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娃還是升職?這不是難題,給職場寶媽的四點建議


生娃還是升職?這不是難題,給職場寶媽的四點建議


結婚生子對很多女性來說,不僅僅是人生大事,更是職場大事,而且搞不好還會變成事業的分水嶺。

我的學員小劉就是這樣一位職場女性,自從有了寶寶之後,她就一心都撲在了養娃育娃這件事,好不容易孩子平安出生,休了四個月產假回來,發現回到很多事情都變了,之前一起工作的同事變了,自己負責的業務也被別人接手了,感覺整個人好像被放在了空中,有一種不著地的感覺,到底要怎麼才能重新找回工作的狀態和信心呢?

為什麼做了媽媽是本來值得恭喜的一件事,但是對職場女性來說卻往往是分水嶺呢?這就需要換位思考一下。

生娃還是升職?這不是難題,給職場寶媽的四點建議


你的大事,公司是這麼看的

一般從用人單位的角度來說,女性在孕期集中注意力和工作時長會下降,四個月的產假對一些高齡產婦或者是身體不太好的產婦來說往往還不足夠,所以很多人會請事假或者病假,希望延長一些假期,讓自己平安生產或者是多陪陪孩子,順便好好恢復和調理一下身體,從個人的角度來說無可厚非,但對企業來說,這個崗位如果缺崗這麼久,就會是極大的經營風險。

因此提早做準備,找可以接手的人是企業的必要行動,所以當你休假四個月甚至半年之後再回來上班,找不到原本的位置,或者是暫時呈現了工作空置狀態是一個普遍現象。

此外,很多女性生了寶寶之後,自己的人生目標會發生偏移,甚至有的時候會陷入:到底是要追求工作上的成就,還是好好陪伴孩子成長這種兩難的情況,如果再遇到一些產後情緒波動,時間顧不過來等情況,工作效能會更加大打折扣,自然日後的職位升遷也會受到牽連。

遇到這種事情要如何解決呢?

生娃還是升職?這不是難題,給職場寶媽的四點建議


職場媽媽自救指南

  1. 生孩子是人生大事,既然是大事就要好好規劃

規劃是很多人不樂意去做的,大部分人愛拖延,總是到時候再說,其實凡事只要提早一點,列個自我提示,想個應急預案,焦慮就會少一點,日後的手忙腳亂就會少一點。

生孩子是懷胎十月一朝分娩,日後照看孩子,按照中國家庭來說,沒有老人的幫忙勢必會容易分身乏術,如果雙方老人的確不能照看,那請月嫂和阿姨,包括之後如何分配,經濟儲備是不是充足,這些事情提前想想計劃好,找相關的人商量好,你的工作狀態才能及早上馬,畢竟後院不起火,先頭部隊才能大舉進攻。

2、問問你自己,孩子出生之後你的目標是什麼?

凡事一定沒有兩全,而且有的人目標會發生轉變,尤其是女人做了媽媽,很多人會變得更容易柔軟,這點不妨和自己的老公商議一下,也問問自己的內心,到底自己是希望在生了孩子之後,依舊在事業上更進一步,還是就是維持現狀,把一部分精力分給家庭?

核心目標沒有對錯之分,但如果沒有他人幫助,很少能做到職場和寶寶都兼顧兩全,我曾採訪過一位女性創業者,她在創辦公司一年半的時候懷孕,當時我問她如何考慮,她就坦言說,生活就是遺憾的藝術,我不能放棄我的事業,那孩子就只能讓度一些,這個遺憾是無法彌補的,所以我只能讓我的寶寶知道,你有一個事業型的媽媽,那你得到的陪伴就會少一些。

生娃還是升職?這不是難題,給職場寶媽的四點建議


3.想要不被人替代,與其藏著掖著,不如想想核心資源

很多公司會規避“能人文化”,但其實是沒辦法規避的,如何成為一個崗位的能人,並不是做的越多越有用,做的越多,可能只是成績累積多一些而已,如果自己有了要做媽媽的打算,並且還希望回到職場繼續升遷的話,不妨提早篩選一些核心資源,培養一些核心人脈以及核心技能。

做的事,一定會被人代替,但一些核心人脈和個人的核心技能,是無法被替代的。

職場媽媽重回職場之後,其實不是要拼命回到過去的工作狀態,而是需要讓老闆權衡,在一個接手這個工作,但是做的並無驚喜的同事,和一個曾經可以熟練掌握,並且能夠創造驚喜的媽媽之間,做出權衡。

對大領導而言,更高的效能,產生更大的效益,一定是第一位的,而不是你是否做了媽媽。

所以提早為自己的資源、優勢、技能佈局,這點要在生寶寶之前就打下基礎。

4.不要急,嘗試調整心態,或者調整思路

如果之前沒做太多佈局和計劃的媽媽,稀裡糊塗就生了娃,回了公司發現原來的位置被人接手了,自己雖然還是拿之前的工資,但沒事兒可幹,這時候不要著急,撕逼、上火、告狀、都沒什麼大的效果。

不妨先把家裡安頓好,調整好自己的狀態,給自己半個月或者一個月的恢復時間,等一等可展示的機會,真英雄不必急在一時彰顯,如果發現暫時沒有機會,不妨和自己的直接上級抽空聊聊,看看是否還有新的領域或者任務可以讓自己去做,如果剛好遇到變動不妨自己調整思路,接納這個變化看看,也許也可以為自己打開另一頁的人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