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张飞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夜间情感

看完我的回答大约需要3-4分钟,希望您觉得值得,谢谢。

谢官方邀。既然我来聊了,就认真聊点实在的观点。

第一,从张飞,张益德的名字说起

这一点大家会觉得很奇怪了,张飞,张翼德,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但是其实张翼德这个名字是罗贯中理解跑偏了,张飞的字是益德,可能是罗贯中觉得飞应该和“翼”来对应,所以望文生义,帮张飞改了“更合适的名字”。

其实,张飞的字是“益德”,益是形容词,修饰德的,意义是德行非常出众。

第二,万人敌的超群将领

“万人敌”这个称呼不是张飞自称,那是对立集团郭嘉说的,应当可信。这个万人敌指的不仅仅是“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这样的勇猛冲锋而已,而是一个统领千军,指挥作战的概念,这种能力是统御力,驾驭力,而不仅仅是武力值。

从张飞一生的最重要的两场战役,江州义释严颜,宕渠大败张郃可以看出,张飞有勇气,有谋略,有气度,能力不凡,即便是在三国整体统领排名,张飞也一定是第一梯队。

第三,据水断桥是真正的史实

这件事很重要,单独拿出来说,由于蜀汉史料非常有限,有关张飞的描述非常简单,但是据水断桥这件事还真是史实。

张飞召集二十余骑立于当阳桥上,曹军大众至,张飞据水断桥,对着曹军大喊:“我就是张益德,可以来决一死战!”曹操军都害怕张飞的勇猛,虽然看见张飞人少,但也没有人敢上,刘备军因此获安。

历史上,可没有关羽提前跟曹操吹牛说张飞多厉害的事情,张飞在这里是凭借自己的武威,真真正正震慑住了曹军,并且震慑的不是一般人,那是曹纯率领的虎豹骑,这支部队是真正意义的三国时期的特种部队,但是他们看到张飞一声吼,还就真的不敢追击了。

在这段史实的背后,我们可以想象陈寿错过了多少张飞的光辉战绩,毕竟虎狼一般的虎豹骑竟然会舍弃这个取刘备首级立功的机会,那一定是对张飞怕到了骨头里了。

第四,陈寿评价的张飞“暴而无恩”是什么意思

“暴而无恩”是《三国志》里,陈寿给张飞的总结性评语,也可以算作是张飞的缺点,这是什么意思?《三国演义》把这个缺点演绎成了脾气暴躁,性情暴烈,大吼大叫,鲁莽少智,那真的是理解的跑偏了。

实际上暴而无恩指的是张飞的治军的方略,作为统领一方的大将,张飞治军过于严苛,对于属下士兵特别残酷,最终张飞也死在这个缺点上。

第五,不丑是肯定的,会画会针线不确定

张飞的长相上,肯定也不是大胡子横行,又黑又丑,像李逵一般。张飞的长相上。刘禅肯定有发言权,因为他娶了张飞的两个女儿,并且两位张小姐先后入宫为皇后。

并且立后的时候,刘备、张飞都已经亡故,应该不存在太多照顾两家关系的说法。起码就基因学来说,看刘禅的选择如此,张飞也不会太丑。

至于张飞是否会画画、写字、绣花,都是单方面记载,应当多为后人冒名附会之说,不提也罢。

就说到这吧,关于张飞还有挺多想聊的,下次再谈吧。



鱼包历史课

据研究,张飞的真实面目和三国演义的描写大相径庭,有天壤之别。换言之,张飞有可能是一个翩翩美公子的形象,并且善书画,是文卷气和勇猛完美结合的形象。

张飞是幽州涿郡(今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人氏,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因其勇武过人,而与关羽并称为“万人敌”。出人意料的是,张飞不仅是骁勇善战的武将,而且还是书法和绘画的“名家”。


