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種驢的會計計量與估計:以東阿阿膠為例

贏韻投資:專注價值投資,讓天下沒有難做的投資!

「價值投資」種驢的會計計量與估計:以東阿阿膠為例

薛雲奎

長江商學院終身教授、長江商學院創辦副院長、上海國家會計學院創辦副院長

1.引子

會計,在很多人眼裡,是一種精確計量,尤其是在中國,如果不能精確到元角分,似乎就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會計。其實不然。倘若我說會計只是一種大概加估計,又恐怕會有很多人跟我急。會計師跟我急,怕丟了飯碗,說他們的工作不夠專業。投資人跟我急,說天下會計一大“假”,如果會計不能做到準確,那還要財報何益?這其實又不然。會計正介乎於“假”與“非假”之間,或者倒過來說,“真”與“非真”之間。而且,這絲毫不影響會計作用的發揮。我們這個時代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包容,而非更多的斤斤計較和吹毛求疵。

2.會計估計及其變更

近日,東阿阿膠發佈一份“關於公司會計估計變更的公告”,決定將成熟生產性生物資產的成齡種驢,按照年限平均法計提折舊,從原來的折舊年限為5年/淨殘值率為5%,變更為折舊年限為10年/淨殘值率為60%。

單就變更的內容來說,這個變更不可謂不顯著。變更前,成齡種驢的折舊年限為5年,變更後為10年。這一變更,平白無故使每年的折舊少了一半。淨殘值率從5%變更為60%,也不可謂不顯著。變更前,一頭成齡種驢要折舊其價值的95%,而變更後,只需折舊40%,轉瞬間,這又要少計一半以上的折舊費。這兩項變更都會大幅度的減少公司計提折舊,增加公司當期利潤

那麼,問題來了:東阿阿膠究竟是變更前的會計估計更加符合實際?還是變更後的會計估計更加符合實際呢?

一種假設的情形是變更前和變更後都同樣符合公司實際。為什麼呢?因為之前一頭種驢的生產年限的確是5年,而從今往後公司決定延長種驢的生產年限為10年。所以,兩種變更都是實際需要。

另一種假設的情形是變更前和變更後都只是一種會計估計的變更,而與實際無關。為什麼呢?因為無論是變更前還是變更後,種驢能夠生產多少年完全取決於它的自然生產年限,而非人為約定。或許3年,或許10年,也或許20年,會計要計算折舊,無非是需要有一個會計估計而已。所以,之前估計5年,這樣的會計估計比較穩健,之後的估計10年,較之之前的會計估計顯然是激進了一些,但也未必就不是真實。因為真正的真實是無法估計的。5年或者10年都只是一個“方便法門”而已。

至於折舊後的淨殘值率包括兩層含義:一層含義是這些生產性生物資產使用到期後,需要花費一定的成本或費用去處理,另一層含義是處理以後或許會產生一些收益。淨殘值率也就是處置的收益扣減成本後的差額佔該生物資產的原價的比重。變更前是5%,跟其他機器設備報廢時的淨殘值率無異,變更後是60%,也就是說生物資產的殘值變得比以前值錢很多。那麼,究竟是變更前更靠譜還是變更後更靠譜呢?

我想說:兩者都可能很靠譜

如果變更前,公司報廢的種驢殘值都按5%處理掉了,所以,計提折舊時按5%淨殘值率扣減。現在公司處置一頭種驢能夠回收的殘值是60%,所以,改按60%來估算,很合理。兩種處理方式顯然都沒有什麼不妥。

不過,明白人自然也會看出其中之問題。或許之前的種驢真的不值錢,或者真的很值錢,只不過公司很便宜的處理掉了。或許現在的種驢真的變得很值錢,又或許只是變更後的淨殘值估計更加符合公司實際罷了。當然,如果報廢的種驢又回到自己公司的生產經營過程,那麼,按任何價格或任何估計去計量也就都無所謂了,“肉爛了在鍋裡”。

舉這個例子想要說明什麼呢?會計估計就是估計,怎麼估計都會很有道理。那麼,什麼樣的會計才是好會計?好會計不是準確,而是公允。所謂公允,就是在所有重大方面不偏離市場公允價值。沒有偏差的會計是不可能的,只要沒有重大偏差的會計就都是好會計

