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偷偷漲價”沒幾天,現在趕緊道歉,還來得及嗎?

前段時間因“偷偷漲價”而登上熱搜的海底撈火鍋,4月10日通過官方微博發佈致歉信,稱海底撈門店此次漲價是公司管理層的錯誤決策,傷害了海底撈顧客的利益。對此深感抱歉。即時起,中國內地門店菜品價格恢復到今年1月26日門店停業前標準。

其實除了海底撈,西貝、喜茶等知名餐飲企業近期也紛紛因為漲價被推上了熱搜,如喜茶5款人氣飲品均上漲1元至2元,西貝莜麵村的土豆條燉牛肉價格漲至80元。

難怪有網友驚呼:報復性消費還沒來,報復性漲價已經到來?


海底撈“偷偷漲價”沒幾天,現在趕緊道歉,還來得及嗎?


01 日虧8000萬,“海底撈們”是被迫漲價自救?

“人均220+,血旺半份從16漲到23元,八小片;半份土豆片13元,合一片土豆1.5元,自助調料10塊錢一位;米飯7塊錢一碗;小酥肉50塊錢一盤……”

近日,有消費者發現海底撈菜品偷偷漲價了。海底撈就此回應稱,由於疫情和成本上漲,調整了部分菜品價格,整體價格上漲幅度控制在6%,各城市實行差異化定價。

4月10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20年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2020年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3%。其中,食品價格上漲18.3%。


海底撈“偷偷漲價”沒幾天,現在趕緊道歉,還來得及嗎?


但是,單憑這一漲幅顯然不足以讓海底撈的土豆漲至1.5元一片,漲價背後,更重要的原因是疫情對餐飲行業的打擊。

疫情之下,所有線下餐飲門店幾乎處於停滯狀態,“活下去”就成了當務之急。海底撈1月26日宣佈中國大陸門店停業,直至3月12日,海底撈發佈恢復營業公告,期間其累計停業46天。

據瞭解,海底撈收入主要由海底撈餐廳經營、其他餐廳經營、外賣業務、調味品及食材銷售構成。其中,餐廳經營一直是海底撈營業收入的主要來源,每年均佔其營業收入的 95%以上,但逐年下降,2019年餐廳經營收入佔營業收入比例為 96.44%,為 256.10 億元,同比增長55.29%。

實體店停擺對海底撈的負面影響可想而知。據新財富測算,海底撈每停一天工,營收和成本合計要損失8000萬元,46天或將損失36億。

疫情過後報復性消費是短期的剛需,大家需要堂食來釋放疫情期間被壓抑的需求,這個時候漲價就是看中了短期的剛需。


海底撈“偷偷漲價”沒幾天,現在趕緊道歉,還來得及嗎?


02 粗暴漲價真的是好的選擇嗎?

值得注意的是,為了維護疫情期間的防疫產品和民生商品的價格秩序維護、質量安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1月29日通過視頻會議啟動“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系列行動。海底撈、西貝等頭部企業紛紛承諾踐行。

餐飲企業在疫情中備受影響,通過漲價來渡過難關是一個好選擇嗎?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稱:此時漲價並不是好選擇,受疫情影響消費者收入縮水,對餐飲價格敏感,菜品漲價會面對較大輿論壓力。


海底撈“偷偷漲價”沒幾天,現在趕緊道歉,還來得及嗎?


產品價格調整本是企業的正常商業行為,但是在疫情中變得敏感許多。把增加的成本順勢轉移給消費者買單,無異於將疫情帶來的經濟影響全部壓在居民身上,這個做法是欠妥的。

海底撈的特色在於服務,海底撈的商業定位其實是一家以顧客價值為導向的公司,當消費者不買單後,海底撈的價值也會大打折扣,因此海底撈需要及時調整商業策略。


海底撈“偷偷漲價”沒幾天,現在趕緊道歉,還來得及嗎?


03 海底撈的誠懇道歉是危機公關?

海底撈注意到因為漲價而使得消費者反映強烈,因此迅速將決策調回,轉變為以消費者為出發點的決策,恢復價格,這是一個商業決策層面的改變。

面對疫情下的困境,餐飲企業應該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壓縮成本、多元化增收,滿足消費者的多種需求。海底撈今日發佈的致歉信中也提到,該公司各地門店推出的自提業務,目前提供69折或79折不等的折扣,並且將在4月25日前改良包裝材料,並持續優化成本。

那麼此次海底撈的誠懇道歉,消費者是否買賬呢?


海底撈“偷偷漲價”沒幾天,現在趕緊道歉,還來得及嗎?


海底撈的粉絲和消費人群是中等偏上的消費人群,漲價對消費者有一定情感因素的影響。但對於消費能力來說,影響不是最大。再加上此次海底撈認錯態度誠懇,網友們紛紛表示支持和理解。

有網友評論:好的,原諒你了,向火鍋低下了頭。

還有網友說:愛了愛了,今晚就奔向你。


海底撈“偷偷漲價”沒幾天,現在趕緊道歉,還來得及嗎?


這次海底撈的危機公關,消費者怎麼看才是關鍵。海底撈已經道歉了,並把價格恢復到停業前標準,大家準備好“報復性消費”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