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黨員特崗教師的抗“疫”情懷

一名黨員特崗教師的抗“疫”情懷

張秋瑩,中共黨員,新縣陳店鄉初級中學黨支部委員,2017年特崗教師,信陽市優秀特崗教師,新縣優秀任課教師,陳店鄉優秀教師。工作中,她勇挑重擔,盡心盡責,關愛學生,成績突出,深受學校師生和家長的一致好評。

一名黨員特崗教師的抗“疫”情懷

放寒假那天,大雪紛飛,寒氣逼人,張老師依然認認真真地站好最後一班崗,在同事的再三催促和幫助下,依然有條不紊地改完所有試卷,等她摸黑回到家中已經夜裡八點多了。

正值人們歡度佳節之際,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打破了正常的生活,假期裡的她一直跟學生保持熱線聯繫,堅持為孩子們答疑解惑,即使在元宵節她依然為孩子們認真地批閱作業。

一名黨員特崗教師的抗“疫”情懷

疫情防控阻擊戰開始以後,在聽聞衝在抗疫一線的老黨員的感人事蹟後,她深受感動,隨即主動向校領導請戰,加入學校“停課不停學”工作小組,積極籌備九年級提前批開學工作。

“停課不停學”實踐活動看似輕鬆,但對於農村孩子來說,上網課存在很多困難。農村孩子英語底子薄、基礎差,電視上的“名師課堂”全英教學他們不能完全聽懂,由於教材版本差異給學生們的學習也帶來了很大困難。於是她就只好改進和創新“線上教學”。線上課程究竟怎麼上?上什麼內容?畢竟是才上崗兩年的特崗教師,連三尺講臺都還沒站穩,去上網課能行麼?學生能接受這種新的學習模式麼?怎麼保證學習效果......一系列的問題紛至沓來。

一名黨員特崗教師的抗“疫”情懷

但是,想到自己的黨員身份,自己的教育初心,想到入黨時的錚錚誓言和豪情壯志,想到去年教師節作為優秀特崗教師代表發言時夏縣長的鼓勵與囑託,所有的困難都變得不值一提了。

說做就做。她首先制定好“線上教學”進度計劃,伴著清晨的寒氣,簡單吃幾口早飯,她早早地就到了自己的書房。沒有隔離服,也沒有防護衣,有的只是電腦、手機以及一顆始終堅守與疫情作鬥爭的心。

她將鏡頭對著自己精心備課手寫下的知識點,自行錄製教學視頻,通過班級小程序發送給學生並佈置適當作業,每天叫醒學生的不是鬧鈴,而是她的早讀勵志語。為了激發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和鬥志,她總是變著花樣對學生進行各種獎勵。學生因此喜歡她,都能自覺完成學習任務。完成率、優秀率特高的背後是張老師的心血和汗水。

為了教學效果落到實處,她將班裡學生進行分類指導,分別建立了兩個不同的微信群。每天晚上語音電話抽查英語背誦情況並進行單獨輔導,每次輔導完她都口乾舌燥,但依然堅持不懈。

一名黨員特崗教師的抗“疫”情懷

平常她就注重關注一些有關教學的公眾號。線上教學一開始,她發到班級微信群的教學內容就得到同事的一致認可。她蒐集各種有利於教學的公益課,推薦給學生聽,她也積極參與其中,聽完課將重要的截屏發給學生,幫助學生記筆記。

線上教學啟動後,教學模式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也變了,有些家長嫌操作麻煩,甚至對線上教學有諸多微詞。面對家長的質疑,她耐心解釋,直至家長能理解並接受;面對疫情期間學生的焦慮,她化身知心大姐姐,積極疏導。

“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無論平常的教學工作,還是非常時期的教學中,她將自己通過各種渠道蒐集到的寶貴學習資料總是分享給新來的特崗教師。

一名黨員特崗教師的抗“疫”情懷

“初心不因來路迢遙而改變,使命不因風雨坎坷而淡忘”,張老師不僅在教學工作中全力以赴,面對疫情,身為一名黨員教師,她還盡心奉獻,敢於擔當,曾先後三次捐款一次捐物,為抗疫奉獻自己的愛心。有一天,她發現所住小區門口卡口的防“疫”一線的勇士們在嚴寒中值守,立即去就近的超市買來牛奶、養生茶、紅棗等物品,趁人不備送到卡口值班處。沒想到這一暖心舉動,竟被遠處快遞店的老闆看在眼裡,隨機拍了照片發到了小區微信群。她的善舉又一次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讚揚。

一名黨員特崗教師的抗“疫”情懷

在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以來,新縣特崗教師隊伍中湧現了很多樂於奉獻,不記個人得失,敢於擔當的的好教師。“相比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我還很渺小,只是做了一些該做的事情。作為一名青年黨員,就該率先垂範,敢於擔當作為,為學生樹立一個好的榜樣!”張老師一直這樣想著,默默地做著。她相信:陰霾終將散去,未來一定可期。



供稿:陳店鄉初中

新聞線索:[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