3.變更影響並不重大

根據公司測算,這並不算是一個十分了不起的會計估計變更。此項變更對公司淨利潤的影響僅僅是增加了區區325.55萬元的年度淨利潤。這相對於公司2017年度20.44億的淨利潤來說,區區一個零頭而已,所以,披露或者不披露,其實並不會改變公司的業績形象。

我完全同意公司對這一會計估計變更的解釋:公司認為,此項變更是“根據公司當前經營情況,對生產性生物資產折舊年限、殘值率進行的重新評估,符合公司實際情況,變更後能夠更加客觀和真實地反映公司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不存在損害公司利益和股東利益的情形”。

雖然以上會計估計變更從影響結果來看微不足道,不過作為公眾投資人,仍免不了會對公司諸如此類的公告產生他想:公司的這種會計估計變更究竟是為了操控利潤還是真如公司所言修正之前的不合理而回歸現實、更加公允呢?我當然更願意相信是後者。因為它的影響結果實在是微不足道,公司沒必要利用這個微不足道的結果來操控公司的利潤

4.種驢是一種什麼資產?

根據《企業會計準則第5號——生物資產》的定義:所謂“生物資產,是指有生命的動物和植物。”由於生物資產在企業生產過程中的作用不同,又可進一步區分為: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和公益性生物資產。

所謂“消耗性生物資產,是指為出售而持有的、或在將來收穫為農產品的生物資產,包括生長中的大田作物、蔬菜、用材林以及存欄待售的牲畜等”。

所謂“生產性生物資產,是指為產出農產品、提供勞務或出租等目的而持有的生物資產,包括經濟林、薪炭林、產畜和役畜等。”

所謂“公益性生物資產,是指以防護、環境保護為主要目的的生物資產,包括防風固沙林、水土保持林和水源涵養林等。”

明白以上分類是理解會計信息含義非常重要的一環。比如說種驢算是哪一類資產呢?種驢是一種產畜。當然,如果驢不是用來生產而是用來推磨的,它同樣也是生產性生物資產,算役畜。產畜和役畜都是生產過程中勞動工具的角色,所以會歸類為固定資產,並計提折舊和預計使用報廢后的殘值收入。除此之外,如果驢只是用於銷售或生產用的原材料、半成品或產成品,那麼,它在會計上就歸類為存貨了。這類資產是不可以計提折舊的。

其實,這類資產在會計計量上的複雜性還遠不止於此。因為產畜、役畜在它們成年之前很可能是和消耗性生物資產放在一起飼養的,也或者是反過來,消耗性生物資產是與產畜和役畜放在一起分群散養或圈養的。成年了再根據它們各自的發育情況轉為固定資產或存貨。

在產畜和役畜報廢后,同樣也可能再轉化為存貨飼養,並用於銷售或消耗,所以,這裡面的會計處理極其複雜,當中還有生老病死等各種意外發生,既有外購,又有自繁自育,所以,要求會計算到很清楚幾乎是不可能的。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大概加估計的會計就已經是好會計了

所以我說,會計不是萬能的,沒有會計也是萬萬不能的。

5.由種驢的故事推及其他

在目前滬、深及香港市場數千家上市公司中,涉及生物類資產的公司不在少數。當然,這其中涉及會計舞弊的公司也不少。例如早期的藍田股份、綠大地、萬福生科等,近期的輝山乳業、獐子島,都是與此關聯的一些典型個案。例如,獐子島深養海中的扇貝究竟如何確定庫存?以及價值幾何?實在難以判斷。至於輝山乳業的牧草苜蓿究竟有多少是源於外購,有多少是源於自產,一頭奶年一天能消耗多少苜蓿,恐怕也只有渾水公司這種專業機構有耐心去釐定清楚吧。

除此之外,上市公司中還有大量的公司涉及中藥材種植、森林防護、農業制種等。它們雖然也都適用上市公司的通用會計準則,但因其資產的特殊性,如何恰當的評估其成本、市價、風險與收益,在客觀上,存在諸多障礙與困難。所以,

對這類公司的財報解析,單看帳面數據是遠遠不夠的。一定要有耐心去做現場的公司走訪,通過商業模式去了解它的核心能力

當然,如果中國資本市場也有美國同樣的做空機制,將會鼓勵更多的專業機構和人員去做這類公司的現場調研,以推動中國證券市場上市公司財報信息質量的提升。

通過以上案例分析,我希望大家在面對公司財報分析時,不要千篇一律的只會計算各種比率和數據,而是要用更多的智慧和絕對的平等心來對所研究的財報下結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