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崇禎十年,京城發現一隻四十斤重的雞,有人說明朝將亡國

古語有云:“國之將亡,必有妖孽”,明朝末年就是一個怪事不斷的時期,除了天災人禍,兵連禍結之外,還發生了很多奇怪的現象,比如明孝陵夜哭之類,由於當時人們科學不發達,因此一直沒能給出具體原因。

明朝崇禎十年,京城發現一隻四十斤重的雞,有人說明朝將亡國

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十年(公元1637年),在北京宣武門外的斜街,居住著一戶老百姓。老百姓家裡養著一隻白公雞,這隻公雞全身白色羽毛,油光可鑑,雞嘴雞冠雞爪子都是純紅色的,看起來非常漂亮。

更為厲害的是,這隻雞被主人養得膘肥體壯,主人曾經為這隻公雞稱過體重,足足有四十斤之多。堪稱是公雞中的巨無霸!雞主人因此洋洋自得,經常向人誇耀自己家的雞長得好。因此這隻雞的名聲傳遍了北京城。

明朝崇禎十年,京城發現一隻四十斤重的雞,有人說明朝將亡國

當時浙江慈溪有一個叫做庭吉的人在北京居住,他聽說之後前去觀看這隻巨大的白公雞,他看了之後,皺著眉頭,傷心的說:“此鷔[áo]也,所見之處國亡。”意思是說這隻白公雞並不是普通的雞,而是鷔,鷔是古代的一種不吉祥的鳥,據說這種鳥出現是亡國的徵兆。

不久之後,闖王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朝皇帝崇禎在煤山上吊殉國,明朝就此滅亡,當時距離發現這隻白公雞(鷔)才過去了7年而已。——《綏冠紀略》

明朝崇禎十年,京城發現一隻四十斤重的雞,有人說明朝將亡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