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道德經《老子》第十四章

每日道德經《老子》第十四章

《老子》第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1],聽之不聞名曰希[2],搏之不得名曰微[3]。此三者不可致詰[4],故混而為一[5]。一者[6],其上不皦[7],其下不昧[8],繩繩不可名[9],復歸於無物[10]。是謂無狀之狀[11]、無物之象[12],是謂惚恍[13]。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14]。執古之道[15],以御今之有[16]。能知古始[17],是謂道紀[18]。

註釋:

[1]夷:訓“平”,無跡。名曰:叫作。 [2]希:稀少,無聲。 [3]搏:握,持。微:細微,無形。帛書本作“捪”(mín),撫。於義亦通。 [4]致詰(jié):求問,求得答案。致:求,求得。《論語·子張》說:“君子學以致其道。”《莊子·逍遙遊》說:“彼於致福者,未數數然也。”詰:詢問,追問。“致詰”,帛書本作“致計”。應作“致詰”。 [5]混:混同,混合。《國語·周語下》說:“若能類善物,以混厚民人者,必有章譽蕃育之祚。” [6]“一者”,帛書本、傅奕本同,王弼本無,漢簡本作“參也”。“參”疑承上文而為誤,應為“一者”。(參閱韓巍整理《北京大學藏西漢竹書[貳]》,第150頁)今據補。 [7]上:上面。皦(jiǎo):明,明亮。《詩·王風·大車》說:“謂予不信,有如皦日。”《莊子·天下》有“謬攸之說”。謬和攸,即虛和遠。(參閱許抗生《帛書老子註譯與研究》,第94頁) [8]下:下面。昧:昏暗,不明。 [9]繩繩(mǐn mǐn):連續不斷,沒有邊際。 [10]復歸:返回。無物:指無形的道。物:有形的事物。 [11]無狀:沒有具體事物的形態。 [12]無物之象:沒有具體事物的現象。象:表現出來的現象,如天象、氣象。與“形”相對。《周易·繫辭上》說:“在天成象,在地成形。” [13]惚恍(hū huǎng):模糊不清,似有似無。惚:隱約,不清。恍:模糊。帛書甲本殘缺;帛書乙本作“沕望”,許抗生讀“惚恍”;傅奕本作“芴芒”。“沕”:讀為“忽”,恍惚不明的樣子。《淮南子·原道訓》說:“忽兮怳兮,不可為象兮。”可讀“惚芒”。 [14]這兩句,帛書本、漢簡本順序顛倒,且“隨之”“迎之”作“隨而”“迎而”。 [15]古之道:過去的法則。“執古之道”,漢簡本、河上公本、想爾注本、傅奕本、敦煌甲本皆同;帛本書作“執今之道”,註釋者為之立論,實不足取。老子同樣有很強烈的以古律今的思維。原本應為“執古之道”。 [16]御:駕御。今之有:當今的現實。 [17]古始:世界和宇宙的起始。 [18]道紀:道的綱領。

點評:

這一章主要講述“一”即“道”與具體的有形事物的不同。本章大意是:看卻看不見,這叫作無跡;聽卻聽不見,這叫作無聲;手握又握不到,這叫作無形。這三者無法再追問下去,因為它們混同為一。至一,它的上面不明亮,它的下面不昏暗。它沒有邊際,不可給它一個具體的名字,它終究沒有具體事物的形態。它是沒有形狀的形狀,沒有形象的形象,這叫作它的模糊。你去迎接它,卻看不見它的前面;你去跟隨它,卻又看不到它的後面。掌握古時候形成的歷史法則,就可以駕馭當下的現實。如果能通曉世界的起始,這就叫作掌握了“一”和“道”的根本。

萬物有形、有象、有名;“道”無形、無象、無名。萬物可感、可觸;“道”不可感,不可觸。《莊子·知北遊》說:“道不可聞,聞而非也;道不可見,見而非也;道不可言,言而非也!知形形之不形乎!道不當名。”《呂氏春秋·大樂》說:“道也者,視之不見,聽之不聞,不可為狀。有知不見之見、不聞之聞、無狀之狀者,則幾於知之矣。道也者,至精也,不可為形,不可為名,強為之〔名〕,謂之太一。”“道”遍在萬物,萬物各有其“道”,故可從萬物中求“道”,從萬物中識“道”。

歷史是鏡子,古可為今用。《荀子·非相》說:“聖人者,以己度者也,故以人度人,以情度情,以類度類,以說度功,以道觀盡,古今一度也,類不悖,雖久同理。”常言說,歷史是一面鏡子。休謨說,學習歷史大概有三種益處,一是愉悅想象;二是增長知識;三是加強美德。(參閱《休謨散文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236頁)但不幸的是,人們容易遺忘過去,不借鑑歷史。黑格爾說:“人們慣以歷史上經驗的教訓,特別介紹給各君主、各政治家、各民族國家。但是經驗和歷史所昭示我們的,卻是各民族和各政府沒有從歷史方面學到什麼,也沒有依據歷史上演繹出來的法則行事。”

每日道德經《老子》第十四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