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才是毀滅孩子創造力的“元凶”,好奇心應該這樣保護才沒錯

好奇心幾乎是每個孩子都有的天賦,從孩子學會說話開始,好奇心就在不斷地驅使著他們去探索新的世界。在他們的小腦袋瓜裡,對這個世界的認知還是狹窄的,一天會冒出無數個好奇的問題。於是,他們一整天都在纏著大人在問“為什麼”。甚至許多問題都在挑戰大人的固定思維。

“為什麼天空沒有邊?”

“為什麼洗衣機可以洗乾淨衣服?”

“菜在鍋裡是怎麼變熟的?”

父母才是毀滅孩子創造力的“元兇”,好奇心應該這樣保護才沒錯

曾經,英國著名的科學家詹姆斯·瓦特在他很小時候,有一次看到祖母在燒開水。爐子上的開水燒開後,壺蓋隨著水蒸氣上下跳動。他便開始詢問祖母這一現象發生的原因是什麼。然而祖母卻無法給他一個滿意的答案。於是瓦特便時常坐在爐子邊上觀察燒開水,後來他才發現,原來是水的蒸汽將壺蓋頂開,造成了上下跳動的現象。長大後的瓦特,根據小時候的觀察,不斷地研究,最終發明了蒸汽機,譜寫了整個工業新的歷史。

每個孩子都會像瓦特小時候一樣,對所有事情充滿著好奇。面對孩子的好奇心,家長的處理方式十分重要。

蘭海老師就曾對許多孩子進行過調查,她發現當孩子們向自己的父母提出自己的好奇時,許多父母總是說:“隨你了,你想的是什麼,它就是什麼”,漸漸地,孩子們開始接受這種沒有被告知的答案,開始變得不再好奇。

父母才是毀滅孩子創造力的“元兇”,好奇心應該這樣保護才沒錯

身為家長,我們一方面期待孩子擁有獨特的創造力,而另一方面,我們卻又在一點一點的磨滅掉孩子的好奇心。有人說,成長的過程,就是好奇心不斷被打磨的過程。所以,父母對孩子的好奇心持有的態度,將影響孩子的一生。無視、打擊孩子的好奇心,將直接扼殺孩子對創造的慾望。因此,保護和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家長需要重點做好以下幾件事:

1、重視孩子每次提問

每個人都喜歡被人重視的感覺,當我們的孩子像我們提出他們的好奇之處時,身為家長,我們應該給予孩子回應。在回應的過程中,我們可以表現得更加熱情,讓孩子感受到家長對他的重視。

比如我們可以點頭、睜大眼睛,誇獎孩子:“這真是一個好問題”,或向孩子表示出驚訝:“這個問題我怎麼沒有想到呢?”

也許孩子的許多問題讓我們聽起來相當的無厘頭,但是我們的每一次重視,就是對孩子好奇心的最好保護。

父母才是毀滅孩子創造力的“元兇”,好奇心應該這樣保護才沒錯

2、儘量滿足孩子的好奇心

小雅媽媽剛走進客廳,發現小雅抱著一盆花,正準備往地上砸。可媽媽還沒來得及阻止,花盆就掉在地上碎成了幾大塊。媽媽強壓住怒火問小雅在幹什麼?小雅一臉無辜地回答說,她想看看花的根是怎麼把剛澆進去的水給喝光光的。

當孩子對某個事物感到好奇,並想一探究竟時,家長要做的就是滿足孩子的好奇心。與其強硬地阻止他破壞物品,倒不如引導孩子如何在不破壞物品的情況下,弄清楚他的好奇。這樣既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理,又增加了孩子的動手機會。

父母才是毀滅孩子創造力的“元兇”,好奇心應該這樣保護才沒錯

3、不要用成人思維去回應孩子

成人的思維方式已經隨著對世界的認知而固態化,而孩子的思維方式仍舊是發散,千奇百怪的。當孩子像我們提問:天空為什麼會下雨時,我們應放棄我們原有的認知,儘量引導孩子的發散思維,開動想象力,甚至可以找到一些方法,通過某些實驗,直觀地為孩子找到答案。

父母才是毀滅孩子創造力的“元兇”,好奇心應該這樣保護才沒錯

4、為孩子營造充滿好奇心的環境

當孩子兩三歲時,對許多東西都想摸一摸,敲一敲。許多家長害怕孩子弄壞物品,而直接阻止孩子的探索。其實,當孩子對物品有好奇時,家長不妨將相似物品擺在孩子面前,引導孩子去發現不同物品之間的相似性與差異性,給孩子一個滿足好奇的環境。

家長還可以當一個好奇寶寶,向孩子提出問題,引導孩子解決自己的疑惑,既可以滿足孩子的成就感,又給予了孩子一次思考的機會。

父母才是毀滅孩子創造力的“元兇”,好奇心應該這樣保護才沒錯

5、啟發孩子的提問

當孩子向我們發問後,我們第一時間應拋棄自己的固有思維,然後多詢問孩子,為什麼會問這個問題?孩子自己有什麼樣的想法?以此來了解孩子好奇心背後的真實想法,清楚孩子想要探究什麼,家長就可以進一步指導孩子該往哪個方向去探索答案。

學齡前的孩子,家長可以陪著孩子一起去探究,而青春期之前的孩子,父母可以慢慢從參與其中過渡到幫助孩子找到好方法。

超級暢銷書《失控》的作者凱文·凱利認為,關於走向未來的12個趨勢中,“好問題比完美答案更重要”。找到答案很簡單,上網站上隨意搜索一下,便會出來一大把。然而,孩子提出自己的問題,就是一次發散思維的過程,因此,提問才是推動孩子思維不斷創造的動力。

父母才是毀滅孩子創造力的“元兇”,好奇心應該這樣保護才沒錯

結語:

從小在好奇心的趨勢下,能夠自己獨立思考、探索並找到答案的孩子,長大後都不會太差。保護孩子的好奇心,讓孩子快樂的去探索,是每個家長的責任。當孩子遇到困難時,家長儘量引導他們獨立解決問題。只有當孩子無法處理問題時,家長才給予相應的幫助,這樣就可以讓孩子擁有足夠多的鍛鍊機會。帶著問題去思考與探索,並找到自己滿意的答案,每一次的探索,就是一次發現之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