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山书法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唐·来鹄等诗赏录


王树山书法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唐·来鹄等诗赏录

王树山书法原文

月·三十六宫秋夜深 唐代:杜牧

三十六宫秋夜深,昭阳歌断信沉沉。

唯应独伴陈皇后,照见长门望幸心。

王树山书法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唐·来鹄等诗赏录

王树山书法原文

金陵图唐: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王树山书法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唐·来鹄等诗赏录

王树山书法原文

云 唐代: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王树山书法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唐·来鹄等诗赏录

王树山书法原文

长信怨 唐代:王昌龄

奉帚平明金殿开,暂将团扇共徘徊。

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

王树山书法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唐·来鹄等诗赏录

王树山书法原文

照镜见白发 唐代:张九龄

宿昔青云志,蹉跎白发年。

谁知明镜里,形影自相怜。

王树山书法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唐·来鹄等诗赏录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历任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王树山书法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唐·来鹄等诗赏录

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的首句写金陵雨景,渲染氛围;二句写六朝往事如梦,台城早已破败;三、四句写风景依旧,物是人非。触景生情,借景寄慨,暗寓伤今。语言含蓄蕴藉,情绪无限感伤。韦庄(约836年- 约910年),字端己,汉族,长安杜陵(今中国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诗人,五代时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韦待价七世孙、苏州刺史韦应物四世孙。韦庄工诗,与温庭筠同为“花间派”代表作家,并称“温韦”。所著长诗《秦妇吟》反映战乱中妇女的不幸遭遇,在当时颇负盛名,与《孔雀东南飞》、《木兰诗》并称“乐府三绝”。《全唐诗》录其诗三百一十六首。

王树山书法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唐·来鹄等诗赏录

唐朝末年,藩镇割据,军阀混战,又逢大旱,农业生产荒芜,广大人民苦不堪言。处在这样的现实中,来鹄观察变化莫测的夏云有感而发,创作了此诗。这首诗,不仅仅是抒写久旱盼雨、憎厌旱云的诗。诗中“云”的形象,既具有自然界中夏云的特点,又概括了社会生活中某一类人的特征。那千变万化,似乎给人们以洒降甘霖希望的云,其实根本就无心解救干枯的旱苗。当人们焦急地盼它降雨时,它却“悠悠闲处作奇峰”。不言而喻,这正是旧时代那些看来可以“解民倒悬”,实际上“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尊容。它的概括性是很高的,时至今日,诗里所描绘的人格化了的“云”是依然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古代诗歌中咏云的名句很多,但用劳动者的眼光、感情来观察、描绘云的,却几乎没有。来鹄这位不大出名的诗人的这首《云》,可谓最富人民性的咏云之作。

王树山书法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唐·来鹄等诗赏录

来鹄(?-883),即来鹏(《全唐诗》作来鹄),唐朝诗人,豫章(今江西南昌市)人。相传来鹏家宅在南昌东湖徐孺子亭边,家贫,工诗,曾自称“乡校小臣”,隐居山泽。师韩柳为文,大中(847-860)咸通(860- 874》间,才名籍甚。举进士,屡试落第。乾符五年(878)前后,福建观察使韦岫召入幕府,爱其才,欲纳为婿,未成。广明元年(880)黄巢起义军攻克长安后,鹏避游荆襄。

王树山书法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唐·来鹄等诗赏录

张九龄(678-740) 唐开元尚书丞相,诗人。字子寿,一名博物,汉族,韶州曲江(今广东韶关市)人。长安年间进士。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后罢相,为荆州长史。诗风清淡。有《曲江集》。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远见的著名政治家、文学家、诗人、名相。他忠耿尽职,秉公守则,直言敢谏,选贤任能,不徇私枉法,不趋炎附势,敢与恶势力作斗争,为“开元之治”作出了积极贡献。他的五言古诗,以素练质朴的语言,寄托深远的人生慨望,对扫除唐初所沿袭的六朝绮靡诗风,贡献尤大。誉为“岭南第一人”。这首五绝正是“曲江罢相后,慨功业不遂而作也”。

王树山书法 内容源自网络 请书友鉴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