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餐飲協會投訴美團佣金太高,美團稱每單隻賺兩毛,誰在說謊?


4月10日,一個名為“廣東餐飲(烹飪)協(商)會的組織,公開向美團網發了一封交涉函。指出在疫情之下餐飲行業只能通過外賣方式營業,

本身十分困難的情況下還需要承受美團最高達26%的佣金,不堪重負!要求美團放棄排他性不公平競爭,並降低至少5%佣金以助餐飲企業度過難關。



廣東餐飲協會投訴美團佣金太高,美團稱每單隻賺兩毛,誰在說謊?



對此,美團於4月13日作出了回應,表示2019年的佣金,其中八成用來支付騎手工資,其第四季度外賣平均每單利潤不到兩毛。並且表示計劃在2020年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商家懇談會,推出相關幫扶措施。




廣東餐飲協會投訴美團佣金太高,美團稱每單隻賺兩毛,誰在說謊?




事情到這裡似乎陷入了死循環,一方面疫情對於餐飲業的影響的確是毀滅級的,太多商戶沒能撐過這一輪打擊,確實急需扶持;另一方面從美團往年的財務報表來看,他們確實在虧損,就算去年毛利達到27億,相較起美團的體量來說,其實也是很低的。

但這個世界上有一樣東西不會變,那就是一個生意中,不應該存在所有人都輸的局面。美團外賣行業涉及到的利益相關者,我將其分為四部分,分別是:餐飲商家、美團平臺、美團騎手、消費者。



廣東餐飲協會投訴美團佣金太高,美團稱每單隻賺兩毛,誰在說謊?



首先從總體上,我們要肯定外賣行業的貢獻,從無到有創立了一個新興行業,年營業額近千億人民幣,既為餐飲業擴大了市場範圍,為消費者提供了方便的服務,還解決了數百萬騎手的就業問題,這絕對是對社會有貢獻,也有前景的一個行業。

為什麼明明一個對各方都有益的產業,卻變成了如今的局面呢?

首先我們來看看,為什麼在去年之前,美團一直是處於虧損的狀態呢?按照美團的說法,他們配送的餐飲訂單中,八成以上商戶佣金在10-20%之間,然後他們將其中八成的收入都用來支付騎手的工資了。

我自己上美團點了個單,購買50元的東西,基本上夠兩個人吃了,顯示配送費是7元優惠5元只需付2元,然後再加上美團自己說的這一單他們收取10-20%,我取中位數15%計算,是7.5元。這個優惠的兩元想必不會是由騎手優惠的,所以正常來說騎手的配送費這一單應為7.5+7=14.5*80%=11.6元。

廣東餐飲協會投訴美團佣金太高,美團稱每單隻賺兩毛,誰在說謊?


我又嘗試了買兩杯奶茶(因為20起配送),單價27元,按15%計為4元,配送費5元總共是9元,按80%計為7.2元。和以上的11.6元平均起來,按美團法騎手能拿到大約9.8元。


廣東餐飲協會投訴美團佣金太高,美團稱每單隻賺兩毛,誰在說謊?


如果按這個算法,騎手只需要每天跑三十單左右,就可以月入過萬,但事實是怎麼樣的呢?我們來看貼吧裡一位騎手分享的大概收入。

他在上海,應該是單價最高的區域之一,單價在八塊多左右,從後面其它地區的留言看得出來,會更低一些。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這裡就牽涉到美團與騎手之間的一個合作方式了,你在大街上看到的眾包穿著美團制服的騎手,其實並非是由美團直接簽下來的,而是通過每個地方不同的分包公司來操作。

所以美團公司付出的這80%的錢,並非全部給了騎手,而是會經外包公司轉一次手,這中間外包公司要賺取多少佣金,就沒有一個確定的數字了。具體操作流程我們不去深究,但從上面的數據看得出來,美團並沒在這件事上撒謊,80%左右這個數字是真實的。

那麼就有另外一個問題來了,給了80%給外包公司,剩下的20%去哪了,按上面的算法,20%也應該還有2.45元左右,為什麼美團聲稱自己每單隻賺0.2元?

大家看回我剛才的訂單,其中四十多塊那一單,配送費7元,優惠之後只需要2元,這優惠的5元其實就是美團的一種推廣模式,剛才這兩單美團總共拿到4.9元,再減去這5元,可不變成了倒虧了嗎!如果這種推廣是持續性的、大量性的,美團的利潤被打到只有0.2元每單就一點也不奇怪了。

事實上,我隨便截張圖大家就能發現,配送費幾乎就沒有不優惠的!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這就牽涉到美團競爭對手和核心競爭力了。

大家知道在外賣配送領域,美團還有一個強敵,就是餓了麼,上文中提到的廣東餐飲協會反對美團的排它性,其實主要就是針對餓了麼。從我下面的截圖大家就能發現,餓了麼和美團的優惠力度是相近的。

廣東餐飲協會投訴美團佣金太高,美團稱每單隻賺兩毛,誰在說謊?


