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牌名使用是否需要符合其产生历史的事件,是否有特定的语境?

朴灿烈ChanYeol


基本上不需要(除了极少数词牌)。填词最重要的是符合他的节拍即可。

首先“是否需要符合其产生历史的事件”?举个例子,词牌《如梦令》是五代时后唐庄宗(李存勗)梦后所写。那么要符合历史事件,那么如梦令只能是写梦才能写?知名度比较高的如李清照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也是写梦的?很明显不是。

《如梦令》(李存勗)曾宴桃源深洞,一曲舞鸾歌凤。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如梦,如梦,残月落花烟重。
《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是否有特定的语境?也不需要。刘克庄的《贺新郎丨九日》是从‘重阳’,蒋捷的《贺新郎丨梦冷黄金屋》是从‘美人’写起。前者激越,后者凄婉。很明显也不是在特定语境下的产物。

事实上,词是“倚声之学”,即需对着乐曲来填,也就是说不论是句式的变化、韵部的变化,都需要和曲调的旋律相适合。就比如曲调中某一段的节奏是舒缓的,那么相对应的词中,句式就不能太短太多,韵部也不能太密。这样才能使得音乐与歌词,内容和形式达到统一,才有感染力。当然,话虽如此,但唐宋之间的乐谱,在明清之后,基本都失传了,敦煌发现的琵琶曲谱都是有声无辞,用这个去探讨曲调的声情变化是不靠谱的;其余如《白石道人工尺谱》中,确有记载

姜夔的十七支自度曲,并旁缀音谱----但这个东西现在也没人看的懂。所以呢,现在讲词牌如何选、怎么填,基本上都是从前人遗作予以参考,加上自己填词之时的相与比较,进而得取的消息。

然而这些关于词牌选调用韵之类,近代龙先生的《宋词十讲》中说的已经很详细了。我也不会比他更专业。所以这里我就稍微浅谈一下。

前文提到,倘若从今时今日来探寻每个词牌特有的情感和主题,只能是从古人词作中来逆推曲调,那么看什么呢?句式的长短、韵部的疏密,甚至是韵部的选择。

比如词牌《江城子》

中平中仄仄平。仄平,仄平。中仄平平,中仄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中平中仄仄平
。仄平,仄平。中仄平平,中仄仄平。中仄中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

【注】加粗为韵脚

那这个词牌,句式长短变化多,韵部密集;同时句式中又多律句少拗怒。整体上看就是很轻快明亮的;其旋律特点便是一重一轻的“呼吸式”。如苏轼的:


凤凰山上雨初晴,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蕖,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意,慕娉婷。

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但每个词牌的主题和适宜表达的情感是一定的吗?不一定。但他的节拍不会变。同以苏轼的《江城子》为对比。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与上一首对比,这首的情感和主题便截然不同。前一首的主题是听筝,明亮轻快;这一首是祭奠,深沉哀伤。但两者相同的便是对于力道的把握:同样都是在三字句的重音,同样都是在七字句开始“蓄力”。所以,每个词牌大体会有一个适宜的主题和表达的情感,但这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唯有词牌本身的旋律和节拍是不会变的,而不管是何种主题、情绪的表达,都应该是顺着词牌的节拍和旋律来写。(于此同时还需提的一点是,有些词牌确实是定死了不该写什么:如《寿楼春》就不能写喜悦,《青玉案》就不能用入声。)

以上。


无聊到巅峰


当然是需要符合,这里我打个比方。

比如众所周知的词牌《菩萨蛮》,根据苏鹗的《杜阳杂编》记载,这曲子最早的时候是南疆女蛮国到长安进贡,其随从舞女乐队所使用的舞曲,后来有长安城的歌伎觉得这曲子好,逐演化自用,又因为女蛮国的舞队号“菩萨队”,故就称此曲为《菩萨蛮》,逐在唐朝教坊中传播。

既然是教坊舞曲,大家应该都能懂得这曲子的曲调就是以表达情感为主的,《菩萨蛮》本身两句一换韵,凡四易韵,平仄递转,具有繁音促节、深沉起伏、流转强烈的特点,是一首标准的双调小令。这么说可能很多人理解不了,那么再打个比方,你就把它看成是邓丽君的《何日君再来》那种靡靡之音就行了。

所以后世文人但凡填《菩萨蛮》,都不会脱离词牌本身所表达的意境,例如李白的“平林漠漠烟如织”、李煜的“人生愁恨何能免”、温庭筠的“小山重叠金明灭……

所以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就能明白了,在古代词牌就是曲谱,什么样的词牌就代表了它的曲是婉约的,还是豪放的,是适合表达田园风光的,还是适合表达国仇家恨的,这就好比《精忠报国》的词肯定就不能套到《何日君再来》的曲里面一样,岳飞要表达国仇就得用《满江红》、不能用《菩萨蛮》,也不能用《长相思》(一般来说长调豪放,小令婉约)……

当然了,除非你是非常牛逼非常牛逼,文坛领袖级的大家,是可以例外的。比如晏殊的《破阵子》就有“疑怪昨宵

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之句(大家能够驾驭),如果普通人乱用词牌就是被嘲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