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丘縣特崗教師姚閃閃的初心與夢想

不忘初心與夢想同行

--嘉祥實驗學校姚閃閃

四年前,懷揣著美麗的夢想,我踏上了教育這條充滿希望的陽光之旅。我的家人一直以我是一名教師,而感到驕傲,我爺爺逢人就說:“我孫女是特崗老師了,是國家的人了!”當聽到這些話,我覺得無比自豪。我想教師不僅僅是一份穩定的職業,更多的是要有傳播知識、思想、真理的使命!有塑造靈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責任!

一年前,我來到了嘉祥實驗學校--一所年輕的、朝氣蓬勃的學校。花園般的校園,城堡似的教學樓讓人流連忘返,學校領導和全體教師各盡其職、默默付出的精神更令我感動。我們的賈校長以身作則,引領全體教師躬耕奮進。2017年,她孕育了一個新生命,身體的極度不適沒有影響到她處理學校繁重的公務,初建校的千頭萬緒,立足教育界的萬般努力從未間斷。初冬的早晨,風已乍寒,坐完月子的第31天,她就已經出現在學校操場的升旗儀式上,她放得下自己剛滿月的嬰兒,卻放不下學校六百餘名孩子。

2018——2019年,省義務教育均衡發展驗收迫在眉睫,全校骨幹教師開始了“白+黑,5+2”的工作模式。為了不影響正常的教學秩序,放學後、節假日校園裡依然到處都是忙碌的身影,華燈初上,乃至深夜,總有幾個房間燈火通明。為了校園文化高標準、高質量、高效率地完成,李喬陽老師的整體設計方案一次次修改,推翻,再修改,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如此反覆不知熬了多少個日夜,直至完成最後一次校對,已是凌晨四點。她說,當完成這項工作的那一刻,她的心裡無比快樂,無比輕鬆,無比幸福!而劉茜茜、李瑞寧兩位90後老師整理檔案忙碌到接近凌晨兩點,乾脆不回家了,辦公室的桌子拼成了兩個小姑娘短暫休息的“床”……

這就是“嘉祥人”-- 以校為家,兢兢業業,不問名利,無意得失,簡簡單單!

在嘉祥實驗學校這個大家庭的薰陶下,每天迎著朝陽走進美麗的校園,看著孩子們天真的笑臉,聆聽著孩子們朗朗的讀書聲都成了我內心的一種期待。

然而工作的道路並非是一帆風順的。一年級剛入學不久,最讓我頭疼的是一名叫馮浩的孩子,他總是趁老師不注意就鑽到桌下,在教室內到處爬,甚至在課堂上跑到教室外面。對此,我心裡很著急。決定先了解孩子的成長環境,通過和孩子家人電話溝通得知,孩子的父母離異,平時和奶奶生活,這真是一個可憐的孩子!我下定決心要用媽媽似的溫暖去關愛他,關注孩子的情感,關心孩子的需要,並組織其他孩子幫助他。不久,從課堂學習到課後作業,他完全變成了一名有模有樣的小學生了。笑容在他臉上盪漾,而甜蜜卻在我心裡流淌,我相信:我的孩子--馮浩在以後的日子裡會越發綻放自己的光芒!

最長情的告白,是陪伴。愛人常說,我哪是兩個孩子的母親,分明是63個孩子的母親。我的班裡有一對帥氣的雙胞胎兄弟,他們的父母常年在外。和班裡同學聊天,我知道了他們的生日,並在生日當天帶領全班孩子送上了生日祝福,沒想到第二天他們的父母打電話向我致謝,言語間滿含激動、感激,孩子的媽媽說:“孩子們從來沒有這麼開心過,以後我們也抽時間多陪伴孩子。”沒想到自己小小的舉動能給孩子和家長帶來這麼大的影響。現在我的工作記錄本上除了記錄工作條例,還寫著每個學生的生日。

幾年的教育生涯中,一路走來,有山重水複疑無路的困惑,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驚喜。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今天,那花白的頭髮,佝僂的背影,將不再是老師唯一的形象;那一盞清燈,伏案深夜,也不再是老師單調的寫照。作為教育戰線的一名新兵,我們應該長久地擁有年輕的光芒,青春的朝氣;作為踏實奮進的“嘉祥人”,我們一定會不忘教育初心,牢記教師使命,讓使命與夢想同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