為了保持甚至是繼續擴張自己的市場份額,美團和餓了麼都採取了同樣的優惠力度,甚至很多時候做的是賠錢賺吆喝的買賣?為什麼?他們是出來做慈善的麼?

美團在2016年完成首輪融資,融資金額就超過了33億美元,公司估值超過180億美元,餓了麼在2018年被阿里巴巴聯合螞蟻金服以95億美元全資收購,這顯然不可能是靠做慈善做出來的。

他們的核心競爭力都來自市場佔有率!而他們的市場佔有率,就是通過提升配送服務、大量使用優惠券補貼等方式一步步擴充出來的。

在這個擴充地盤的過程中,大量的其它中小型同類企業,甚至包括百度外賣這種有巨頭背景的同類公司,都被擠出了市場或被收購。

也就是說,美團其實是通過這種大撒優惠的形式擴充了市場,提升了其本身的價值,因此他們將這些成本完全刨除之後再來計算淨利潤,其實算得上是一種耍流氓的手段了!

要知道除了外賣業務之外,美團其實還有團購、打車、旅行、線下店甚至摩拜單車等業務,他通過營銷提升的品牌力對這些其它業務帶來的流量也是巨大的,將其全部算入外賣業務的成本,實際上是不公平也不合理的。

連年虧損,但公司市值卻越來越高,這應該算得上是互聯網屬性公司的一種特性吧,投資人對於互聯網企業的估值,更多的是看其發展前景和講故事的能力。

但是不管任何生意,做到最後始終還是要靠盈利才能證明自己的估值,否則一切的估值都只是鏡花水月,又或者最後變成一個資本的擊鼓傳炸彈遊戲,就看最後爆在誰的手裡。最近的例子就是樂視!

廣東餐飲協會投訴美團佣金太高,美團稱每單隻賺兩毛,誰在說謊?


美團連續虧了這麼多年,肯定會開始感受到盈利壓力,而為了維持和擴充市場,無法取消現行針對客戶的各種優惠券,因此就從商家配送佣金來想辦法。畢竟像廣東省餐飲(烹飪)協(商)會所提供的數據所說,美園外賣在廣東地區的市場份額高達60%以上,處於壟斷地位,商家在特殊時期又只能靠外賣出貨,實在是處於一個無力反抗的地步。

從美團的角度來說,盈利是他們必須踏出的一步,否則這個資本的遊戲遲早會爆掉。只是他們選擇了從商家傭金上來達到盈利的目的,對於行業來說究竟是好是壞還很難說。畢竟就像他們自己的公告中所說,當商家訂單劇減,平臺的收入也會跌入谷底,這屬於涸澤而漁,絕非美事。畢竟這可是一門每年牽涉到數千億金額,利潤超過千億的生意!

從餐飲業商家的角度看,美團和餓了嗎這種平臺的崛起,幫他們打破了空間的限制,讓他們的生意有了更廣闊的市場,具備更高的發展上限,和更低的入門門檻,這些無疑都是好的。

在深圳有很多專注做外賣的餐飲店,本身只需要一個很小的店面,幾乎不做堂食,在寸土寸金的深圳將租金成本降到最低,然後通過外賣來賺取利潤。

餐飲的定價上限非常高,但對於外賣來說卻是有一定的上限,畢竟很少有人會通過外賣的形式來訂大餐,主要是用於普通工作餐和下午茶等。這也就導致外賣的單價封頂上限並不高,一旦超出大家對於工作餐的消費預期,結果就是賣不出去了。

所以美團等平臺對於佣金的提升,在他們無法漲價的情況下,其實吃掉的就是商家們的淨利潤,每一個百分點都至關重要。

現在商家們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他們沒有議價權,因為外賣已經是餐飲行業的趨勢,你不跟上趨勢就會被淘汰。而市場已經被這幾大巨頭,用百億單位的補貼給搶到手,在對方佔據了壟斷地位的情況下,如果美團鐵了心不讓步,商家們除了發一封不痛不癢的交涉函,能做的實在不多,很痛苦。

而另外兩方騎手和消費者,是真正從如今的形式中享受到了好處的人群。不管是美團等外賣平臺還是餐飲商家,都並沒有通過降低派送單價或提升價格的方式來損害這兩方的利益。

並非是他們不想,而是不敢、不能!

