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少數民族衆多,但是「都掌蠻」卻未歸順,究竟是何原因?

在我國古代歷史中,良好的政策對於統治者來說也可以讓社會更加穩固。在明朝的整個統治期間,我國的西南區域生活著一支少數民族,叫做“都掌蠻”。這個少數民族的存在可以說一直是敏超統治者的隱患,明朝的皇帝雖然採取過很多的措施,但是最終還是沒有完全讓這個少數民族的統治政權歸順明朝。如果它能夠發揮好的作用,那麼社會發展進步就會很大。

明朝的少數民族眾多,但是“都掌蠻”卻未歸順,究竟是何原因?

那麼都掌蠻這個少數民族是如何與明朝處理關係的呢?他們之間的關係是怎樣發展的呢?這種不協調的關係的出現不能僅僅從一處進行解釋,從明朝的統治的角度來看,如果他們的政策和統治方法得當的話,那麼或許就不是這樣的局面了。那麼為什麼明朝時期我國的西南地區沒有一個良好的少數民族生活環境呢?

明朝的少數民族眾多,但是“都掌蠻”卻未歸順,究竟是何原因?

都掌蠻這個民族是如何生活的,他們的習慣都有哪些。這個少數民族在明朝的時期生活在我國的西南一帶,主要活動區域包括四川,雲南,等地方的交界之處。這個民族的人民有練武的習慣,由於他們生活的環境在山區,所以有在懸崖上鑿洞的習俗。可能是這樣的自然環境造就了這個群族英勇的民族性格,這或許也可以間接解釋他們為什麼一直沒有歸順明朝,沒有接受他們的統治。

明朝的少數民族眾多,但是“都掌蠻”卻未歸順,究竟是何原因?

明朝皇帝的政策對於都掌蠻來說也是一樣的,採取了很多的措施,其中比較知名的就是改土歸流的政策和在當地設置土司來管理的辦法。其實這些政策是比較成熟的,因為在很多地方都使用過了,但是在對於這個支派進行統治的時候卻出現了問題,究其原因主要是對這個民族不夠了解。其實任何政策只要能夠對當地的人民生活有所改善,讓人們能夠過上安穩的日子,大家都能夠支持。但是這個少數民族的發展程度比較難落後,然而統治者沒有思考這些,把現有的制度拿過來使用,那麼就會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最終的結果就是雙方的不和不斷升級,統治者無法達到預期的統治效果。

明朝的少數民族眾多,但是“都掌蠻”卻未歸順,究竟是何原因?

明朝官員在執行這些政策的時候,也是存在很多問題的。明朝時期出過很多優秀的官員,但是到了中後期,官員的腐敗現象很嚴重,很多官員能力不夠,但是身居高位。這樣的庸才在執行好的政策過程中,也會讓原有的制度改變甚至是走樣,這也是影響雙方關係的一個重要原因。比如土司制度的推廣,在明朝時期,西南邊境很多地方都在推行這個制度,而且土司管理的西南地區已經成為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但是在都掌蠻這裡,這些制度的執行不到位,官員的責任佔了一定的比例。

明朝的少數民族眾多,但是“都掌蠻”卻未歸順,究竟是何原因?

少數民族的發展是有自身規律的,要想讓其歸順明朝的統治,應該對這個民族有足夠的瞭解。如何來獲得詳細的瞭解呢?其實基礎就是對這裡的人民生活的尊重,瞭解他們的不同,保持一個尊重的態度,在生活習慣,社會風俗等方面,少數民族和中原地區的人們有差異。明朝皇帝應該正視差異的存在,在普遍的統治規律基礎上,做出一些適當的調整,都掌蠻的發展可能有不一樣的結果。

明朝的少數民族眾多,但是“都掌蠻”卻未歸順,究竟是何原因?

對於遺失在歷史潮河中的都掌蠻少數民族你有什麼不一樣的見解嗎?歡迎在下方留言跟大家討論,這裡是歷史墨卷我們下期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