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讓皇位的大唐皇帝——唐睿宗李旦


三讓皇位的大唐皇帝——唐睿宗李旦

唐睿宗李旦(662年—716年),初名旭輪、輪,唐高宗第八子、武則天幼子,是我國史上為數不多兩次在位的皇帝(分別是684年—690年和710年—712年),出生在帝王之家的人雖說錦衣玉食、生活無憂,然而宮廷鬥爭畢竟兇險,李旦有三位哥哥和一個妹妹(太平公主)全都死於非命,然而李旦卻能在如此險惡的環境中得以保全,竟以壽終,細思下來,與他審時度勢、激流勇退分不開,我們從他的“三讓皇位”中可以看到——

三讓皇位的大唐皇帝——唐睿宗李旦

一讓母親

永淳二年(683年),唐高宗李治駕崩,皇太子李顯繼承皇位,然而朝中實權卻是掌握在母親武則天手中,李顯不甘心受到母后擺佈於是想要建立自己的幕僚以對抗武后,不料此事被武則天偵知,武則天盛怒之下廢掉了李顯的皇位,將幼子李旦扶立為帝,是為唐睿宗。李旦與哥哥不一樣,他深知自己的力量不足以跟母親對抗,於是自己不參與政事管理,實際上武則天擔心李旦掌握權力,一直將李旦軟禁起來,龍椅上長期無人。李旦知道母親有稱帝的想法,但礙於母子情分和時機尚不成熟而一直沒有行動。684年,徐敬業、駱賓王等因不滿唐中宗李顯被廢、反對武則天專權而發動叛亂,叛軍以揚州為大本營,在短短的一個月內聚集起十幾萬軍隊,然而武則天派三十萬大軍僅四十餘天就將叛亂成功鎮壓,徐敬業、駱賓王等叛軍首領均已伏誅,此後 武則天勢力更加鞏固。朝野對於武氏稱帝呼聲極高,甚至已經有人公然請求武則天稱帝。名義上為皇帝的李旦知道武氏稱帝已經不可逆轉,於是自己帶領群臣請求武則天即位稱帝,武則天稍作推辭後接受百官的請願,於690年在顯慶門即位,改元天授,降封李旦為皇嗣(相當於皇太子),並賜李旦武姓。

三讓皇位的大唐皇帝——唐睿宗李旦

二讓皇兄

武則天稱帝后,遇到了一件很棘手的問題——立嗣。她曾經一度想要傳位於侄兒 以求保住她一手建立的武周江山,然而朝廷重臣狄仁傑、張柬之等勸說武則天應傳位於兒子,以讓自己可以千秋萬世享受祭祀的禮遇,武則天是一個相當迷信的人,她擔心自己死後在陰曹地府裡會餓死,於是決定傳位於兒子。當時的武則天有兩個兒子——三子李顯和幼子李旦。其中李顯早在684年被廢掉,一直流放在房州;幼子李旦本身已經是皇嗣,而且一直在自己身邊。因當年李旦率群臣勸進自己稱帝,並且武則天也一直偏愛幼子,因而武則天想要傳位於李旦,但李旦以位傳長子加以推辭,堅決不肯接受太子之位。武則天無奈,只好將自己親手廢掉的李顯重新召回,再次立為太子。神龍元年(705年),宰相張柬之等發動政變,迫使武則天提前傳位於太子李顯,李顯即位後,恢復大唐國號,武周政權到此終結。

三讓皇位的大唐皇帝——唐睿宗李旦

三讓兒子

李顯重新登上皇位,雖然已經沒有了母親的操控,然而大權卻也沒有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他的皇后韋氏恃寵而驕,擅弄朝政;李顯女兒安樂公主同樣依仗父親寵愛而大行賣官鬻爵、強佔土地等違法活動,李顯由於妻女和自己流放房州的十五年裡吃盡苦頭一直心懷愧疚,因而對於妻女的違法行為一直持有縱容態度。後來韋氏母女越來越囂張,很多正直之士已經看不下去,許州司兵參軍燕融欽上書彈劾韋氏母女,韋后得知後大怒竟命衛士將燕融欽當場摔死!唐中宗已經收到很多彈劾韋氏母女的奏摺,感覺事態相當嚴重,於是對於妻女行為不再放縱。韋氏母女也感覺到中宗已經有變志,於是陰謀想要加害中宗另立傀儡皇帝,最終韋后進毒餅將中宗害死,她對外宣稱中宗是病死並且立溫王李重茂(中宗兒子 韋后無子)為新帝,自己掌握實權。太平公主(李旦胞妹)和臨淄王李隆基(李旦三子)聯手發動唐隆政變,將韋氏黨羽盡數誅殺,然後共推李旦為帝,為獎賞二人的擁立之功,李旦給予太平公主參與政事的權力,兒子李隆基被立為太子。

三讓皇位的大唐皇帝——唐睿宗李旦

可是朝廷並沒有因為韋氏黨羽的倒臺而恢復平靜,朝廷中又出現了新的矛盾: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為爭權而勢不兩立。太平公主畏懼李隆基的能力而一直以其不是長子為由想要聯合朝臣一起廢黜他的太子之位,然而朝廷中無人附和。太平公主見和平方式無法廢掉李隆基,於是想要訴諸於武力,當時朝廷中的文武百官也有一大半是依附太平公主的,李旦見二人爭權已經勢同水火,自己夾在中間很難自處,於是在位僅十一個月後即宣佈退位為太上皇。但李旦又擔心太平公主會提前下手謀害李隆基,於是宣佈自己雖然退位但仍然掌握實權,朝廷三品以上官員任免大權仍歸自己,太上皇每五天接受一次群臣朝賀。避免李隆基過早掌握實權,從而引起太平公主發動奪權政變,為李隆基積蓄力量爭取時間。後來已經即位的李隆基暗中不斷擴充自己實力,在探知了太平公主即將政變的日期後果斷起兵將太平集團一網打盡,太平公主出逃三天回到家裡,雖然李旦出面求情想要保住公主性命,但李隆基仍果斷的下令處決了她!太平集團覆滅後,李旦宣佈將所有權力交給兒子李隆基,三讓皇位正式落幕。

三讓皇位的大唐皇帝——唐睿宗李旦

李旦是他兄弟姐妹中唯一得到善終的人,與他的“睿”智是分不開的,他深知宮廷鬥爭是無情的,在母親手握大權時,他沒有像哥哥李顯愚蠢的強與母親爭權,而審時度勢的率群臣勸進母親稱帝;在母親在擇繼承人的時刻,他毅然勸說母親立皇兄為太子,不想讓自己捲入爭權奪利的漩渦中;在兒子和太平公主爭權時,他不忍 看到家族悲劇發生,但為了維護李唐皇室的正統性,他決定站在兒子一邊,為了保護兒子他不惜讓出皇位,待兒子除掉太平集團反對勢力後 李旦果斷交出全部權力安享餘年,李旦不愧是一個極其聰明的皇帝,他的廟號“睿”是對他這一生最好的總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