有关张飞善书法的记载,最早见于南北朝时梁朝陶弘景的《古今刀剑录》,其中写道:“张飞初拜新亭侯,自命匠炼赤山铁,为一刀。”铭曰:新亭侯,蜀大将也。

这段话是说张飞刚被封为新亭侯时,命铁匠锻造了一把宝刀,在上面刻下“新亭侯,蜀大将也”的铭文,这个铭文是否他自己亲手刻的没有记载。

到了明代才有张飞能书的记载,文学家杨慎在《丹铅总录》中说:“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方案甚工,飞所书也。


Δ张飞斗张颌

刁斗是古时军队的炊具,夜间也用来敲击巡更,张飞是蜀国最擅带兵作战的五虎上将,可见此说是有根据的。但是刚才提到的宝刀和刁斗可惜失传了,没有实物证明这一切。

真正有现场感的证据是:大约明代在四川流江县(今四川渠县)发现的一个摩崖石刻,这便是《张飞立马铭》,又叫做《八蒙摩崖》。据《三国志》记载,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秋,刘备与曹操争夺汉中,曹操命张郃领兵三万进犯巴州。刘备令张飞率军一万人左右,在蒙头(即八蒙山,在今四川渠县)迎击。最后张飞以少胜多,把魏国名将张郃打得大败而逃。当时张飞难抑喜悦,便以石代纸、以矛作笔,在八蒙山石壁上凿下“立马铭”两行隶体大字,铭文写道:“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蒙,立马勒铭。”


Δ八蒙摩崖

据说张飞不但善书法,而且绘画水平也很高,你可能想象不到,张飞善画美人。明代卓尔昌编《画髓元诠》说张飞:“喜画美人,善草书。”清朝《历代画征录》亦有记载:“张飞,涿州人,善画美人。”可惜张飞的作品没有流传下来。还有人说。张飞的故居涿州城中鼓楼北墙上的《女娲补天图》是张飞所画,其附近房树村万佛阁的壁画,也说是张飞的杰作,不过没有证据佐证。现在尚不能认定是张飞的作品。

不过张飞善书法的佐证还是挺多的,一直有说法是张飞身葬阆中,头葬云阳,在我国的四川省阆中市,也就是张飞工作过的地方,至今还有一处名胜古迹――汉桓侯祠。祠中张飞塑像两旁有一副楹联:

上联:园谢红桃,大哥玄德二哥羽;

下联:国留青史,三分鼎势八分书。

这是诗人流沙河游览张飞庙后有感而发所写,评价张飞是个文武兼备的英雄。对联讲到的“八分书”就是指当年张飞镇守阆中时留下的书法佳话。汉时的隶书叫做“汉八分”,八,背也,言其势左右分布相背。张飞是当时的“八分书”的代表人物。

元吴镇《张翼德祠》诗云:

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工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象恐难如。

『诗中的车骑便是张飞,他曾于章武元年(221年)拜车骑将军』

吴镇的意思是:张飞因其兼通文武,腕力深厚,所以书法造诣很高,恐怕连三国时著名书法家——魏的钟繇和孙吴的皇象(善章草,有书圣之称)都不如,可见对张飞的书法评价极高。


Δ张飞的女儿,大、小张后

综上所述,张飞不但是有勇有谋的猛张飞,还是一个能书善画的美男子。说他是美男子也是有证据的,张飞的两个女儿先后被刘禅选为皇后。姐姐死了,妹妹接替姐姐的皇后位,不漂亮刘禅能选姊妹俩做皇后吗?女儿漂亮,当老爸的张飞也丑不到哪里吧!亲们以为如何?