騎手看似不算強勢的一方,但實際上騎手的多寡也是外賣平臺的底氣和核心競爭力,沒有騎手就根本談不上核心競爭力。說得更直白點,騎手的數量和各平臺的市場佔有率是成正比的,騎手的數量又反過來影響各平臺的市場佔有率。

只要平臺敢拿騎手的派送單價做文章,數以百萬計的騎手們立馬就能換一身衣服教平臺做人!所以不但平臺不會想著降低騎手的收入,一旦有外包公司有這樣的想法,被外賣平臺發現後也會立即要求整改甚至清退處理。

廣東餐飲協會投訴美團佣金太高,美團稱每單隻賺兩毛,誰在說謊?


至於消費者,對於前三者來說,都是顧客,不管是平臺、騎手還是商家的利潤都來自顧客,而顧客擁有的選擇權是最大的而且是成本最低的,只要隨手點一點,就換了一個平臺,換了一家餐飲店,反正跟誰買不是買呢,因此也無人敢於動消費者的奶酪。

那麼,外賣平臺如美團盈利的需求,商家又面臨利潤被壓榨的現狀,是否就是無解的,一定是要以某一方輸掉,甚至變成像美團公告中所說的雙輸為結果呢?

其實不然,包括美團在內的外賣平臺追求盈利,絕不應該只有提高配送佣金一條路,這只是最方便最快捷的一條路罷了。

我們知道,做任何生意,想要提升利潤只有兩個辦法:降低成本和提高售價,或二者同時進行。對於美團來說,這兩條路其實都是有操作空間的。

首先從降低成本的角度,騎手的派單費不能降,但現在他們的外包公司太多太雜,對於管理和成本來說其實都是不利的。就像房地產公司,前期和物業公司合作,但最終大型房企都選擇了自己開設物業公司,原因何在?這其實是值得美團和餓了吧等互聯網公司借鑑的。

提高售價,對於平臺來說有兩條路,一個是提升商品配送佣金,一個是向消費者收取更高的費用。前者已經開始受到商家的反抗,而且受限於商家本身利潤率,顯然已無提升空間。後者我們說過,消費者不會願意買單的,這甚至會趕跑消費者讓他們去其它平臺,但如果我們能夠提供增值的服務呢?

真正健康的生意,應該是有高附加值的,歐美人憑什麼能上班時間比我們短,收入卻比我們高,靠的就是他們工作中更高的附加值。

對於餐飲外賣配送來說,想要提升附加值,唯有更好的服務。比如我們先前說的,很少有人會通過外賣點大餐,為什麼呢?用餐環境固然是其中之一的原因,口感卻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有人會從星級酒店請大廚回去幫忙主廚招呼客人,因為他的家裡可能擁有更棒的用餐環境,或是有在家庭招呼的必要性,但又不想享用到剛出爐的菜品。

但這畢竟是一件挺麻煩的事情,如果有一天我臨時決定回家招呼個朋友,馬上在手機上訂餐送到家,卻能享用到和酒店一模一樣口感味道的食物,甚至連擺盤都不會亂,我肯定願意為這樣的服務付出高價!

我知道現在沒有這樣的技術,但你們每年擁有以百億為單位的營銷費用,是否可以考慮從中抽取一部分來作為研發呢,畢竟科技才是第一生產力,這句話絕不僅僅是說說而已!

還有,以美團為代表的外賣平臺其實沒必要將自己的業務限制在美食、生鮮水果等範圍,我們可不可以開闢一 些更具有附加值的配送服務,比如保密文件。

我們在商業生活中,特別在北上廣等大城市,經常需要安排專人送專業、保密文件等,這些業務需要的及時性和保密性都是快遞無法達到的。

但外賣平臺其實可以做到,首先你們擁有及時性,至於保密性,一個特製的密碼箱,由發件方設置密碼然後將密碼告訴收件方,收件後再復原密碼就搞定。

這樣的高附加值服務應該還有很多,我作為一個外行就不在這裡班門弄斧了,相信你們的專業人員會提出更多的建議。

這種開發新業務甚至更新科技的辦法,肯定沒有直接加價來得快速,但我想對於整個行業的發展來說一定是比涸澤而漁更有益的。

趕緊行動起來吧,別真等到魚塘乾涸的那一天!


喜歡老吳的請幫忙關注和轉發,原創不易需要大家的支持,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