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鲁孙:从八旗子弟进阶为中国美食家

唐鲁孙:从八旗子弟进阶为中国美食家

唐鲁孙这样的“馋人”可是不好找了。

也许唐鲁孙与现如今的美食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说自己是一个馋人,而不是美食家:“我的亲友是馋人卓相的,后来朋友读者觉得叫我馋人,有点难以启齿,于是赐以佳名叫我美食家,其实说白了还是馋人。”美食家近似乎一种职业,馋人只有吃的兴趣和爱好;美食家以美食为业,多少有些商业的味道,馋人以美食为天职,发乎心止乎礼;美食家是新派的职业,馋人是老派的食客;美食家偶尔作文只为推荐新派美食,馋人写作更多是为了回忆那些消逝的美食;美食家自标身价,专挑贵的珍馐美味吃;馋人却不忌嘴,什么都吃而且样样都吃得津津有味。唐鲁孙是个馋人,馋是他写作的动力。他写的一系列谈吃的文章,可谓之馋人说馋。

可是这个馋人可不简单。唐鲁孙是满洲旗人,原姓他他拉氏,隶属镶红旗的八旗子弟。光绪帝的珍、瑾二妃是唐鲁孙的族姑祖母。民初,唐鲁孙时七八岁,进宫向瑾太妃叩春节,被封为一品官职。高阳先生说,唐鲁孙早年,常随亲长入官“会亲”,所以他记胜国遗闻,非道听途说者可比。唐鲁孙的母亲是李鹤年之女。李鹤年,奉天义州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翰林,官至河南巡抚、河道总督、闽浙总督。所以唐鲁孙还有二分之一的汉人血统。

唐鲁孙:从八旗子弟进阶为中国美食家

唐鲁孙生于1908年,用他自己的话说,那已经是“秋蝉噎露,残灯末庙”的时代。但毕竟是世泽明门之后,世宦家族饮食服制皆有定规,随便不得。而且平素接触到的基本是前朝遗老,北洋贵游,如梁鼎芬、袁寒云——唐称其为“近代曹子建”——之辈,“或尝亲炙,或与周旋,”,其所见,所闻,所传闻,娓娓道来,楚楚有致,无不渗透着一种旧时光的流韵。举最简单的一例,唐鲁孙说,他家以蛋炒饭与青椒炒牛肉丝试家厨,合则录用,且各有所司。吃碗打卤面,讲究卤不能泻,挑起面就往嘴里送,不能翻。

唐鲁孙虽家住北京,可是他先世游宦江浙。两广,远及云贵、川黔,成了东西南北的人。就饮食方面,尝遍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口味不东不西、不南不北,变成杂合菜了。这对唐鲁孙这个馋人有个好处,以后吃遍天下都不挑嘴。唐鲁孙的父亲过世得早,他十六七岁就要顶门立户,跟外交际应酬周旋,就筹交错,展开了他走出家门的个人的饮食经验。唐鲁孙二十出头,就出外工作,先武汉后上海,游宦遍全国。他终于跨出北京城,东西看南北吃了,然其馋更甚于往日。馋人之馋,已无地域省界之分,好似打通任督二脉的侠客,自此尝遍天下鲜。

唐鲁孙:从八旗子弟进阶为中国美食家

介绍这么多繁琐的背景,就是想说明当个美食家容易,当个这样的馋人不容易。美食家可能是读书读出来的,停留在纸上谈兵的境界,尤其是整日把袁枚、李渔等人挂在嘴边的美食家,基本都是啃古书的文化人。但是唐鲁孙的吃却是一种渊源,一种体验过的美食文化。别小看一个吃,吃饱饭容易,吃好饭难,把遇到美食的感觉写出来更难。想做一个尝遍天下美味的老饕,做不到胸有城府,吃到一点美食就“大惊失色”是不行的,但是要做到在各种美食面前不动声色,如过眼云烟,非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支撑才行。另外,即便你能吃遍天下,你能保证“不厌其烦”么?再好的东西,山珍海味吃来吃去也会吃腻,如何保持自己的味蕾常新,吃的欲望不止也是一个问题。当然,更重要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描慕你对一种美食的感受,不重复,用词新鲜,还能保证准确,实在不易。平常人遇到美食简单说一句“好吃”就打发了。写文章不能总说好吃,这种好吃的感觉是如何细化描慕出来的,这才是美食文章的大道。