撰文/秉烛读春秋


秉烛读春秋

《三国志·蜀书·张飞传》记载:张飞,字翼德,涿郡人(今河北涿州)。早年,他和关羽一同侍奉、追随刘备。关羽长他几岁,张飞待其如兄长一般。后刘备跟随曹操一起讨灭吕布,回许昌后,曹操封张飞为中郎将。再后来,刘备离开曹操,辗转依附袁绍、刘表。刘表死后,曹操攻入荆州,刘表子刘琮不战而降,刘备只得逃奔江南。曹操率五千“虎豹骑”衔枚急追,一天一夜不眠不休,竟疾驰三百余里路,终于追至当阳之长坂(今湖北当阳县东北)。

刘备见身后烟尘四起,知道曹操追兵已至,他顾不得随他一同逃难的荆州百姓和妻小,丢下他们打马逃命去了,临跑前他命张飞领二十名骑兵殿后。


张飞据水断桥,嗔目横矛,一声怒吼道:“吾乃张翼德,有胆量的,放马过来和我决一死战如何”!曹操怀疑有诈,以为他身后埋有伏兵,曹军将士也无人敢应战,终于化解了一场迫在眉睫的危机。

刘备夺荆州后,任命张飞为宜都太守、征虏将军,封爵新亭侯,后来调他驻守南郡。刘备攻伐益州(四川)时,任诸葛亮为军师,张飞、赵云为先锋,率大军溯江西上,分头平定西蜀各州县。张飞率部抵达江州(今四川巴县),击败了益州牧刘璋手下大将严颜的部队,并生擒严颜。张飞呵斥严颜:“大军到来,你为何不率部归降,竟然还敢抵抗”?严颜正色道:“你们无缘无故侵我州郡,夺我土地,我们这里只有断头将军,没有投降将军”!张飞闻言大怒,命左右立刻将他推出去斩讫报来。

严颜面不改色,缓缓说道:“砍就砍呗,值得如此动怒吗”?张飞被他视死如归的豪气给感动了,立即命人解开绳索,释放了严颜,而且待他如上宾。

张飞率军一路攻城拔寨,势如破竹,逢战必胜,终于和刘备胜利会师于成都。平定益州后,刘备对有功人员大肆封赏,赐给诸葛亮、法正、张飞、赵云、关羽等人各五百斤黄金、银子千斤、五千万钱、锦缎千匹,其他人等也都论功行赏,加官进爵。张飞因功被任为巴西(四川巴县西)太守。曹操破张鲁夺汉中后,留夏侯渊、张郃二人率军守御。张郃另外率军直捣巴西,想把该地民众迁往汉中,然后兵进宕渠、蒙头、荡石,与张飞对峙相持了50多天。张飞领精兵万人,走小径邀张郃来战,由于山路狭窄险峻,曹军施展不开,首尾不能相顾,遂被张飞一举击溃。张郃弃马,率10多个亲随登山沿崎岖小路逃走,之后他收拾部分溃卒,带残军退回南郑(陕西南郑县)去了。从此,巴西一带鸡鸣犬吠,再无战事。

刘备称汉中王时,加封张飞为右将军,加符节(掌兵权之意)。史载,张飞雄壮威猛,仅次于关羽,就连魏国的谋臣程昱都由衷地赞道:“关羽、张飞,万夫莫敌”! 关羽爱兵如子,但对士大夫却态度傲慢,很有些轻视;张飞却敬爱君子(指文人士大夫),却不体恤士卒。刘备经常警示他:“你刑罚杖笞太过分,每天惩罚鞭打军士,而且还留他们在身边侍候,终究会惹祸的啊” !张飞仍不改过,日日酒后鞭笞健儿。

刘备讨伐东吴时,命张飞率一万人,从阆中到江州会师。他的部将张达、范强(小说中曰范疆)合谋把张飞给杀了,然后提着他的首级,顺流东下,投奔孙权去了。张飞营中的都督上表启奏刘备,刘备见表立刻就有了不祥的预感,说:“唉,一定是张飞死了”!言毕哭晕在地。后主刘禅即位后,追谥张飞为恒侯。

