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入门(二九)——近体诗26宽对

(一)宽对只要词性相同,便可相对

,例如:

津人空守缆,村馆复临川。(王昌龄沙苑南渡头。)

黄莺啼就马,白日暗归林。(綦毋潜送章彝下第。)

饮马鱼惊水,穿花露滴衣。(元稹早归。)

【不工的对仗也有,因为工整的对仗和高雅的诗意不能两全的时候,诗人宁愿牺牲对仗来保存诗意,例如:

几度听鸡过白日,亦曾骑马咏红裙。(白居易寄殷协律。)

逐北自谙深碛路,长嘶谁念静边功。(储嗣宗骢马曲。)

尘埃一别杨朱路,风月三年宋玉墙。(唐彦谦离莺。)

吾道凭温酒,时晴付拥炉(唐庚除夕。)

.

宽对的种类:

1.上下联并行语相对。 有些对仗,看来颇象宽对,其实是工对或邻对,因为先在出句里用并行语作为工稳的对偶,然后在对句里也用并行语作为工稳的对偶,这样,即自对而又相对,虽宽而亦工。例如:

草木尽能酬雨露荣枯安敢问乾坤。(王维重酬苑郎中。) (草与木对,雨与露对,荣与枯对,乾与坤对。)

江山遥去国,妻子独还家。(高适送张瑶贬五溪尉。) (江与山相对,妻与子相对。)

人稀地僻医巫少,夏旱秋霖瘴疟多。(白居易得微之到官后书。)(人稀对地僻,夏旱对秋霖,医对巫,瘴对疟。)

楚宫腊对荆门水,白帝云偷碧海春。(杜甫奉送蜀州。) (楚宫对荆门,白帝对碧海。)

邻对中的同义字相对,反义字相对,同义反义相对,都是这一类,至于并行语与连绵字相字,也和这一类性质相近,例如:

鱼龙潜冻水,蟋蟀有哀音。(刘敞观鱼台。)

.

2.上下联都句中自对:对联原则上须用工对,少用邻对,不能用宽对,但如果上联句中自对,则下联也只须句中自对,上联和下联之间就可以不求工稳(可以理解为两幅小对联构成一幅大对联)。例如:

清气若兰,虚怀当竹。

乐情在水,静趣同山。

(兰与竹为工对,水与山为工对,至于兰与水相对,竹与山对,则不必求工。)

流水长亭,春风静宇。

幽兰一室,修竹万山。

(幽兰与修竹,为工对,长与静,一与万为工对,水与风为准工对,室与山为邻对,因为数目字相补,故亦颇工,流字动词作形容词用,春字名词作形容词用,对仗较为欠工。)

.

2.错综对,就是不拘位置,颠倒错综,以成对仗。例如: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李商隐隋宫。)

(以萤对鸦,以火对暮。)

裙拖六幅湘江水,鬓耸巫山一段云。(李群玉杜丞相筵中赠美人。)(以六幅对一段,以湘江对巫山。)

这种对仗,往往是因为迁就平仄而成。

.

3. 流水对,普通的对仗,都是并列的两件事物,即使出句换为对句,对句换为出句,意思还是一样,但是,偶然有一种对仗,却是一意相承,不能颠倒,这叫做流水对(即他们的关系不是并列,而是顺承、转折、递进、条件、假设等等)

。例如: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杜荀鹤春宫怨。)(因果)

凤皇诏下虽沾命,鹦鹉才高却累身。(纪唐夫赠温庭筠。)(转折)

.

4.隔句对(扇对)上一联的出句和下一联的出句相对,对句亦与对句相对,这种对仗叫做隔句对,也称扇对,例如:

夜闻筝中弹潇湘送神曲感旧 白居易

缥缈巫山女,归来七八年。

殷勤湘水曲,留在十三弦。

苦调吟还出,深情咽不传。

万重云水思,今夜月明前。

(缥缈对殷勤,巫山对湘水,七八对十三。)

云南高原游(空蝉)

轻车岭上穿,残暑逐风烟。

路转山原阔,江回林木延。

仰头眉接日,挥臂手摩天。

漠漠空翻墨,雨飞如泻泉。

汹汹江卷雪,木淌似行船。

回看钻云处,此心犹悚然!

(漠漠对汹汹,空翻墨对江卷雪,雨对木,飞对淌,如泻泉对似行船。)

.

5.单句中自对,而另一句不再相对句中自对不避同字,这种句中自对,和同义以反义的连用字稍有不同,它至少用两个字和另两个字相对,如是五言,往往是上两字和下三字相对,如是

七言,往往是上四字和下三字相对,这样,虽然在字数上不相等,在意义上却是很工整的对仗,当然,这种句中自对的办法只能用于首联的出句或对句,这是诗人喜欢用的一种句式,例如:

细草绿汀洲,王孙耐薄游。(李嘉佑送王牧往吉州。)

(细草与绿汀洲为对。)

怜君孤垅双峰,埋骨穷泉复几重!(刘长卿双峰下哭故人李宥。)

(孤垅与双峰为对。)

白雪楼中一望乡,青山簇簇水茫茫。(白居易登郢州白雪楼。)

(青山簇簇与水茫茫为对。)

山吐晴岚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黄

。(白居易代春赠。)

(山吐晴岚与水放光为对,辛夷花白与柳梢黄为对。)

.

(二)对联的忌讳:

1. 忌合掌。合掌是诗文对偶意义相同的现象,事实上就是同义词相对(就象两只手掌合在一起一样)。

比如:牛女对帝孙(都是指织女),天地对乾坤等等。

2.忌对仗方式完全相同。上一联的对仗方式和下一联的对仗方式完全相同,也应该极力避免。

因为要避免形式上的重复呆板,对仗雷同既然是诗人所极力避免的形式,所以他们极少违犯。现在只能举一个勉强可以算是两联对仗雷同的例子:

春日游张堤园池 徐玑

西野芳菲路,春风正可寻。

山城依曲渚,古渡入修林。

长日多飞絮,游人爱绿阴。

晚来歌吹起,惟觉画堂深。

中两联每句第一第二两字,山城,古渡,长门,游人都是名词,第四第五两字,曲渚,修林,飞絮,绿阴也都是名词,第三字依入爱都是动词,多字形容词和爱字是不工的对仗,因为可以算是对仗雷同的例子。

另有一种情形表面上象雷同,实际上并非雷同。例如:

江汉 杜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中两联的每句第一第二两字,片云,永夜,落日,秋风,都是名词仂语,第三字天月心病都是名词,第四字共同犹欲都是副词(共同在这里带副词性),第五字远孤壮疏都是形容词,所以很象雷同,但是片云天共远,应该认为片云共天远的倒装,永夜月同孤应该认为永夜同月孤的倒装,所以这一联和下一联的对仗并非雷同,不过,初学的人对于这种形式还是避免的好。

.

3.忌同字相对,古体诗是没有这种避忌的,近体诗里,通常总设法避免,甚至于避免同一个字见于出句和对句,但是,有些诗人偶然也不计较这个。例如:

批指应法,声声爽神。(常建听琴秋夜赠寇尊师。)

书犹在壁,

妾已辞房。(杜甫得舍弟消息。)

总结:宽的这几种形式在诗歌中比较常见,所以,不可不晓。同时,我们要尽量避开对联的忌讳。

格律诗入门(二九)——近体诗26宽对

中国最早的真正意义的山水画:《游春图》(隋:展子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