沙覆蓋好蒜頭。至於囤蒜的播種量,一般一平方米用18千克左右。在囤蒜時,要多注意密度大、要平整。因密度大正是創造高產不可或缺的方法;囤蒜要平整,且蒜頭也要齊,以利於以後植株高低整齊,後期方便人工收割,不容易造成浪費,達到高產和商品性的目的。另外,囤蒜要分批多次進行,這樣才能保證可陸續採收,不會缺貨,以便於有貨供應市場,從而獲得更高的收益。

蒜黃栽培|掌握好栽培技術方法,一小塊地也能創造出大財富

四、技術管理

①溫度管理:溫度管理上,由於蒜黃栽培方式是囤苗與收割都是不斷的進行,從而使溫度管理上難度增加,因此需要掌握好溫度管理技術方法,一般溫度控制在18-22℃。

具體各個階段溫度管理控制是,要根據植株生長情況,白天、晚上、地溫,每個階段也不同。①蒜黃出土前白天控制溫度在25℃,晚上控制溫度在18-20℃,地溫18度。②蒜黃出土至苗高度在24-27㎝白天控制溫度在20-22℃,晚上控制溫度在16-18℃,地溫16℃。③苗高27-33㎝白天控制溫度在14-16℃,晚上控制溫度在14-16℃,地溫14℃。

囤苗後,蒜池的溫度要根據相應的指標進行控制。在將採收前要降溫,一旦溫度過高將會使其瘋長,植株易出現倒伏、腐爛、造成降低產量和品質,因此應多加強管理,控制好溫度這方面。

②水分管理:一般蒜黃對水分要求較高,蒜池內要保持隨時溼潤。播種後,要第一時間澆水,澆水以全池都澆到為主,並要漫過蒜瓣。需要每1-2天澆水一次,但澆水量得根據室內溫度的高低和蒜苗的大小而定。如室內溫度較高、苗大時,需要較大的水量,所以,澆水需要大一些,如果是室內溫度較低、苗小時,澆水量就要小些,這樣才能使蒜黃有效持續增長。蒜黃生長期,由於植株生長量較小,它對水分要求略低,澆水量要小,一般澆水只要溼過地面就可。澆水時,澆小水為主,不可大量猛澆,避免蒜瓣被水漂出來,以後隨著蒜苗的高度不斷上升後,需要逐漸加大澆水量。但也得根據土質來定,如是砂壤土、沙土排水比較多些,可適當多澆些水。在採收前3-4天時,要及時停水,這樣才能使蒜黃長得好些,可有效提高產量。

③光照管理:蒜黃在光照管理上要求嚴格,尤其是蒜苗不可見光,不然就會萎蔫、枯死。在蒜苗時,要考慮打造好優質的苗,一般都是需要蓋上“葦簾”遮光,目的是軟化蒜葉。一旦蒜苗見到光後,葉鞘就會因為光合作用下而變綠色,蒜黃就會大大失去了商品性。

蒜黃栽培|掌握好栽培技術方法,一小塊地也能創造出大財富

④保溫通風:在室內的蒜苗保溫、通風管理上,在栽培過程要多注意室內保暖通風。因蒜黃是外生長期間靠的是蒜瓣內貯藏的養分維持生長,是不需要光合作用來製造出營養的,所以也就不需要揭蓋蒲席,只要是做好保溫工作,同時水分控制適宜蒜黃生長條件就可。

⑤放風管理:

防風管理方面,主要是在白天外界氣溫高,在沒有寒風時,要及時做短時間放風,及時排除出積貯室內的二氧化碳、室內溼氣等廢氣,要多注意這方面,一般防風時間為60-80分鐘為宜,適當放風就可,避免室內溫度突然下降太快,放風后室內溫度在14-15℃時,就要及時控制回室內原來的溫度(18-22℃),這樣既能放出去汙染氣、溼氣等,同時又不影響到蒜黃的生長。

五、分茬採收

在採收方面,一般以分茬採收進行,這樣可陸續收穫。蒜黃栽種到採收頭茬只需要22天左右,蒜黃長的高度在35-42㎝,在第一茬採收後,過20天就可再次採收第二茬。在採割時,茬口必須要齊,不能傷到蒜瓣,這樣才能保證陸續生產和商品性。採收第三茬時,這時把蒜瓣也一同撥起。採收後的蒜黃,一般需要用塑料綁帶或稻草紮成捆,動作要輕,避免損壞失去商品價值,並將已扎捆好的蒜黃拿到室外去晾曬一下,就可使蒜黃由黃轉變為金黃色,提高商品性。

蒜黃栽培|掌握好栽培技術方法,一小塊地也能創造出大財富

總結:蒜黃栽培成本低,效益高。利用冬春兩季市場蔬菜少時進行栽培,從而獲得更好的收益。但在栽培過程中,需要有一定的技術,並結合科學管理進行,要做好、做到位,從而獲得更好的收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