史载,张飞的长子张苞死的早,由次子张绍承袭其爵,绍官至侍中尚书仆射。张苞之子张遵,官至尚书,曾跟随诸葛瞻到绵竹和魏将邓艾的伐蜀军队作战,不幸阵亡。

传统意义上特别是小说里的猛张飞,不光人长得黑,而且性烈如火,又喜欢穿黑衣黑袍,坐骑也是一匹黑骏马,一旦杀将来,犹如平地里卷起一股黑旋风。但根据最新考古资料,他的真实形象很可能会被颠覆 :四川出土的一些最新文物信息显示,张飞年轻时很可能生得面白如玉,是个风神俊雅、倜傥不羁的英俊男子,而不是传统认知里那个豹头环眼、燕颌虎须、声若雷鸣的黑大汉。史上真实的张飞是一员风度翩翩的儒将,且很工于心计,如此巨大反差,确实让人大跌眼镜。《三国志》载,张飞的两个女儿都生得如花似玉,后均嫁与蜀后主刘禅为妻,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张飞的基因确实优良 。张飞虽然屠户出身,但发家致富后渐成涿郡名流,史载他文化修养不俗,能写诗作赋,擅丹青, 精于描绘仕女,他尤其喜欢书法,写得一手好字,尤擅隶书。据说在明代流江县(今四川渠县)的一处摩崖石刻——《立马铭》便是由张飞亲笔纂写并让石匠镌刻其上的,可惜因沧海桑田或人为破坏,此遗迹如今已荡然无存。


【答题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插图源于网络】


铁马冰河wu

张飞,字翼德,燕人。在影视戏曲里多被刻画成头脑简单,勇猛莽撞的武夫形象。其实张飞绝不仅仅是只是一介莽夫。
对于张飞的战功和勇猛这是人尽皆知,我只简单叙述。

公元208年,曹操挥师南下。刘表病死,刘琮投降,刘备得知后也南难,还有数十万百姓相随。曹操命人急追,于当阳长坂追到刘备,刘军被击溃。刘备只领张飞赵云等逃走,慌乱中又走散了赵云,刘备只得派张飞去断后。张飞召集二十余骑立于当阳桥上,冲曹军大喊“我是张翼德,可以来绝一死战",当时曹军害怕张飞的勇猛,虽见人少,但也不敢上前。由此可见一斑。
他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也定格了他的形象。刘关张桃园三结义后,听闻关羽已死的消息后,怒火中烧,急于报仇。结果下令军中在三日内置办白旗白甲,挂孝讨伐东吴。部下范疆,张达说三日内无法办齐,请宽限些时日。张飞一怒之下,使性鞭挞五十。范张两人不服,趁夜里张飞喝多酒的时候杀了张飞,去投奔东吴了。这是他性格暴燥鲁莽的一面,也害了自己性命。


但张飞也是有谋略的。虽然在发际之前,他只是一个卖肉的屠夫,但在那个时候屠夫属于高收入人群。他还在桃园种树卖桃,也算一个生意人,做生意总是要有一些细心思的。有网友折算过,按当时的物价来算,张飞的身价是不菲的。

张飞在刚认识刘备时,刘备是一无所有的。所以刘备在光复汉室大业过程中,招兵买马张飞是资助了不少的。
在刘备的创业初期,刘关张三人是同舟共济,共同发挥谋略,利益均沾的。随着刘备基业渐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刘备可用之人越来越多,由于张飞暴燥的性格,他的谋略渐渐被人忽视,毕竟张飞的大才在武将上。张飞死后被封为恒候,当时只有有勇有谋的人才可以封"恒"字。由此证明他也不只是鲁莽。


张飞在书法和绘画上也很有造诣。据明代《丹铅总录》和《画髓之诠》中记载张飞喜画美人,善草书。但遗憾的是没有传世之作。但不管怎么说也算一个文化人了吧。

人的性格是多元的,而影视作品只是集中展示一个人的主要方面,我们只是被固化在这种印象里而己。

最后大家有什么不同看法,可以留言讨论。


乘风追猪

园谢红桃,大哥玄德二哥羽;国留青史,三分鼎势八分书;

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蒙,立马勒铭。

这是张飞庙李里的一副对联,上联写的是三兄弟桃园结义,下联说的就是张飞打败曹操手下将军张郃的事情。

大家对于张飞的印象:莽张飞!

