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請善待孩子

1994年,我誕生在這個世界上,面對陌生又要長時間生活的空間,我感謝上天讓我有一個好家庭。自古道“家和萬事興,家衰口不停,”在這個家裡,我們相處的很和睦,雖然很多時候做不到真正意義上的平等,可看到其他孩子,我心中是滿滿的幸福。

2019年,我25歲,從家庭到學校,從學校到社會,我經歷了不少,因為長時間的學校生活,讓我看到、聽到了很多同學與孩子的心中對於父母的希望與評價。

家長們,請善待孩子

第一:都是父母當年沒有逼我,不然我會更好。

“請尊重孩子”,要聽孩子的意見,有人這麼教育現在的家長。我不懂說出這種話的人有多少孩子?或者是不是真的每個孩子都適用?從我所瞭解到的五千孩子經驗,這是不可取的。為什麼呢?

孩子只是孩子,他們來到這個世界沒有多久,認知不足,社會經驗不足,相當於一片白紙。我們尊重,聽從他的意見,那為人父母做什麼?真的只是將孩子喂大嗎?注意,我這裡用的事喂大,就像對小貓小狗一樣,解決他在這個世界是生存問題?不是的,我們應該養大孩子,因為我們是父母,我們有孩子的瞬間,就證明了我們對於世界的責任,對於後續歷史的責任。將我們所知、所學、所悟,悉心的告訴他,讓他能夠儘早的瞭解社會。減少他在這個社會的阻力,有時敲打一番,逼他,讓他學自己不想學的東西,因為我們不知道未來是怎樣?但是可以利用我們的經驗讓他為未來做好準備,而將歷史發展下去,這就是我們可以真正給孩子的東西。

家長們,請善待孩子

第二:都是爸媽長期陪在身邊,沒有他們,我也能過的很好。

孩子只是孩子,他們的嘴裡這樣說,心裡可能是不知道的,當我們將孩子嘴裡的話當真,我們就不是父母了。因為面臨孩子的責怪,面臨孩子的無禮,我們能夠忍下去,只因為我們是父母,而我們對他負有責任。

但是請記住,責任不代表長期的陪伴,需要的事“公私”分明。“公”指的是父母孩子一家融洽的時間;“私”指的是孩子的私人空間。當我們將兩者融合在一起,這部僅僅是尊重的問題,也是我們在潛移默化的影響孩子。在他們的心裡植入一種,只要我為你好,就可以進入你的世界,那以後孩子就會因為這個理由闖進別人的世界,這是不好的。

對於父母的陪伴,孩子或許是責怪,但內心會感激,我們看遠一點兒,明白我們父母與孩子的空間,就如同國家主權一般,不能侵犯,那麼會和諧很多。

家長們,請善待孩子

第三:老說為我好,實際上還不是為了和人攀比。

如今的朋友圈,以往的空間,代替了傳統會面時的寒暄吹捧,改成了一圖一文的比拼。“孩子就是一個工具,”這是孩子的想法,以前共識網有過我的文章《救救孩子》,裡面有過詳細敘述,就不再多說。

只是這種方式,孩子是不能理解的,在那裡長期存在,就像兩隻動物,攀比不已,這是好是壞?我想想各位心裡自有論斷。

為了孩子,請減少這樣的行為。

當我們不知道如何做時?

家長們,請善待孩子

可以在下面留言,下一次我會慢慢回答。

家長們,請善待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