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守遼東大將袁崇煥,為何被皇帝殺害!網友:他有四條必死理由

明朝晚期的邊關大將袁崇煥雖為抗金名將,但同時他也是一位頗有爭議的歷史人物,這位萬曆47年得中進士的知識分子,最終能鎮守遼東先後在抗金(清軍)的過程中取得了寧遠、寧錦大捷,並在北京城下重創皇太極率領的八旗勁旅,可以說他是有著過人之處的。那麼此人為何最終會被他效忠的皇帝朱由檢所殺害呢?其死後的屍首又為何遭到京城百姓的哄搶呢?難道此人真的如此罪大惡極,連百姓都食其肉、扒其皮嗎?

鎮守遼東大將袁崇煥,為何被皇帝殺害!網友:他有四條必死理由

袁崇煥

如果讓我們找出古代一些冤死的將軍,那麼岳飛、韓信、高穎、蒙恬、李牧等人都是榜上有名的,很多網友也認為袁崇煥也屬於其中,論功績袁崇煥保衛寧遠、山海關等地有功,論文化水平他又是進士出身,可謂是能文能武。

這種在明朝晚期遼東不保,西北民變的情況下,他的出現至少還能穩住東北局勢,可以說是朝廷此時能夠依仗的為數不多的人才之一。但他的死還是成為了歷史中的事實,因此網友們列出了四條必死的理由!

鎮守遼東大將袁崇煥,為何被皇帝殺害!網友:他有四條必死理由

袁崇煥(劇照)

首先:欺君之罪

我們知道當崇禎皇帝登基後曾經面見過袁崇煥,對於皇帝的期待袁崇煥說出了“五年復遼”的保證,不過這樣的話與其說是保證倒不如說是一紙空談。

當同僚問他“五年復遼”有什麼根據時,袁崇煥說“聊慰上意”,意思是這只是安慰一下皇帝罷了!也就是這句話成為了一句欺君之言,很多網友認為僅這一句就夠殺頭了!

鎮守遼東大將袁崇煥,為何被皇帝殺害!網友:他有四條必死理由

崇禎皇帝(劇照)

雖然說者無意,但聽者有心,血氣方剛的朱由檢顯然是當真了,於是出錢、出人、出力,幾乎是袁崇煥要什麼他就給什麼,要知道當時的明朝早已不是氣勢恢宏時期的大明瞭,想要拿出足夠的實力支撐關外,是需要下血本的。但袁崇煥收復遼東又是無論如何也做不到的,他不但做不到還讓皇太極的八旗兵在1629年進入到京城郊外,朱由檢因此龍顏大怒,如此欺君犯上又怎能饒恕!

鎮守遼東大將袁崇煥,為何被皇帝殺害!網友:他有四條必死理由

後金部隊

其次: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

這件事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知道當時的後金只佔東北一隅之地,如果有了天災就是很嚴重的事情,這會導致民族矛盾激增。而當時的後金鬧了旱災,糧食減產,袁崇煥曾私自將糧食賣給了喀喇沁蒙古,這個部落又回頭將糧食賣給了滿清。這等於袁崇煥間接的接濟了敵人,幫助後金度過了糧食危機的困境。而這個蒙古部落在不久之後又歸附了後金,這讓朝廷認為袁崇煥此人有出賣明廷的嫌疑。

鎮守遼東大將袁崇煥,為何被皇帝殺害!網友:他有四條必死理由

八旗兵

再次:矯詔擅殺大將

袁崇煥殺害的大將名叫毛文龍,此人原籍山西,他在後金的後方挨近朝鮮海面上的皮島擁兵自重,創建了東江鎮,其所在之地戰略地位重要,起到了牽制後金的巨大作用。毛文龍也經常派兵騷擾牽制後金,使皇太極不能用全力對付明朝。

但此人做事浮誇、索餉過多、為人驕縱,後被袁崇煥矯詔所殺。這一舉動導致了皮島守軍四分五裂,很多人投降了皇太極,這讓後金在進軍明朝遼東時再無後顧之憂。

鎮守遼東大將袁崇煥,為何被皇帝殺害!網友:他有四條必死理由

毛文龍(劇照)

最後:清軍入關,袁崇煥失職

瞭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明朝晚期在失去了遼東以後,在遼西曾經構建了“關寧錦防線”,以此來抵禦八旗兵的進攻,而袁崇煥就是鎮守在這裡的邊關大將。但1629年滿清八旗兵攻克了遵化,越過薊州,直奔京城北京而來,給明朝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回想歷史,“曾幾何時明英宗時期也先就曾率領瓦剌大軍進攻過京城,如今這一幕在後世子孫朱由檢身上再次上演了。”

鎮守遼東大將袁崇煥,為何被皇帝殺害!網友:他有四條必死理由

八旗士兵

但令朱由檢憤怒的是後金軍已經列陣於京城之下,而袁崇煥居然不知道八旗兵早已繞過自己的防區,他是在匆忙之中率軍前來,並在城下和敵人血戰的。雖然袁崇煥進士出身但是能夠身披重甲、身先士卒,衝入敵陣、大砍大殺,可以說他也算鞠躬盡瘁了。

但在皇帝看來沒有阻擋女真八旗於國門之外就是失職,因此當上述原因全部浮現在朱由檢心中時,想想曾經的種種,以及一些認為是袁崇煥沒有盡到責任的官員,尤其是閹黨的那些漏網之魚們,開始誹謗他和後金有所勾結,才放金軍入關的。

鎮守遼東大將袁崇煥,為何被皇帝殺害!網友:他有四條必死理由

震怒的崇禎皇帝

最終袁崇煥在後金軍撤走後被下獄,慘死於自己效忠的皇帝令下。

那麼他的這些罪狀,或是他被殺害的這些原因你是否認同呢?對於那些爭搶其肉的京城百姓你又有什麼想說的呢?如果他真的罪無可赦的話,凌遲處死是否又過於嚴重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