啥意思呢,就是说张飞这个人,就是一介莽夫。很多人都喜欢拿张飞和梁山的黑旋风李逵相提并论,他俩在小说中的描述,也差不离。

但事实上,这是对张飞红果果的污蔑,要知道,张飞不但武功高强,还精通书法、绘画等,是个文武兼备的能人!

看看莽夫张飞留下来的文章,也不知要让多少文人惭愧了

张飞的使用的武器是动丈八蛇矛,能拿动这重量级的腕力自然是非常了得,那么以这样的腕力写书法,写出来的字一定会力透纸背,让人叹为观止,事实上,张飞的书法的确同他的武功一样厉害。

传闻中,在南充渠县八濛山以前有个“八蒙摩崖”,上面有两行隶书,就是张飞的手迹,上面写道: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蒙,立马勒铭。

除了武功高强、书法厉害,张飞还会作诗呢。

王方平采药此山,重子歌玉泸山涧。雪,住宿方行。

意思就是:真多山啊,上古仙人王方平采药修炼的地方,我们对着山涧歌唱,追思仙人的飘逸,天上下着大雪,我们住宿了一晚才离开。

情景交融,有叙事,有幽思,抛去格式的限制,放在唐宋时期,也是一篇很好的文章。

这是张飞《真多山游记》中的其中一篇,非常幸运的被保存下来了。

张飞除了文采好,还会画画,他画的仕女图非常有名,但遗憾的没有流传下来。


草根也谈历史

谈到张飞总是与骁勇威猛有关,但更多的是与莽撞粗率相关。


《三国志 张飞传》记载,张飞“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以至于刘备劝诫他:“卿邢杀既过差,又曰鞭挞健儿,而令在左右,此取祸之道也。”

后来张飞与刘备准备会兵讨伐东吴,果然被部下所谋害。


好邢杀,鞭挞下士,这可能与粗莽有关,但主要是不体恤部下。

但事实上张飞恐怕有的不止是勇猛和莽撞。

邓拓的《燕山夜话》中有一篇《由张飞的书画谈起》,谈及张飞擅长书法,也擅长画画。

有很多材料可以说明这一点。

南北朝梁陶弘景的《刀剑录》记载,张飞初拜新亭侯,命匠人冶炼赤朱山铁为刀,在刀上铭刻“新亭侯蜀大将也”几个字,也有人说《新亭侯刀铭》就是张飞本人写的。



明朝有一部书名为《丹铅总录》,记载涪陵张飞擅长斗铭,文笔极佳,是张飞自撰自写的。


还有历史相传,当初张飞在八濛山大败张郃之后,留下一段铭文名为《张飞立马铭》,又名《八濛摩崖》,这段铭文是明朝时期在四川流江县八濛山山崖上发现的,写着“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打破贼首张颌与八濛,立马勒铭”。

更如,元代吴镇有一首题为《张翼德祠》的诗便写到“关侯讽左氏,车骑更公书。文武趣虽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像恐难如”。

车骑应是张飞,因为张飞与章章武元年,即公元二二一年拜车骑将军。

如果按照吴镇的说法,张飞的书法造诣相当高,连三国时期著名的书法家钟繇,黄像也比不上。

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历史上的张飞即使骁勇勇猛,但却不一定粗率鲁莽,至少得有些文人术士的素养和气质。


八风秀

张飞,刘备麾下五虎将之一,早期与刘备,关羽桃园三结义,此后一生与关羽追随刘备,为蜀汉霸业立下汗马功劳。其与关羽在东汉末年为叱咤风云的万人敌名将,蜀汉立,封为西乡侯。

世人回忆张飞,大多觉得其一介武夫,为人鲁莽,所以后世有“张飞绣花”来嘲笑一个人五大三粗,间接也说明人们的定义里张飞就是粗鲁的象征。

然而也许真相出乎所有人所料。

首先,一点可以肯定,张飞是蜀汉仅仅靠自己攻城略地最多的人,也就是说没有军事,没有谋士,单靠自己,在三国那个风云诡谲的时代,没有谋略智商显然是不可能的,可见张飞军事才能与智商之高。

