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跳槽:我能給你的最好職場建議,就是選擇一家年輕人多的公司

一心網:當春節結束,一年中最大的招聘旺季來臨之時,作為一個計劃通過跳槽來獲得更好職場發展機會的職場人。你在考慮新的工作機會時,最關注的東西是什麼呢?是工作待遇?是工作環境?還是行業、崗位或其他什麼東西?

但是今天小心想和大家聊聊一個話題時,你或許應該關注一下,新公司的年輕人佔比情況。這對於不少的職場人來說,都是非常容易忽略的一件事。

新年跳槽:我能給你的最好職場建議,就是選擇一家年輕人多的公司

如果你是一個有幾年工作經驗的職場人,想必會對一件事情有所察覺,那些市場上體量較大,發展較好的公司,幾乎時時刻刻都在招人。雖然社招和校招幾乎都會同時進行,但是校招人數的比例,始終都會比社招更多一些。

那麼企業為什麼要持續不斷地招聘新員工呢?排除原本由於正常的員工離職流失的小部分,其餘招入的更多新鮮血液,究竟又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這就要說一件事兒,就是行業和產品的週期性。在商業環境中,無論你所提供的服務是實體的還是虛擬的,是消費屬性還是服務屬性,都難以避免一個重要問題是,市場在不斷淘汰迭代,消費者也在不斷換代迭代。

但是對於一個人員十分固定的老團隊而言,無論從工作的動力上,還是從對市場的敏銳度與感知力上,都是明顯有所欠缺的。對於一家平均年齡幾乎都在中年的公司團隊而言,我想每個人每天都要把大量的精力消耗到上一代的養老,下一代的教育,以及家庭和收入方面的平衡之上。這種平衡關係,會極大消耗一個人的精力。

體現在工作之上,就是越來越多的員工踩著上班點來,踩著下班點走。對於工作能力的提升缺乏動力,對於職位與收入的提高也基本失去了興趣。下班之後,想要組織團隊一起去搞搞團建,可能一半以上的員工都會一臉為難。這個表示要回家看孩子,那個說父母病了,還有說老婆家裡有事兒。總而言之一句話,人到中年,工作反而成為很多職場人的第二重視對象。

如此一來,對於市場的新變化,對於消費者的新趨勢,自然也就很難時時把握,從而將產品和服務即使迭代轉型。不斷招聘新員工進入,一方面可以通過年輕人對市場的敏銳度和熟悉度,更好地發展新業務,迎合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極大地緩解團隊中的頹廢衰老之氣,充分發揮新加入者的鯰魚效應。

新年跳槽:我能給你的最好職場建議,就是選擇一家年輕人多的公司

意識到了年輕員工對於一個團隊的重要性,此時你就應該明白,一家公司年輕人所佔比重的重要性了。團隊的年輕化指數,其實就類似於國家或地區的人口老齡化指數。眾所周知,作為發達國家,日本近些年的經濟發展情況十分之差強人意,甚至屢屢被冠之以“失去的XX年”的帽子。而歸根結底的原因,正是因為日本已經全面進入了老齡化時代。

從性質上說,國家和企業本質都是一樣的,其核心支柱都是經濟。那麼這裡我們就要談及一個標準,我們究竟把多少歲作為分水嶺,分隔年輕人與老年人呢?參考國際及我國的相關人口標準,比較為多數人接受的一個指標,是年齡低於30歲的部分可以稱之為年輕人,年齡超過60歲的可以稱之為老年人。

那麼作為一家欣欣向榮,充滿了未來希望的公司裡,員工的年齡比例應該是如何得呢?我們建議:

30歲以下員工:至少要佔到團隊總人數的60%以上,能夠超過70%更佳,具體參考公司所在的行業情況。

40歲以下員工:至少要佔到團隊總人數的80%以上,能夠超過90%更佳,具體同樣參考公司所在的行業情況。

對於多數的公司而言,架構一般都是金字塔解構的。即基層員工數量最多,隨著職位上升數量明顯減少。而眾所周知,最完美的國家人口比例,就是無限趨近於金字塔結構。年輕人越多,意味著未來潛在的消費能力就越強,國家未來的經濟也就越有希望。

但實際的情況,卻常常出現橄欖型,即兩頭的年輕人和老年人比例相對都較少,但是中間的中年人比例卻較高。對於這種情況,自然就要及時增加年輕人的數量。目前我們看到國內許多二線城市扎堆出臺對於大學生落戶的優惠政策,歸根結底就是為了優化當地的人口結構,為城市未來的發展做準備。

換而言之,公司也是一樣。當管理者意識到公司員工年齡結構的問題時,自然會十分具有危機感,通過招聘和淘汰進行及時更新。而對於求職者而言,在求職時有意識的關注新公司的結構比例,其實可以較為直觀地瞭解到一家公司所處的發展階段。

在之前的職場推文中我們也已經談到過,中國目前小微企業的平均壽命不足3年,大公司的平均壽命不足10年。如果一家公司如果已經出現在團隊員工結構上明顯趨於老齡化的情況,我想你應該足夠警醒。就像是那些毫無生機和活力的工廠一樣,它們很快都會被市場所淘汰取代。

新年跳槽:我能給你的最好職場建議,就是選擇一家年輕人多的公司

對年輕人而言,公司團隊的整體年齡結構偏重,還有可能存在以下幾種問題:

一、處於夕陽行業:我們回過頭去想一想,為了什麼中國很多地方的經濟不斷在衰落。它們往往伴隨著一個重要的客觀情況,就是當地的產業結構太老,比如到處都是一些缺乏技術創新的老式工廠。而這些老式工廠一來本身就在走下坡路,已經在職的員工都還在想法設法裁減,二來年輕人也不願意把青春荒廢在這樣的事情之上。而新興的行業,從來都是年輕人的熱土所在。

二、缺乏上升空間:公司本身的結構從來都是相近的,不可能出現一家公司一百個人,其中管理層就有八九十個的情況。那麼對於一家高度老齡化的企業,所有的重要崗位,都已經被公司的元老們瓜分殆盡,年輕人無論你能力多強,工作多努力認真,他們都將成為橫亙在你職場上升通道上的巨大阻礙。若干年後,你年紀漸長,職位卻絲毫未動,你該如何處之?

三、迅速同化感染:年輕人之所以是年輕人,正是因為年輕人有想象力,有創造力,有激情,有活力,願意改變,願意創新。如果一個年輕人,終日和一群老年人混在一起,那麼久而久之,你的心性和工作狀態也十分容易被其感染,最終成為一個空有年輕人軀殼的“老年人”。然而人生之美,原本就在於不同年齡階段可以體驗到不同的生活。如果年輕時就體會了老年的生活,難不成等老了再返過頭來體會年輕人的生活嗎?這顯然並不現實。

所以新年跳槽,我能給你的最好職場建議,就是選擇一家年輕人多的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