唐鲁孙:从八旗子弟进阶为中国美食家

略举几例。唐鲁孙说他家的庖人刘文彬有道拿手菜叫鸡包翅,选用肥硕的老母鸡去骨,鱼翅用鲍鱼、火腿、干贝煨烂,再塞入鸡肚子里,用细海带丝缝好,免得漏汁减味,另加去过油的鸡汤,用文火清炖,约一个小时后用圆瓷盘子盛好上桌,“恍如一轮大月,润气蒸煮,清醇味正,腴不腻人”。在关于谭家菜的文字中,唐鲁孙没有在那些谭家菜中的精华着墨多少,,反而对吃过的一次谭家家常菜念念不忘。其中提到一味菜浓闷鸭掌,取那些配菜多余的鸡爪鸭掌,洗净去膜,泡在高粱酒里,泡过三几个月后再看,“鸡脚鸭掌都泡得像乳婴幼指,茁壮肥嫩,用白汤加调味料红烧,汁浓味正,腴不腻人”。最后上了一笼汤包,汤包抓起来像个口袋,放在磁盘里除了滑香适口的卤汁,只剩两层皮,“秒在汤不腻喉,面不滞牙”。 这么多年过去了,谭家菜中的那些精华,杏仁白肺、蜜汁叉烧、清蒸瑶柱、茄子煮鱼、蚝豉鸽松、凤翼穿云、锅炸鸡腰等他只是在文字中泛泛提及,可是那一餐家常菜,时隔几十余年“醰醰之味,永留舌尖”。

还有更传奇的美食。比如扬州盐商为了吃到春天最新鲜的竹笋炖小蹄膀,专门派人到黄山挖笋,然后用挑子两头各置小炭炉,上放瓦钵,从黄山到扬州十里一站,从黄山上取笋入钵,调味,燃上炭即下山,到扬州立即上桌。在上海参加全蛇大会,三条不同的毒蛇,一条叫过树榕,一条叫金甲带,一条叫饭匙头,再加上一条贯中蛇,就叫全蛇大会。据说贯中蛇能把上中下三焦豁然贯通,所以这套全蛇宴很是珍贵。而且最为奇特的是,蛇会终席,主人还要请大家去洗澡,因为吃全蛇会把风湿从汗水里蒸发出来,身体腋下腿弯都有黄色汗渍,需要清洗。这样的事情不要说经历,就是闻也是闻所未闻,在唐鲁孙的笔下确实如此鲜活,一般的馋人是不可能遇到的。

唐鲁孙:从八旗子弟进阶为中国美食家

唐鲁孙1946年去台湾,去世于1985年。他的笔墨生涯始于1973年退休后,1976年出版了处女作《中国吃》,从此一发而不收。1980年11月出版《老古董》,1981年8月出版了《大杂烩》《酸甜苦辣咸》,1982年出版了《什锦拼盘》,1983年出版了《说东道西》。想不到从1976年到1983年8月之间,短短不到十年之间竟然完成了百万余言的文章,“百分之七十是谈吃,百分之三十是掌故”。他自嘲说:“寡人有疾,自命好啖,别人也称我馋人。所以,把以往吃过的旨海名馔,写点出来,也就足够自娱娱人的了。”

唐鲁孙的文字引起内地读者的注意是因为《读书》杂志。扬之水曾经提到说,沈昌文对唐鲁孙推崇备至,也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扬之水一度想过要把唐鲁孙的书收录到当时正在筹划的“书趣文丛”中,苦于版权的麻烦,没有做成。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极力磋商,经台湾大地出版社授权,内地终于在2004年出版了十一册的唐鲁孙作品集,后在2008年又出版了六卷的精华版。2013年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又发行了十一卷本的精装版,这一版本则是“唐鲁孙作品最齐全、最完善、最精美的版本”。

在谷林给扬之水的信中,他曾经多次点评唐鲁孙的作品,有几点值得注意:他说唐鲁孙的作品,“接连看,也微有腻味。有些熟语,初见新鲜,等多篇中一反复,不免生厌,有时似也可发现生造、杜撰”,“此公之文亦时有小报油滑气,令人厌烦”,又“唐鲁孙全书十二册,总算看完了……现在的印象是,内容大概包括三类:饮馔、京剧、晚清民初逸闻。而其中佳胜处,要在掌故。如《大杂烩》记清末满族女子发饰的变化,何时梳两把头,何时梳旗髻之类,在别处恐极难见到”。

唐鲁孙:从八旗子弟进阶为中国美食家

这样的评价,按照我的理解,不是刻薄,而是君子之严苛而已,苛求他更进一步的完美。唐鲁孙具备了一个馋人所不具备的所有质素,能吃,会吃,好吃,而且因为这种世家子弟的先天贵族优势,即使他们的时代已经没落了,他们身上也承载这一个过往时代对美食精致而细腻的幻想。看他笔下描述的那些美食,凋零的早已化作尘泥,保留下来的也早已面目全非。他笔下的文字是有生命的,那些用生命感悟出来的对美食的热情,一直停留在我们的唇齿之间,化作了一缕沁人心脾的清香,直至心底,令人陶醉。

也许更多的是怀旧吧,用扬之水的话说,所谓“怀旧”,自然不是旧的总要更好,或凡旧必好,对于怀旧者来说,它是渗透在日用常行中的生命的痕迹,而读者从中看到的,则可以说是一种生存的痕迹。一个时代的风气,多半是嵌在日常生活的细节里,事过境迁,它便嵌在对细节的记忆里,而这些令人刻骨铭心怀念不已的细节,原是经历了精雕细琢,以缓慢持久的渗透方式一点一点酿出来,因此总有着无所不在的精致和悠长的余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