当年张飞以少数兵力,把魏国名将张郃打的落花流水,大败而逃。据说高兴起来张飞以石代纸以矛作笔,在八蒙山石壁上刺凿下“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蒙,立马勒铭”。字体刚劲有力,气吞山河,一如大家手笔,其时其景,何其豪迈。在军旅中,张飞偶尔闲暇还会吟点小诗。“王方平采药此山,重子歌玉泸山涧。雪,住宿方行。”这十九字的游经,虽然不能与才高八斗的曹子建相提并论,但也不失一种情趣。


张飞攻打江州时,江州守将拒不投降,愤死守城,张飞攻下城后,抓到严颜,大骂其为何不投降,严颜说大丈夫死则死矣,为何要降你凶我何用,要杀便杀,再来一次,仍旧不降,张飞感其大气,将其释放,引为上宾。如此可见张飞粗中有细,大度可容,不失名士风流风范。

另外据明代大家卓尔昌《画髓元诠》的记载,张飞不但喜欢画美人,书法上更是擅长草书。此外《丹铅总录》还记载,涪陵有一刁斗铭,上面的铭文就是张飞所写。而张飞所佩戴的刀以及立马铭上的字,也都是张飞所铭刻。元代的大画家吴镇更是曾作诗对张飞大夸了一翻,说魏国的钟繇、吴国的皇象在书法上的造诣恐怕都难及张飞,如此看来是否让你大跌眼镜?


此外,根据《三国志》记载,“后主敬哀皇后,车骑将军张飞长女也……后主张皇后,前后敬哀之妹也”。人家阿斗先后立的两个皇后都是张飞的女儿,古代皇后,母仪天下,你要说皇帝看走眼说得过去,但是也得群臣天下人答应,所以他的女儿必定姿色不低,所谓“龙生龙,凤生凤”可见,张飞应该是个络腮胡美男子。

张飞唯一的缺点就是眼里只有兄弟,没有他人。所有的一切,只要是对兄弟好的,无论多苦多累都做,否则便撂挑子或者发疯。诸葛亮刚来是如此,后面为关羽报仇,枉顾下属感受,鞭打下属,被自己部下谋杀便印证了。


所以,张飞也许并不是人们所说五大三粗的一介武夫,也许是世所罕见的文武双才,只是后代演绎虚化与讹传了而已。不过研究古人还是应该钻去历史,以辩证角度去看,毕竟这些资料也只是后人记载与言谈的,只能作为谈资,不一定准确。


不书三少

历史上的张飞和演义中的张飞完全不同。和现在传说中的张飞也不一样。

演义中的张飞是这样


现在网上甚嚣尘上的一种说法,张飞乃文武双全美男子,擅画画,工书法,出身豪富之家。转眼间,大家印象中那个豹头环眼,胡如钢针的粗豪汉子就成了三国高富帅。这种说法对不对呢?也不对。

张飞擅书画的说法见于明代卓尔昌《画髓元诠》,并无其它权威的正史佐证。这种说法主要从元明开始流行,在此之前历史均无记载。现在一些所谓的张飞画作,比如这张女娲补天图


乃是后人托名所做,类似的还有一些都被发现是伪作。


至于张飞会书法的传闻,主要证据是立马铭碑文


根据历史学家研究,这是唐代的字体和书写方法,而非汉代的。也就是说并非张飞所作。还有其它一些书法作品均被证实是托名伪作。

那么历史中的张飞究竟是什么样?下面就来扒一扒。

姓名,张飞,字益德。元代《三国志平话》将益德改为了翼德。

出身,研究三国历史的一个重要依据和参考是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尤其是裴松之注解版,因为西晋和三国年代间隔不是太久远,是重要资料。裴松之注解所引用的《江表传》、《典略》、《吴志》、《傅子》、《汉晋春秋》、《曹瞒传》都已失传。其它如《华阳国志》等是重要参考。张飞的出身《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均无记载。宋元民间流行一种说法张飞出身豪门士族,到了明清变成了屠户。依据《三国志》,本人推断,张飞应该不是出身豪门士族。理由如下:

首先,三国志中对出身豪门士族或出身比较好的一般会提及,对出身一般的大多不予记载,因为这样的人太多。对张飞的身世就并无记载。

其次,张飞如果出身豪门士族或豪富之家,其家族在当地应该会有一定影响力,然而书中并无记载。家族其他人士也不会全部名声不显。

再次,张飞如出身豪门,应该会认识一些豪门或名士。但所有历史记载中并没有张飞认识什么名流名士的记载。也没有名流名士认识张飞或听说过张飞的记载。若张飞出身豪门,对刘备集团前期的帮助会比较大,然而并无此类记载。

由此可见,张飞出身一般,可能是富户或小地主,但不大可能是豪门。

关于张飞相貌。三国志中对于相貌比较美或比较丑,比较特殊者均有记载,但并无对张飞相貌的记述。其它史书也没有张飞相貌出众的相关记载。对张飞相貌出众传说的主要依据,是四川简阳张飞营山出土的唐代石人头像,该头像慈眉善目,耳长唇厚,面上无须,并没有雕像丰神俊朗的说法。并且此雕像并不能肯定是张飞。还有就是鲁肃对刘备所说,没想到翼州也有此美姿容者。这种根据更是牵强附会,没有任何证据能证明鲁肃说的是张飞,而且张飞是涿州人不是翼州人。至于张飞两个女儿嫁给了刘禅,就此推断张飞是美男子也没什么说服力。历史中并没有张飞两个女儿貌美如花的记载。如果张飞两个女儿十分美貌,并且都嫁给了刘禅为后。史书中不会连名字都没有记载。历史上凡是美貌的皇后基本都有记载,更不用说是姐妹花,却连名字都没有,只有大张后,小张后的称呼。



由此可以推断,张飞两个女儿也许并不丑,但不见得有多美貌。由此推断张飞俊美站不住脚。

综合历史典籍来看,历史中的张飞更有可能是这种样子:出身一般,样貌一般,有一定的见识才能,可能粗通兵法,但不是兵法大家。从张飞对待士卒的态度可知,他对军队战斗力的主要手段就是严刑峻法,依靠打骂来树立自己的权威。和下属及士兵的关系并不好,谈不上受士卒爱戴,士卒对于他,最多只有畏惧。这明显不是深通兵法的治军方式。最基本的上下一心都没做到。

如果张飞真的像周瑜那样姿容俊美,文武双全,多才多艺,史书肯定会有记载,而不会历史典籍均无这方面记述。至于为何会有这样的传闻,个人推测一是后人卖书画者造出的说法,目的是抬高那些托名所作的书画。二是张飞后人美化先祖传出来的说法。当然可能还有其它原因,大家尽管去猜测。


龙人史事

\n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50a7000261fbb42c54ac\

张必聪

历史上的张飞可不是《三国演义》的那个样子,张飞是个书法家,而且还是一个富二代,那么历史上真实的张飞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谁说我是杀猪的?据史书记载,张飞是河北生于一个贵族家庭,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富二代,从没有杀过猪,只是自己家从事过猪肉行业。

本是谦谦公子,缘何成了一个鲁莽的黑大汉?据史书记载,张飞还是一个书法家,擅长草书,并且喜欢画美人,并且仪表堂堂,四川一带出土的文物显示,张飞是面如美玉,神采飞扬的美男子,并且他有两个女儿都嫁给了刘婵,相貌应该不差。

张飞并没有使用使用丈八蛇矛,他使用的矛没有名字。但是他的脾气和《三国演义》中描述的一样,张飞为人勇猛,长坂坡以二十骑兵吓退曹军,一吼成名,但他的脾气暴躁,边打犯错误的军士,最后被部下范强、张达杀死。

张飞,卿本美男子,奈何成了一个黑脸大汉,罗贯中,你的良心不痛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